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10891400000004

第4章 (2)

《老子》第四十五章是老子人生论的一部分。在这一章里,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指出:有道德修养的人,其言行的实质和表现出的现象未必都是一致的。他说:大的成就好像亏缺,但它的用处是不会失败的。大的充实好像空虚,但它的用处是不会穷尽的。大的正直好像弯曲。大的灵巧好像笨拙。大的辩才好像语言迟钝。大的得利好像亏本。在生活方面,活动可以战胜寒冷,静止能够战胜炎热。在政治方面,清而无欲,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君长。

一九、老将军邓芝

三国时期蜀国有一位老将军,名叫邓芝。他对于蜀吴联合共同抗击魏国有着很大功劳。

原来刘备在世的时候,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蜀国,商讨两国和好,一起抗魏。蜀国也派使者去过吴国回拜孙权。可是刘备死了以后,与吴国那边和好的事情不再提了,为此诸葛亮很十分担心,怕吴国改变主意,不再与蜀国和好。

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先帝故去,今主上幼弱,现在应该派人与吴国谈判,重修友好。”“你说的对呀,我每天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当使者去吴国,现在可找到了……”诸葛亮高兴地拉住邓芝的手说。“那是谁呀?”邓芝十分急切地询问。诸葛亮笑了:“就是你呀,你去吴国最合适!”

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猜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了,可能吴国要依附魏国。邓芝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答应召见邓芝。

孙权坦率地告诉邓芝:“我是诚心愿意与蜀国和好,可是担心的是刘禅幼弱,国小势微,如果魏兵攻击,你们自身难保呀,我为这事忧虑啊,因此犹豫不决……”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今英杰,蜀国地势险要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固若金汤。假如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像唇、齿那样互相帮助,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如果吴国屈服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沉思良久,缓缓地说:“你说得很对,还是吴蜀联合为妙!”接着吴国拒绝了魏国的和谈要求,另派使臣与蜀国商谈和约。邓芝后来当上车骑将军,为蜀国屡建战功。

二〇、韩信千虑一得

汉时韩信用背水一战的巧妙战略,打败了赵国二十万大军,并且杀死了赵相成安君,活捉了赵王和赵国谋士李左军。

韩信知道李左军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于是便邀请他前来,十分虚心请教道:“我现在想北伐燕国,东伐齐国,请问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李左军一开始自己身为俘虏,不敢妄议大事,后经不起韩信再三请求。就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狂无之言,圣人择焉”。我的意见未必中用,但也姑且提一提,赵成安君虽有百战百胜的计谋,可是一旦有失,就为将军击败身死,今日将军渡西河,擒魏王,一举而下井径,不到一日破赵二十万大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哪个不知将军智勇。可是,今民众劳苦,士卒疲乏,将军想以这劳倦疲惫的军队,进军于燕国坚固城垣之下,可能日子拖久了,力不能自拔,那时,弱燕不服,齐必拒守边境以自疆,齐、燕不肯降,楚、汉西边胜负没能分出来,那时局面危急,将军恐怕还未考虑到。根据我的看法,我认为进军一事是错误的。韩信问:“那怎么办呢?”

李左车说:“为今之计,不应进军。一方面抚恤赵国死士遗孤,在百里之内,请宴大夫,搞劳士卒;另一方面,以兵势北向燕国,并写一封信说明自己的优势,向燕国示威,这样燕国不敢不服从。燕国的事定下来之后,再派一辩士出使齐国,齐国一定被震慑住。这就是兵书说的‘先虚而后实’。”韩信便照李左车的计策办理,燕国果然主动投降了。

二一、龚遂治齐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以明经为官,至昌邑王郎中令,事昌邑王刘贺。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泣递,蹇蹇不已。当面指责刘贺的过失,常说得刘贺掩耳而走,说:“郎中令善丑人。”昌邑国中人尽皆畏惮之。汉昭帝死,刘贺立,动作多无法度,龚遂屡谏,刘贺不听。后刘贺被废,昌邑群臣坐谄刘贺于不道而被杀者二百余人,只有中尉王阳和龚遂二人以多次谏争,得以减死,髡为城旦。

