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探险队本来是要泛舟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何以又称“沙漠纤夫”呢?只因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一位同志,无意中说了一句“你们的沙漠之舟应该改为沙漠纤夫才是”,猛地提醒了严江征为首的探险队,于是派人到新疆军区专门买了8条宽背包带。没想到一路上还真派上了用场——
“经典回放”
(一)
“沙漠之舟”探险队在麻扎塔格山下等了不到两天,队员们就急得发疯似的。好不容易看到和田河的水又有上涨,他们就跃跃欲试地想下水。接计划,他们分成水陆两路。李乐诗和买买提明两人骑骆驼,携带大部物资,沿和田河两岸前进;严江征带路老师,韩北沙,孙扬和丁丁人等5人,乘两条船漂流。水陆两路约定在和田河下游的肖塔水文站会合。
临行前,他们把那些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艰难险阻都作了充分地估计。考虑到水陆两路一旦拉开距离,途中难以会合,就带上足够的食品。同时尽量精简一切装备,还准备在漂流途中万一河水中断,就把橡皮船和帐篷等器材就地掩埋,自己背上干粮徒步走出沙漠……
上午11时许,在左等右等等不来租用的骆驼的情况下,严江征只好让李乐诗和买买提明留下继续等,他带其他人迅速登船。眼前的河段,水流哗哗,十分湍急。船是从新疆军区工兵部队借用的76式冲锋舟,本身就较轻,一旦下水,就没有任何退路了。他们急忙回过身,向千年古城堡告别,向两条“飞龙”构成的,实际可爱而听着又令人恐惧的坟墓山告别,向站立岸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乐诗,买买提明告别,在他们看来,这一告别是十分庄严的,因为谁都十分清楚,探险生涯,前途莫测,虽然都不愿意往坏处想,但每个人的心情仍然是紧张的,沉重的,眼里忍不住冒出了泪花。然后,严江征他们毅然转过身去,振作精神,全神贯注,向着翻滚的浊浪、无情的骄阳,以及可能遇到的一切麻烦,挑战!
漂流的头一天就很不顺利。
原来,和田河流到坟墓山脚下,就分成支支汊汊的。乍看起来,每条支流都在一二百米宽,但水很浅,流速急。由于河底也是沙漠,每条支流中又有一道由水冲刷而成的槽沟,形成主流,小船只有在这槽沟的水面上行驶,才不会搁浅。然而和田河水的含沙量大,水面浑浊,即是很浅也看不见河底,更难找到槽沟。
应该说,这些探险队员都有一定的行舟经验。他们原以为河的凹岸是被水冲刷成的。靠岸的水一定是深的,只要沿着凹岸漂流就不会有错。但眼前的河道竟是一连串的S形,走一会儿,凹岸就成了凸岸,原来的凸岸又成了凹岸,使得他们不得不时而从左岸向右岸靠,时而又从右岸向左岸靠。而每划到河的中间,总见茫茫一片浊浪,根本分不清哪深哪浅。起初还以为浪花多、水流急的地方可能深一些,但划过去,竟搁浅了。再从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划过去,又是搁浅。再后来,几条支流合并到一处,河面虽然比支流宽阔,但同样容易搁浅。而每次搁浅,全体人员都得下来,连拉带推,有时还得喊号子抬船。一天下来,拖船的次数最少也在50次以上,平均13分钟拖一次,累得大家精疲力尽。
小船时时搁浅,已成了家常便饭,虽说劳累辛苦,倒没什么大的危险,已不在话下,但这沙漠中的河流,一会儿合并一会几分汊,就又使他们遭遇了另一番危险,每个队员的心也竟悬了半天。
原来,在每一个分汊处,严江征、丁丁人乘的船只和路老师、韩北沙、孙扬乘的船只,一不留神竟先后走进了不同的支汊。开始他们并没有在意,以为不久就会会舍到一起。但没想到,两条支流却越漫越远,渐渐互相看不见踪影了。严江征、丁丁人急得抓耳挠腮,他们又是大声喊,又是出哨子,终也听不见回音。
(二)
太阳已落下地平线。借着落目的余辉,他们观察辨别那只船在他们视野中消失的最后方位,觉着那只船应该是在他们的前面,而且还先后发现有好几条支流通向那只船的水道。于是,他们几次下船,连拖带抬,想改走那条水道,但都没能越过沙梁,只好又返回原水道,悬着两颗心继续往前漂。
