沙漠,因经年人迹罕至而充满神秘色彩,又因神秘而勾起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带从大西洋海岸横断北非,直达红海,再通过阿拉伯地区,跨越波斯湾,直抵伊朗、阿富汗。这条沙漠带起自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在阿拉伯境内形成内夫德沙漠和阿拉伯沙漠,通过伊朗的达休德伊特沙漠和达休德伊拉威沙漠,到阿富汗地区则称为达休德伊马寇沙漠和雷几斯坦沙漠。
阿拉伯半岛除了狭长的沿海地带外,几乎全是寸草不生之地。多少世纪以来,无人敢通过此地。保守的风俗、贫乏的水源、强悍狂暴的部族等因素,使得这个沙漠更不易为人接近。然而,一些探险、旅行家却不畏种种困难,对这个恐怖的荒漠地区跨出了勇敢的步伐。
初期的欧洲探险家到达阿拉伯半岛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红海沿岸的麦加、麦地那地区。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却是非穆斯林的禁城。到阿拉伯地区去探险、旅行的基督徒都知道这一地区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与困难,但初期的探险家们却情愿以自己的性命作赌注,进入阿拉伯半岛内未知的地区去探险。这些探险挑战者们,多数是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期望在这一地区进行考察后有所发现。
“经典回放”
(一)
1325年,21岁的伊本·拔图塔告别了双亲,前往麦加朝觐。伊本·拔图塔生于摩洛哥丹吉尔一个深孚众望的名门世家。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对自己将在整个阿拉伯地区探险旅行充满了自信心。
旅行开始的时候,伊本·拔图塔沿着地中海岸向亚历山大城前行,尔后到了开罗。在尼罗河畔,他被那里的旖旎风光所吸引。
在阳光无遮无掩的照射下,尼罗河水闪烁着灿灿的波光;高高的椰子树上挂满了果实,那很富想象力的树叶在热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法老的金字塔亘古不变,岿然屹立;狮身人面像保持着永远的肃穆。伊本·拔图塔在这里展开了年轻人想象的翅膀,遨游在自由的世界里。
然而好景不长,埃及发生了大动乱,伊本·拔图塔只得改道前往大马士革。尔后,他又跟着由数千人组成的朝觐队伍离开大马士革,沿着叙利亚和约旦山地背后的沙地,开始穿越内夫德沙漠。
经过马达因撒利夫这片水草茂盛的地方时,朝觐队伍却没有作片刻的停留。伊本·拔图塔觉得很奇怪,问道:“萨尔,队伍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整一下?”
“拔图塔,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这里是不可以停留的。”朝觐者萨尔回答道。
“这里不是挺好的吗?他们走了那么远,至少已经有5天没有休整了,骆驼也应该歇一歇,饮点儿水了。”拔图塔感到莫名其妙。
“据说先前真主阿拉的唯一使者穆罕默德曾经到过这里,他也看到了这里水美草丰。但是,穆罕默德没有让他的骆驼停下来,而是继续往前走。穆罕默德这样做,总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是神的使者,是预言家。”
伊本·拔图塔听萨尔说完,觉得很好笑,但他知道这数千名朝觐者,对穆罕默德都怀有无限崇敬的心情,是容不得他有半点怀疑的。伊本·拔图塔只好不再作声,跟着朝觐队伍继续前进。他望着渐渐远去的绿洲,心里涌起一种眷恋之情:也许当时穆罕默德并不是有意舍弃这片绿洲,只是急于赶路,或者他的骆驼已带足了水草。