汉宣帝即位以后,渤海郡(治今河北沧州东南)和邻近的郡县屡次发生饥荒,盗贼蜂起,郡二千石不能擒制。宣帝想选择有治民之材的官吏前去任职,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任用,宣帝便任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多岁了,人又长得形貌短小,没有气派。宣帝召见时,见龚遂是这个样子,和龚遂的盛名不相符合,心中微感失望,有点轻视,对龚遂说:“渤海郡治废乱,朕甚忧之。你想采取什么办法止息盗贼,以称朕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滨,偏僻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官吏却不体恤,故使陛下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器玩于污池中耳。如今陛下是想使龚遂压服他们呢?还是安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非常高兴,说:“选用贤良,本就是为安定之。”龚遂说:“臣听说治理乱民就像治理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有缓缓办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暂且不要以文法拘绊臣的手脚,使臣得以一切便宜从事。”宣帝同意,并加赐黄金,赠给龚遂乘传之车。龚遂上任至渤海郡界,郡中听说新太守到来,派出郡中的军队出来迎接,以壮声威。龚遂把他们都遣返回去,然后移书郡中各个属县,全部撤回那些逐捕盗贼的官吏,并下令说,那些手中持着鉏钩锄头镰刀的人都是良民,那些手中持着刀枪剑戟等兵器的人才是盗贼,要依法惩治。之后,龚遂单车独行至郡府,郡中安然。那些为盗贼的人也都感到疲厌,不愿再为。郡中有许多劫略别人、敲诈勒索的人,听到龚遂的号令之后,便都将劫来的人遣散,扔掉兵弩而拿起了鉏钩等耕田之器。于是,盗贼很快便平息下来,百姓又可以安居乐业,不再提心吊胆。龚遂见盗贼已平,便下令打开郡府仓库,假贷钱粮给贫民,又选择良吏以治之。龚遂见渤海郡一带的风俗奢侈,不喜欢耕田种地而喜工商之业,为改变这个习惯,龚遂亲自带头,率以俭约,劝百姓务力于农桑,令郡中人每人种植一棵榆树,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二只母猪,五只鸡。百姓有带刀剑的,让他们把剑卖掉买牛,把刀卖掉买牛犊。使百姓们在春夏之间不得不到田亩上干活,秋冬天派人查收,令百姓再增加种植些其它的经济作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郡中百姓皆有蓄积,吏民家里都富实起来。而狱讼之事则止息下来。

数年之后,宣帝派使者龚遂还京师,议曹王生愿跟随龚遂到京师去。王生平时喜欢喝酒,没有节度,不足以任事。但龚遂不忍心拒绝,便答应了。到了长安之后,王生天天饮酒,不管龚遂的事。一天,龚遂被召入宫,王生喝醉了酒,从后面叫住了龚遂,说:“明府(汉代人对太守的习惯尊称)暂且等一下,请您听我说一句。”龚遂停下来,问王生想说什么,王生说:“天子若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应该回答:‘此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龚遂听从了王生之言。见了宣帝后,宣帝果然问起如何治渤海,龚遂以王生所教之言回答。宣帝为龚遂的谦让感到高兴,笑着说:“你是从哪里学来的长者之言而称之?”龚遂说:“臣本不知此,这是臣的议曹教戒臣所说。”宣帝因为龚遂年纪太大,不宜任公卿,便拜龚遂为水衡都尉,而拜王生为水衡丞,以示褒显。几年以后,龚遂在任上去世。

二二、赵充国击西羌

秦汉时期,羌族分布在西海(今青海省)附近,南抵蜀汉以西,西北接西域诸国,部落众多,总称西羌。西汉初年,羌族臣服匈奴。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从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境)向西筑令居塞,并在河西陆续列置四郡,以隔阻羌族与匈奴的交通。羌族与匈奴连兵十余万人攻令居塞,围抱罕(今甘肃临夏)。汉派李息等卒兵十万征服了羌族,并设护羌校尉统领羌族,严禁羌族在湟中居住。

宣帝即位后,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诸羌。分布在湟水以南、青海西北的诸羌之一部先零部族的首领会见义渠安国,扬言准备根据季节渡过湟水,以汉民不种田之地放牧牲畜。此后,羌族以曾向汉使提出过渡湟水北牧的要求为借口,冒犯汉廷禁令,渡过湟水定居。汉沿边郡县无力禁止。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族与诸羌首领二百多人除解怨仇,互相交换人质,宣誓共同结盟,酿成边患。汉宣帝对此向赵充国询问对策。赵充国认为,羌人之所以容易被汉征服,是因为诸羌之间的首领内部互相攻击,不能团结一致。三十多年前,西羌反叛时,也是先解除部族间的仇嫌,共同订约进攻合居,与汉相抗衡五、六年。由此看来,西羌族可能会与匈奴联兵进攻边塞。一个多月后,西羌侯锒何果然派使者出使匈奴,请匈奴派兵相助。企图袭击鄯善、敦煌,隔绝汉朝往来西域的通道。赵充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又向汉宣帝分析了形势。他指出,狼何是小月氏人,在阳关西南,不会出此攻汉计策,可能是匈奴使者已至西羌进行谋划,这样,匈奴与西羌联兵进攻必定无疑。要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派遣使者巡行边境,提醒边境守军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应当派出使者出使西羌,破坏西羌各族首领之间的解仇盟誓,并进一步了解其真正内幕。汉宣帝派义渠安国再次出使西羌。安国至西羌后,召先零诸首领三十多人,以滋扰生事为借口,将他们全部处死。又派兵攻击其部族,杀死一千多人。于是,诸降及归义羌侯杨玉等,担心被汉使者诛杀,联络小种举兵反抗,戟汉要塞城邑。义渠安国派骑都尉率三千骑兵驻扎在边境上,以抵御羌族的戟。骑兵开到浩亹(今甘肃州永登大通河西),与羌族军遭遇,接战后汉骑溃败,安国只得率领残兵败卒退保令居塞。