晚10点半。天已全黑,再行已经困难。他们选好宿营地准备靠岸。这时,忽然听见一阵噼哩叭啦的鞭炮声,判断就是那条船,于是又跳上小船,在黑暗中拼命向前划去。终于看见一处岸边的胡杨林中有手电光不住地晃动。上到岸去,见了人,几颗同样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5个人互相拥抱,激动得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冷静下来后,他们才算出,令他们担惊受怕、费心劳力、寻寻觅觅的几个小时,原来只不过相距三四千米远。根据这个教训,队长当即规定:以后遇到河流分汊时,两只船要互相照应。行驶当中,相距不能超出视线。
在和田河上漂流,其艰难险阻,可以说就好像河面上的水浪,大漠里的沙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有些甚至是同时并举,纷至沓来。就在探险队被浊浪、搁浅不断折腾的同时,无情的骄阳。以及风、雨和暴沙也接二连三地袭击着他们。
沙漠的晴天,不仅是炙热,而且是暴晒,晒得你非脱几层皮不可。漂流的头几天,每个队员就开始从鼻尖脱皮。渐渐地都成了大花脸,就连裸露的胸部,脖颈、小腿、脚面、手背都脱了皮,吓得他们一个个将裤脚、袖口捂得严严的。
太阳能把人晒得脱皮,暴风雨也能把人浇透。漂流的10天中,就遇到3次暴风雨。有一次,他们刚刚入睡,就听见狂风、暴雨、飞沙突然而至。帐篷被吹得忽悠忽悠,篷布被打得“哔哔叭叭”。不一会儿,滔滔的水声又一阵响过一阵。有人打手电筒向外一看,好像滚滚浊浪涌到帐前。队长急忙发话:“洪水下来了!快抱物资!”喊声刚落,他自己竟先爬出睡袋,穿着短裤钻到雨中。其他人也跟着冲出去。折腾了一阵后,却发现不是洪水,而是早已凝固而又形似洪水的沙浪,让大家虚惊一场。随后心里虽然踏实了。但有的人又被冻得患了感冒。至第二天,雨基本上停了。但狂风卷着黄沙又随之而来。顿时,天空由灰变黄,天地间浑然一色。这种沙暴,包括“龙卷风”,在内地平原、城乡,是极为罕见的,而在盛夏的沙漠,却是司空见惯的,已不足为奇。问题是它们的性格和威力,却令人望而生畏,是沙漠中最怕的一大灾害,有时可以把人畜、车辆掀翻、卷起。幸亏这次探险从在河里漂流,沙暴在岸上和沙漠里肆虐,虽不能说像避风港那样安全,但宽阔的河面以及岸边的胡杨林,确实培他们帮了忙。尽管如此,飞沙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眼睛也难以睁开。再说,并顶风船实在费劲,拖也不是办法,无奈只好停泊上岸,躲避树林子,干脆睡一觉,才熬过了这场风沙。
1993年8月23日下午5时许,他们的船终于漂过了和田河,进入塔里木河,圆满完成了漂流计划,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和田河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相关链接”
和田河
中国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昆仑山北坡最大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和田河有二源:喀拉喀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集水区19,98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9亿立方公尺;玉龙喀什河发源於昆仑山北坡,集水区14,57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3.1亿立方公尺。两源都由高山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洪水季节河水可直穿40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注入塔里木河,约有9?10个月只流到和田以北便消失而处於乾涸状态。全长80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