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从开国至盛唐的100余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按时代的先后自南而北,集中在龙门的西山。直到武则天时期,一部分才被转移到了东山,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龙门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有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大像龛等。
唐代开凿的第一个洞窟是位于龙门西山北端的潜溪寺,这时正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建立的时期。
唐代开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虽然石窟造像属于佛教艺术,但它跟政治紧密相连。从龙门许多唐代石刻造像中,还可以窥见武则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宝座的踪迹。
万佛洞完工于680年11月,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及太子诸王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宫廷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等为首的一批御用僧尼,奉命集体为唐高宗及武则天发愿雕造的。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两力士、两狮子,后室造一佛两弟子两菩萨两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万佛洞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
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
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并完工于680年。万佛洞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琢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
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琢了4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万佛洞主佛背后还有52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52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万佛洞洞内的15000尊小佛像,每尊只有0.04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6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
万佛洞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
敬善寺是太宗纪国妃韦氏所开,极南洞是唐宰相姚元之为亡母刘氏开凿,高平郡王洞是高平郡王武重规开凿的,后因武则天被推翻,武重规遭贬而终止。
在武则天当皇后期间,特别迷信弥勒。为此,她在龙门广造弥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万五佛洞、极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弥勒佛为主尊的洞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
奉先寺的9尊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琢高踞于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个南北宽近40米的露天大龛,这里共有9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凿石而成。
位于中间的卢舍那大佛通高17米多,仅耳朵就有1.9米,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为此,武则天捐出“脂粉钱二万贯”,而当地更是传说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化身。
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腴饱满,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明朗,露出祥和的笑意。
大佛双耳长而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鲜明而圣洁。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传说,668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还亲自率领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了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
卢舍那译意为“光明普照”,武则天后来造字给自己取名“曌”,意为:“日明当空”。这相同的含义不会是巧合。
武后称帝前夕,授意翻译注解并大力推广了佛教《大云经》,明明白白暗示出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转世,要成为女王,天下之人都将崇拜归顺。这实质上是继卢舍那之后,又在官民心中依武则天为模特塑造的另一尊大佛像。
龙门的东山石窟中,比较典型的有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看经寺、四雁洞、二莲花洞等。
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东山脚下的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邻擂鼓台的3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洞顶做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两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25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
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3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20世纪初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
洞内3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也为武则天时期所雕琢,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米,宽11.2米,高8.3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琢出高均1.8米的传法罗汉,其中正壁11身,两壁9尊,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
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罗汉保存完好。
四雁洞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该洞窟的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它四周有4个飞天的“四飞雁”环绕,奇特的是这4只飞雁的腿都十分细长,和鹤腿相似,故名四雁洞。佛经中曾以500只雁来双喻五百罗汉的故事,这里雕琢四雁可能是用寓意的手法,以雁来比喻罗汉,这在龙门石窟中也仅此一处。
二莲花洞在四雁洞南面,是一组双窟,模式相同,所以称为二莲花洞,约凿于武周至唐玄宗时期。两洞的造像雕饰与布局都是一样的,窟内顶部的藻井都覆莲图案,中间为阿弥陀佛,手施降魔印。
洞窟的规模介于大、中型洞窟之间。从雕像的手法看较为成熟,也颇具唐风,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在唐代的造像与北魏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唐代的造像题材中弥勒佛的造像数量仅次于阿弥陀佛,释迦却显著减少,菩萨中以大势至、观世音为最多。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他们在借鉴外来雕琢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