汉宣帝得知军情后,拟征召兵马击羌。当时,赵充国已年过七十,汉宣帝认为他年纪已大,不宜作战,拟派御史大夫丙吉另择将领击羌。赵充国主动上表,请求带兵出战,宣帝准其请。充国率一万多骑军到达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部队驻扎完结后,充国遣侦察士兵多方了解敌情,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谋略得当,爱惜将帅。汉宣帝又征发三辅一带刑徒,三河、颖川、沛郡、淮阳、汝南一带的材官(受过训练的部卒),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等地的骑兵,共六万人,调拨到武威、张掖、酒泉,帮助守边太守保守郡城,以备不测。酒泉太守辛武贤上书汉宣帝,陈述击羌的计划。他认为汉兵皆长备在南山(今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一带,北地空虚,应派长扎在武威、张掖、酒泉的一万多轻骑兵,从张掖、酒泉两地出击,分兵包围驻扎在鲜水(今青海湖)的浬、诸羌。这样,即使不能将其全部击溃,也可掠夺其牲畜,俟冬天来临,再以大批军马出击,就可以大获全胜。赵充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汉军轻骑冒进,羌族军队一定会避其锋锐而撤退,汉军若追击的话,就会被诱进羌族所占据的地势险要地区,羌军必定切断汉军粮援,那样,汉军不战自败。况且,一直虎视眈眈想乘机攻击汉边境要塞的匈奴和马桓,也会派兵骚扰边境。介于这种情况,他建议,汉军应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领头叛乱的先零族,先零被击溃后,跟随先零起兵的浬、诸羌就会不战先怯,如朝廷再下诏赦免其叛乱罪行,进行安抚,浬、诸羌就会顺从汉朝,这样,羌族就会不战而溃,汉军也可保存势力。但是,汉宣帝及朝中诸臣都认为先零兵力强大,又有浬、诸羌为援,如不先击先零后援,恐无法击败先零,因而均赞成辛武贤的击羌建议,并任命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准备实施这一进攻方案。

赵充国认为,将率兵在外,应据作战情况制定策略,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因此,又上书陈述自己作战方案的正确性。汉宣帝反复考虑充国的报告,决定按照其战略方案出兵击羌。赵充国随即率兵进攻先零兵营。先零兵久屯不战,军士懈怠散漫,见汉大举进攻,不敢接战,丢辎重,欲渡湟水而逃,但因道路狭窄,撤退很慢。赵充国据兵法“穷寇勿追”的理论,只是驱兵在后慢慢追赶。先零兵渡湟水时淹死数百,投降及被斩杀有五百多人,汉军缴获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多辆。随后,充国指挥大军开至浬羌驻扎地。赵充国令士兵只在浬羌营地周围屯田,并不围攻。浬羌首领靡充得知后,派使者来到充国营中,请求归还占领的汉边郡,充国对使者所求未置可否。靡充又亲至汉营中,拜见赵充国。充国命设宴招待。汉宣帝下诏赦免浬羌侵扰之罪,浬果然不战而退兵。

此后,汉宣帝又命破羌,强弩两将军和中郎将邛出兵击羌。强弩将军击羌四千多人,破弩将军斩杀二千余人,中郎将邛斩杀及接受投降的羌兵有二千多人。赵充国军队又迫使五千余羌投降。随即,赵充国根据边地形势,上书请奏罢骑兵屯田,条陈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率军而还。

汉神爵二年(前60年)秋,羌族的若零、离留、且种、儿库诸族联合起来,处死先零首领犹非、杨玉等,率所部四千余人降汉。汉宣帝封其官爵,始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后赵充国以年老求解甲,但是,直至他汉甘雨二年(前52年)卒,朝廷有关少数部事务的处理,仍不时征询其意见。

二三、忍辱负重的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曾任荆州牧、丞相等官职。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为了从孙权那儿夺回战略要地荆州,为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于是就亲自率领部队攻打东吴。战争开始,蜀军接连取得胜利,深入吴境达五六百里,一直打到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东),连营数百里,声势十分浩大。吴主孙权,任命年轻有为的陆逊为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前往前线迎战。陆逊在吴将中资历较浅,归他指挥的诸将如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恒等,有的是跟随孙氏征战多年的老将,有的是皇亲贵戚。他们都十分傲慢,对年轻的书生陆逊当上大都督,很不服气,甚至不肯服从他的命令,陆逊非常着急。