朝觐者们到达阿尔乌拉绿洲,在那里停留了数天,忙着沐浴,清洗衣物,补给粮食。麦地那就在眼前了,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历经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这个神圣的时刻。作为一个穆斯林,到麦加、麦地那朝觐,确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了。
3天后,他们抵达了麦地那,参拜了葬有穆罕默德遗体的清真寺院。朝觐者们换上了伊斯兰教徒朝觐时的服装。这种被称为“伊夫拉姆”的装束,是用两块白木棉布做成的。
伊本·拔图塔参加了各种朝觐仪式。到麦加后,他在住宿的地方再次进行沐浴。他在卡巴神殿中穿梭往来,先后参拜了穆罕默德的最初传道处、穆罕默德第一任妻子的墓、穆罕默德母亲的墓、穆罕默德祖父的墓,以及其他无数的墓。然后,他又去哈拉姆朝拜。
伊本·拔图塔走进了拱形建筑物,经过萨巴门的时候,他一边走,一边祈祷。接着他又走向卡巴神殿的南边,并继续不断地祈祷,然后是哈加尔、阿尔以及穆斯林神圣的黑石。黑石位于南外墙壁的角落,呈椭圆形。黑石虽名曰黑石,其实并不完全是黑色的,而是略带一点暗红色。那块神圣的黑石被安置在圆形的银框窗子里,石头的表面被朝觐者们几百年来的抚摸形成了一个凹槽。据伊斯兰教的传说,这块石头是从某一行星上掉到地球上来的。
伊本·拔图塔站在这块神圣的黑石前面,闭上了眼睛,在他的周围,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他抚摸着黑石的凹槽,仿佛自己慢慢地从地面升腾起来,整个人飘飘欲仙……
1326年11月,伊本·拔图塔离开麦加,继续在中东地区旅行。他当时的行进路线,如今已经很难准确无误地重新描述。他们从他的旅行记里可以看到,他曾到过巴格达。1327年,他又重回麦加,3年之后去东非、也门,后再回阿拉伯。在法索尔的南海岸,他看到了成片的乳香树林,看到了当地渔民捕获鲁哈姆鱼后,把它们切开晒干后食用,并把吃剩的鱼骨头留着等搭盖小屋时,拿它贴在墙上的风俗习惯。
此后,伊本·拔图塔又到了阿曼、巴林,第三次返回麦加,再踏遍中亚、印度,最后还到了中国。1340年,36岁的伊本·拔图塔回到了阔别15年的故乡丹吉尔。
在《阿拉伯半岛游记》一书中,伊本·拔图塔称阿拉伯世界是个很有秩序的世界。然而,对于在他之后到阿拉伯半岛探险的旅行家们而言,这里却是一个危险的地区。
(二)
自穆罕默德以来,严禁异教徒进入圣都麦加和麦地那,但仍有许多冒险家为了观察朝觐的宗教盛况,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禁城。意大利的路多维科·第·瓦哲马,便是第一位以非伊斯兰教徒的身份到圣都拜访的探险者。
1503年,路多维科·第·瓦哲马离开意大利老家,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后经开罗抵贝鲁特,并游览了大马士革。在此期间,他学习了阿拉伯语。为了不被他人识破身份,路多维科·第·瓦哲马以“犹诺斯”的阿拉伯名字参加了马姆尔克护卫队,并和护卫队队长攀上了交情。人们都以为他是真正的马姆尔克人,因为马姆尔克人的祖上是欧洲人,他们长得不像阿拉伯人。
护卫队护卫着一支庞大的朝觐队伍向麦加前进。途中的饮水问题令人感到十分棘手,要解决4万名朝觐者、3万多峰骆驼的吃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路多维科·第·瓦哲马所在的马姆尔克护卫队和他们护送的朝觐队伍经过数天的旅行,终于到了多玛城和科摩拉间的山谷里。大家都非常疲倦了,很想喝点水,歇一歇。但这一水井区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无奈,大家只好排队用水。
庞大的朝觐队伍非常引人注目,3万多峰骆驼更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一地区的贝都因人眼红了。他们迅速纠集起来,袭击朝觐队伍。他们仗着马快刀利弩尖,以及人多地熟,根本不把护卫队放在眼里。他们肆无忌惮地抢骆驼,有反抗者就杀。路多维科·第·瓦哲马急红了眼。
“队长,为什么不开枪啊!”