有一次,陆逊召集众将,他手中紧握宝剑,高声说道:“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有些怕他。如今他率大军进攻吴地,是我们的强敌,千万不可以轻视他。希望众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一起消灭来犯之敌。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任命我为大都督,你们就要服从。主上之所以委屈诸位将军,使你们屈尊于我,就是因为我还有些微薄的能力,能够忍受屈辱,挑起重担。从今往后,希望你们各负其责,不要推辞,军令如山,违者必按军法从事。”经陆逊这么一说,诸将心中虽有不服,但行动上再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了。

陆逊指挥军队坚守七八个月之久,一直不与刘备决战。到了后来,蜀军十分疲惫,而且又骄傲轻敌,陆逊乘机利用顺风进行火攻,大破蜀军,歼敌万余人,取得夷陵之战的重大胜利。刘备败退白帝城,没过多久便病死了。从此,东吴诸将都很佩服陆逊的才能了。

二四、贾谊厝火积薪

西汉初年,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叫贾谊。他很有才华,在二十余岁时就做了博士,他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制的主张,汉文帝没有采纳。朝廷里的大臣嫉贤妒能,极力排斥他,于是贾谊被派做长沙王太傅。他悲叹自己的遭遇,在长沙写了《吊屈原赋》、《鹏(fú)鸟赋》等作品。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由于汉文帝想念他,又被召回朝廷。这些日子里,汉文帝忽然对鬼神发生了兴趣,叫贾谊给他讲述鬼神的本末。贾谊口若悬河,讲得娓娓动听、头头是道。夜深了,文帝却听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靠近贾谊,静静地听他侃侃而谈,始终不愿离去。后来,文帝说:“我好久没有见到贾谊了。我觉得有些对不起他,感到很后悔。”于是,文帝叫贾谊做梁怀王(文帝的小儿子)太傅,对他很信任。那时,西汉的政权并不稳固。从外部来说,北方的匈奴很强大,常常侵扰汉朝的边境。从内部来说,天下初定,各项规章制度都没有建立和健全起来;诸侯王个个野心勃勃,都想同天子争个高低,从而扩大自己的地盘,淮南王和济北王都因为发动叛乱而被杀掉,天下人心不古。在这种情况下,贾谊数次向汉文帝上书,写出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在这篇文章中,贾谊根据儒家的政治理想,要求汉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严格等级,使君臣之间上下有别;父子六亲各得其所;削减诸藩,控制诸侯王等等。

贾谊写道:“我认为,当前的政治形势很不好,应当为之痛哭的,有一条;应当为之流涕的,有二条;应当为之扼腕叹息的,有六条;其他违背情理、伤害道义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了。有些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天下已经安定、大治了,可我却不能苟同。那些大谈‘安定’、‘大治’的人,如果不是愚蠢,那么就是阿谀奉承陛下,他们的一派胡言乱语,都没有实事求是,也不懂得什么是治与乱。打个比方说,将火种放到堆积起来的木柴下,却又躺在上面睡大觉,在大火燃烧起来之前,认为平安无事。当今的政治形势,跟这个十分相似啊!”

二五、一身抱负的班昭

班超因长期在西域,年老思乡,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向皇帝上疏说:臣曾听说过从前太公封于齐,及五世以后都返葬于周,狐至死还恋故穴,代地之马依恋北风。周和齐都在中土,相隔不过千里,何况远处西域,小臣能无思乡之情?蛮夷的风俗,畏壮健者而欺侮老弱。臣超牙齿尽落,常常害怕衰病,突然倒下;孤魂不能回乡。从前苏武留匈奴中十九年,现在臣幸得奉节挂印为西域都护,如能在驻地寿终正寝;倒也没有什么;就怕后来的人或有名臣僚为此而死在西域。

臣不敢存有到酒泉郡的希望,但愿能够活着进人玉门关。臣又老又病,冒死说了许多不合适的话,谨派臣之子班勇随同进献之物人朝,趁臣还活着,让班勇见识中士风物。班超的妹妹同郡曹寿之妻班昭,也上书请求让班超回来,书中说。委的胞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有幸以微小的功劳而受到朝廷的重赏,爵列通候,位至二千石,特殊恩典,实在不是小巨所应当承受的。班超刚刚出塞的时候,希望能立下微功,报效国家。当时正逢西域都护陈睦被焉耆所攻杀,道路阻隔不通,班超孤身在西域各国之中辗转流离,对各国晓以大义,用各国之兵,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受伤不退,舍死忘生。赖陛下神灵。得以在沙漠活下去,到现在已经三十年,骨肉生离,见面怕都不认识了。当时随他出使的。人,都已经逝世,班超在他们中年纪最大,现年已七十,年老多病,头发全白,两手麻痹,耳聋眼花,不扶拐杖就走不了路,虽想竭力尽心,报答陛下天大之恩,奈年已衰老,力量耗尽。蛮夷的习俗,非常不尊敬老年人,而班超早晚就要人土,不派人去代替他,恐怕不法之徒会起坏心,各国也会萌生叛乱之心。朝廷的大臣都想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考虑。如果一旦有事,班超已是力不从心,那样一来,上则损坏了朝廷历代经营西域的功绩,下则使忠臣志士尽心竭力的结果毁于一旦,实在可惜。

所以班超自万里之外来到朝廷,向朝廷申述自己的难处,殷切盼望朝廷恩准,至今三年,未得到答复。妾曾听说过古时人年十五服役,年六十即可还家,也有休息不任职的时候,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得到万国的欢心,即使是小国之臣,也给予关心照顾,何况班超是朝廷的侯爵,所以才敢冒死替班超请求,望朝廷让班超安享晚年。一旦归来、再列朝廷,使国家不再挂念西边之事,西域无突然发生变乱的危险,班超也可以得到朝廷优待老年的恩惠。诗经上说:‘民有劳有息,可以到小康,施思于中国,乃安定四方。’班超有信来与妾诀别,怕再也见不到。班超壮年时为朝廷效忠于沙漠,老来让他在旷野中死去,实在可哀可怜。如若不蒙允准,将来一旦西域有事,班超老病处理不好而得罪,请不要累及班超的家属。姜知识无多不懂得大道理,所说或有不当。书奏上以后,皇帝为班昭的话所感动,于是下令召回班超。

二六、百折不挠的乔玄

桥玄是东汉时期汉灵帝当政时的尚书令。后来还被任命为太尉。因为桥玄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同贪官污吏作斗争,所以当时朝野上下,他的知名度很高。

有一天,桥玄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前独自玩耍,忽然来了三个强盗将孩子绑架掠走。几天后强盗来找桥玄,向他索要一笔钱赎回孩子,否则就杀掉孩子。桥玄气愤地骂道:“我是朝廷命官,岂能容许你们这样横行霸道,我一定要捉拿你们归案!”

这时河南尹、洛阳令率兵来捕强盗,包围了桥玄府,就是不敢进到院子里,怕逼急了强盗会伤害孩子。桥玄见此情景,在院里大声疾呼:“快来捉拿强盗,我岂能因一个孩子而放掉贼人!”结果强盗虽然被捕获了,但桥玄的小儿子也因此被杀害了。

桥玄失去了爱子悲痛不已,但他想如何才能杜绝这类案件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便向皇帝上书:

“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不许用钱赎回,否则贼人会越来越凶的;官府捉到掠人为质的强盗一律处斩!”

朝廷按照桥玄的建议公布了法令。绑架劫持的事件真的就逐渐绝迹了。

桥玄年轻时候,在县里做过功曹,官虽然小,可是他尽职尽责,敢检举朝廷大将军梁冀的朋友羊昌的罪行。他当汉阳太守时,发现自己属下的皇甫祯贪赃枉法,就马上处死了他,使整个郡的官民都为之一震。后来,桥玄担任尚书令,他又告发太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财,罪行累累,应该被捕入狱。可是皇帝与盖升有旧恩,关系密切,不同意桥玄的意见,后来不但没有判盖升的罪,反而给他升了官。桥玄一气之下称病辞职,回家乡了。

曹操对桥玄一向非常景仰,那时曹操还只是东汉的小官,名气不大。一天,曹操去拜访桥玄,两人谈得很投机。桥玄就对曹操说:

“现在天下动荡不安,我看你才智超人,将来安定国家、将息百姓的可能就是你了……”曹操非常感谢他,觉得桥玄才是知己。

后来曹操掌握了大权,专程到桥玄坟地上吊唁他,还在祭文中赞扬桥玄说:桥玄太尉是品德高尚的人,对待我像孔子对待颜渊,我永远不会忘记他。

二七、霍去病战匈奴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他自幼习武,擅长骑马射箭。大将军卫青根据皇帝的旨意,提拔他为票姚校尉。有一次,霍去病率领八百轻骑兵奔袭数百里之外的匈奴军队,结果以少胜多,杀掉、俘虏许多匈奴兵。汉武帝于是重重地赏赐他,以二千五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又拜为骠骑将军,他率领一万多名骑兵从陇西出击,差一点就捉住了单于的儿子。接着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千余里,苦战于皋兰山下,杀死匈奴折兰王,砍了庐侯王的脑袋,活捉了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在霍去病的大力打击之下,匈奴的军队人数减少了十分之七。汉武帝非常高兴,又给霍去病增加二千二百户封地。这一年的夏天,霍去病兵出祁连山,捕获和斩杀了许多匈奴兵,活捉单于单桓、酋涂王,以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等。汉武帝于是再给霍去病增加五千四百户封地。接着,霍去病又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同时投降的还有十万匈奴兵。汉武帝又给霍去病增加一千七百户封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出击匈奴。结果,霍去病比卫青取得了更大的战功,汉武帝给霍去病增加了五千八百户封地,并封他为大司马。