“不能开枪,他们的人都混在一起啦!”队长嘶哑着嗓门喊,“大家跟他来。”
队长一声招呼,马姆尔克的护卫队很快集中起来,整支马队一溜烟地消失在沙丘后面。
贝都因人抢足了东西,得意洋洋地走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一支支复仇的枪口正瞄准着他们。
“开火!”
队长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突如其来的弹雨铺天盖地地射向贝都因人。贝都因人毫无准备,未等明白过来,许多人已纷纷落马,中弹倒地。
一直到太阳开始沉入西边的高地,战斗才结束,贝都因人被打败了。在黄昏的暮色中,路多维科·第·瓦哲马信步由缰,骄傲地巡视着战场,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马姆尔克护卫队护卫的朝觐队伍,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又继续上路了。他们一直走到汉志的海巴尔绿洲,那里的景象令路多维科·第·瓦哲马感到心情豁然开朗。这块绿洲方圆约十几千米,几千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当地人都裸露着身体,个子矮小,皮肤黝黑。他们自称犹太人,并接受割礼,只吃绵羊肉维持生命。
在海巴尔的草地上,路多维科·第·瓦哲马看到了两只飞翔着的雉鸟,心里深为感动。因为在16天的沙漠旅程中,还从未见到过任何飞禽走兽。在这块残酷、冷漠的世界里能看到雉鸟,简直是一个奇迹。
朝觐完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墓和麦加的卡巴神殿,路多维科·第·瓦哲马对自己所见的一切做了详尽的描述。
在从麦加返回大马士革的途中,路多维科·第·瓦哲马决定再次冒险,离开马姆尔克护卫队。马姆尔克护卫队不准官兵们有逃跑的举动。第·瓦哲马运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逃离了卫队。他逃到吉达后,装成重病患者,与一群乞丐一起躺在清真寺的院子里呻吟着。到了黄昏,他溜出清真寺,在街上观察吉达港的热闹情形。
3星期后,路多维科·第·瓦哲马成功地登上了开往波斯湾的轮船去周游世界。直到1510年,路多维科·第·瓦哲马起了归家之念,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旅行记出版了。
路多维科·第·瓦哲马在沙漠探险中的贡献,不是因为他走过了内夫德沙漠和阿拉伯大沙漠,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进入伊斯兰圣都麦加和麦地那的异教徒。
自从路多维科·第·瓦哲马开创了异教徒进入伊斯兰圣地的先例后,陆陆续续又有一些非穆斯林探险家去了麦加、麦地那。
“相关链接”
穆斯林朝觐
麦加在伊斯兰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圣地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一律谢绝入内。城中心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著名圣寺,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礼拜的主要圣地。
据《古兰经》经文,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因此这里也被称作禁寺。禁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规模恢弘,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总面积已经扩大到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克尔白是阿拉伯文音译,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称天房,相传是公元前18世纪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梅尔监建而成的。天房高14米,内三根顶柱昂然挺立,其东北侧装有两扇金门,离地约2米,高3米,宽2米,是用286公斤的赤金精工铸造的。天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古兰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一传统已延续了1300多年。天房外东南角,一米半高的墙上,镶嵌着一块30厘米长的带微红的褐色陨石,即有名的黑石,或称玄石,穆斯林视其为神物,相传当年穆罕默德曾亲吻过它。朝觐者游转天房经过此石时,都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以示敬意。天房东面正对黑石处,有个四柱圆顶小阁,四周围有方形铜栅栏,阁中是传说中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留有脚印之处。据记载,克尔白早先是古阿拉伯多神教献祭的古殿,殿内树有各种神的偶像,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攻占麦加,保存了克尔白,清除殿内外360万尊偶像,改为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都要围着天房游转。麦加的其他圣地还有城东20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穆兹达利法和米纳等地,是朝觐者要站山诵经、射石(驱邪)活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