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富有勇气和胆略,敢做敢为,遇事一往无前。有一次,汉武帝想教他吴起孙武兵法,霍去病却回答说:“学习军事,只要掌握方法和策略就行了,没必要照搬古人的兵法。”汉武帝给他修好了宅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只要“匈奴一天不灭,我就一天没有安家的理由啊。”

二八、荆湖军将李处耘

朗州军队叛乱,宋太祖下诏书令慕容延钊率部队讨伐,并任命李处耘为都监。处耘人朝辞别,太祖亲自授予他作战计划,命令部队会合于汉江之上。在此之前。朝廷先派遣内酒坊副使卢怀忠出使荆南国,观察敌我势力的强弱,使者还朝后,陈述情况,认为可以出兵消灭荆南,于是太祖便命令处耘趁机攻取荆湖之地。李处耘兵至襄州,先派遣合门使丁德裕向荆南国借道,并请求城中为军队准备饮食补给,荆人以百姓士绅恐惧军队为理由推辞人城,却愿在离城百里之外处提供柴米干粮。李处耘再派丁德裕前去交涉,荆人终于听从了命令。李处耘传令三军:“凡是不经道路进人江陵城者和进城后擅人民宅者一律斩首!”

部队进驻荆门后,荆南国王高继冲派他的叔叔高保寅和军校梁延嗣,牵牛挑酒前来劳师,企图探听虚实,观察形势。李处耘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并告诉他们明天可以先回江陵。梁延嗣喜出望外,派手下人报告高继冲不要疑虑。荆门距离江陵一百多里地,这天夜里,处耘招待高保寅等人在慕容延钊的帅帐中宴饮,自己却秘密派遣数千名轻骑兵快速前进,直扑江陵。高继冲只想着等待高保寅、梁延嗣归来,忽闻宋军突至,立即怀着惶恐的心情出门迎接,在江陵城北十五里处与李处耘相遇。李处耘在马上向高继冲作揖问候,并命令他原地等待慕容延钊的大军,自己率领亲兵先人城登占北门。等高继冲回到城下,宋兵已分别占据城池,荆人只好束手听命。李处耘立即调拨一万多江陵士兵,合并在自己的部队中,星夜直扑朗州。又事先派遣别的将领分兵攻取岳州,在三江口大破叛军,缴获船只七百余艘,斩首四千级。又在澧江遭遇敌帅张从富,并打败了敌人,追敌至敖山寨,敌兵弃寨而逃,宋军捕捉了大量俘虏,李处耘释放数十名身体肥胖的俘虏。令手下的人将他们吃掉,又把身体健壮的俘虏脸上刺了字,令他们先进人朗州城。恰值夜幕降临,宋军宿营寨中,天明时分,慕容延钊的大军到来。那些被刺了字的俘虏进人城后,逢人便说俘虏们都被宋军活活吃掉了,朗州人非常恐惧,守军放火烧城后溃退。适逢朗州节度使用保权年岁尚幼,被大将军江端劫持,藏匿在江南寨僧寺之中。李处耘派手下将领田守奇率军队渡江,俘虏了周保权。于是,宋军顺利地进人潭州,并全部占领了荆湖地区。

二九、贤臣范仲淹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候,他借住在一所寺庙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他只烧一锅粥,等粥冷却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两餐,早晚各吃两块。菜呢,也只是几根咸菜。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划粥”,成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佳话。

经过艰苦的学习,范仲淹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养成了严肃认真和刻苦节俭的作风。

范仲淹青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开始做官。早年的贫困生活使他了解并同情民间的疾苦。他决心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

宋夏战争初期,宋军不断失利。公元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同时被派到陕西,前去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了延州,发现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当时,宋朝政府把边兵分给各级官员带领,官职越高的带兵越多,官职越小的带兵越少。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宋仁宗却下了一道命令,说敌人来进犯时,不管来的敌人多少,一概由官小的带领自己的少量人马先去作战。这样做哪有不败的道理。范仲淹却不管皇帝的命令,立即改变做法。他把延州的一万八千军队,分给六个将领带领,每将三千人,负责训练。有了敌情,该多派就多派,该少派就少派。同时,他又下令修筑一些城堡。经过一番整顿,延州的防守力量顿时改观了。

西夏军队看到范仲淹防守严密,就互相警戒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从此,他们再不敢轻易侵犯延州了。

范仲淹镇守陕西几年,除延州外,还驻过庆州、州等地,很受当地羌人部落的尊敬。羌人因为范仲淹做过龙图阁直学士,都称他做“龙图老子”。

公元1043年,范仲淹由陕西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

那时候,北宋政治非常腐败,封建官僚的特权大得惊人。做官全凭关系,升官更靠资历。只要一个人当了大官,家属亲戚都可以做官。结果大小衙门里塞满了多余的官员,好多官员又尽干坏事。

范仲淹早就看不惯这种状况。他担任副宰相后,决心改革,就大胆地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明确规定官吏提拔或者降职的办法;二、严格阻止凭借特权、关系等取得官职;三、改革科举制度;四、慎重选择官员;五、重视生产;六、加强武备;七、减轻劳役等。

宋仁宗正信任范仲淹,对范仲淹提出的方案全部接受了。因为范仲淹是在宋朝庆历年间提出这个方案并进行改革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

为了推行新政,范仲淹首先整顿官吏制度。他派一些官员担任监司(监察官),到全国各地视察,然后根据他们的报告,把各地的坏官从登记簿上除名,加以撤换。

有一次,和范仲淹一起推行新政的大臣富弼,看到范仲淹在登记簿上勾掉坏官的名字,心里不忍,就上前劝阻说:“一笔勾掉一个名字很容易,可是,被勾掉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范仲淹毫不动摇,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一家哭总比一路的百姓哭好啊!”

富弼听了,觉得范仲淹既有胆量,又有见识,心里非常钦佩。

新政在推行中,触犯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利益。许多保守的官僚纷纷起来反对,诽谤范仲淹和推行新政的人,说他们结成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动摇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多,范仲淹就被降职,调到外地做官去了,新政也跟着失败了。

范仲淹虽然遭受打击,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却丝毫不变。不久,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去做地方官。这时,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职,在岳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修建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纪念文章。范仲淹答应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文中反映范仲淹伟大抱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公元1052年,范仲淹又被调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去当地方官。他在上任的路上生病死了。

范仲淹生前,生活非常节俭,但待人却很亲热厚道,乐于助人。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还设法救济同族的人。所以,他死后,人们都很悲痛。

三〇、虚堂悬镜

“虚堂悬镜”比喻只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此典出自《宋史·陈良翰传》:“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早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这段话意思是说:

南宋大臣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少年时丧父,非常孝顺母亲。性情庄重,写文章很有气势。在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考取进士,做温州瑞安县(今浙江瑞安县)知县。当地民风以强悍耿直闻名,官吏治民崇尚严厉,而陈良翰却用宽厚的方法对待百姓,催缴租税时不下达命令,只是宣布各种东西的名号物色,老百姓高兴地争着缴纳,审理诉讼案件与事实很相符。有人问他用的什么办法,陈良翰说:“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里悬挂镜子一样。”

三一、亚相迁钟

“亚相迁钟”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反动统治者所谓重臣元老,不过是些养尊处优,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的废物。究其原因,是用人唯亲造成的。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齐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国之重事乃关予焉。一日,齐王下令迁都,有一宝钟,重五千斤,计人力须五百人可扛。时齐无人,有司计无所出,乃白亚相,久亦无语,徐曰:‘嘻,此事亚相何不能了也?’于是令有司曰:‘一钟之重,五百人可扛。今思均凿作五百段,用一人五百日扛之。’有司欣然承命。”

齐国有两个老臣,都是几朝为官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向来都被当做国家的栋梁。其中一个是六卿之首,官拜亚相,凡国家军政大事都要由他决断和处理。

一天,齐王下令迁都。有一只宝钟,重达五千斤,估计需要五百多人才能搬运。当时,由于齐国人烟稀少,一时半会找不到这么多劳力。主管人束手无策,只好请示亚相。亚相沉思了好久,慢吞吞地说:“嘻,这点小事,我亚相怎么会没有办法呢?”果断地下了命令:“既然要五百人才能搬动这个钟,那么我考虑可以把钟凿成五百等份,用一个人在五百天内搬完就是了。”主管人茅塞顿开,高高兴兴地照办了。

三二、齐寇将至

“齐寇将至”意指不准别人讲真话,就会使问题成堆,终至不可收拾。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雍塞》。

齐国军队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前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

使者回报说:“齐军已经迫近了,城里的百姓们都很恐慌。”使者的话刚说完,宋王左右的亲信们纷纷对宋王说:“这真叫做肉里生出了虫子,真是无中生有啊!我们宋国这样强大,齐国兵力又那样弱,哪会像他说的那样呢?”宋王听了这些,非常生气,屈斩了使者。

宋王又另派人前去侦探。不料回报和第一个一样,宋王又恼怒地把他屈杀了。这样,一连杀了三个使者。

后来,又派了一个人前去侦察,真有齐军迫近,于是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时,使者遇见了他的哥哥。哥哥问:“国难当头,危在旦夕,你这是往哪儿去呢?”弟弟回答说:“我奉大王之命,前去侦察敌情。不料齐军离城这样近,百姓恐慌到如此地步!现在我很担心,前几个使者都因回报齐军迫近而被处死。现在,我据情实报是死,不据情实报,恐怕也是死。你看怎么办好呢?”他哥哥说:“既然据情实报,会比别人先死;不如谎报,在齐军破城之前,先行逃走。”

于是,这个使者报告宋王说:“连齐军影子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百姓人心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他左右的亲信们都说:“前几个使者真是该死!”宋王便赏赐了这个使者很多金子。

不久,齐军打来,宋王惊慌失措,只好跳上车去,赶快逃命。那个使者,早已逃到其他国家,做了富翁。

三四、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形容施用不正当的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此典出自《清波杂志》:“老米(芾)酷嗜书画,尝从人借古画自临,拓竟,并与真赝本归之,俾其自择而莫辨也。巧偷豪夺,故所得为多。”

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喜欢得不得了,马上要拿一幅好书交换,主人不同意,他大呼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地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书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他,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过了好多日子,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水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临摹这一幅却没有。”然而米友仁摹仿古人的书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摹本是假的。他常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摹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摹本和真本摹得完全一样,主人往往把摹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三五、大庭广众

“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众场所。

此典出自《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大庭广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

战国时,齐国国君齐湣王自称很喜欢结交士人(当时对知识分子的统称)。有一天,他对当时著名的人物尹文说:“我非常喜欢士人,可齐国没有这样的人才,这是为什么呢?”尹文说:“大王所指的士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齐湣王回答不出来。尹文说:“有这样一种人,他讲忠、孝、信、义,这能算士人吗?您能任用他为臣吗?”齐湣王认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士人,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尹文说:“如果这种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欺侮却不敢争斗,您也任用他做臣子吗?”齐湣王说:“这算什么士人啊!受欺侮却不敢争斗,这是一种耻辱,我是不会让他做臣子的。”

三六、大冶铸金

“大冶铸金”的意思是,从洪炉中跃出来的金属。人们用它比喻自命不凡,自行炫耀,以求有所表现。

此典出自《庄子·大宗师》。

子犁与子来都是达观生死的高士,二人是好朋友。子来生病了,奄奄一息,妻子、儿子环绕在他身旁哭泣。子犁前去问候,把子来的妻子、儿女都赶开了,以免她(他)们惊动了正在变化中的人。子犁倚着门,对子来说:“大自然的造化又要把你变成什么,变到哪里去呢?是让你变成鼠肝呢,还是变成虫臂呢?”

子来回答说:父母对于儿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无论儿子走到哪里,也要遵从父母的命令。而阴阳造化,比父母之命更不可违抗。自古以来,不孝之子违抗父母之命的事情有时会出现过,而能够抗拒阴阳变化的事,却从来没有发生过。造化让我快要死了,如果我不听从,那就是我抗拒阴阳变化,造化本身有什么过错呢!大自然赋予我以形体,让我活着操劳,让我年老得到安乐,让我以死得到休息。它能让我很好地活着,也能让我很好地死去。举例说吧,名匠冶炼金属铸剑时,忽然有一块金属从洪炉中跳出来,请求名匠说:“你用我铸剑,我一定成为有名的莫邪宝剑”。这时,名匠必然大吃一惊,认为这块金属是不祥之物。今一遇人的形体,就说‘我只愿当人,我只愿当人’,造化者一定认为你是不祥之人。同样的道理,如今天地就像大洪炉,造化就像铸剑的名匠,它可以随意变化你,能像那块金属一样跳出洪炉,提出自己的要求吗!生与死的关系,就像睡与醒的关系。应当安闲地入睡,惊喜地醒来。睡与醒虽有区别,但为什么不能从容乐观地对待它呢?同样,生与死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也应像对睡与醒那样,从容乐观地对待它。

三七、字盗与殴

“字盗与殴”比喻名同而实异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可遇见的;如不细加分辨,就可能造成误导。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下》。

庄里有位老大爷,给大儿子取名叫“盗”,给小儿子取名叫“殴”。一天,“盗”外出,他的父亲跟随在他的后面,追着喊他:“盗!盗!”小吏听到了,便把“盗”捆起来。

他的父亲又想喊“殴”去对小吏讲明实情,由于心里着急,一时声气转不过来,只喊出:“殴!殴!”小吏于是使劲地殴打“盗”,打得“盗”几乎丧了命。

三八、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形容民风淳厚,现在多用来形容社会风气和道德良好。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

春秋时代,鲁定公时,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几任官。起初仅做了中都宰,后来升为大司寇(系掌理一国刑罚的官职)摄行鲁国宰相的职务。孔子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一个人,他在职不过三个月,鲁国的政治便得到了很大的改良;民间的风气,也有了极大的转变;连市上售卖猪羊肉的贩子,也自动地取消了讨价还价的恶习,全部统一了价格;路上行人都各自谨守秩序,毫不混乱。在路途上,如果遗失了贵重的物品,不必用严厉的法律制裁,老百姓也知道各自尊重自己的人格,不会据为己有。所以四方的游客都不必惊动到官府,自然就可以取回。这种大家严守纪律的廉洁风气,当时称为“道不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