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10891100000006

第6章 孝文帝大义灭亲

法制

(元)恂不好学书,休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中庶子高道悦数苦言致谏,恂甚衔之。高祖幸嵩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领军元俨勒门防遏,夜得宁静。厥明,尚书陆琇驰启高祖于南,高祖闻之骇惋,外寝其事,仍至汴口而还。引恂数罪,与咸阳王禧等亲杖恂,又令禧等更代,百余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余。拘于城西别馆。引见群臣于清徽堂,议废之。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书仆射、少保李冲,并免冠稽首而谢。高祖曰:“卿所谢者私也,我所议者国也。古人有言,大义灭亲……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脱待我无后,恐有永嘉之乱。”乃废为庶人,置之河阳,以兵守之,服食所供,粗免饥寒而已……

……中尉李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高祖在长安,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阳,赐恂死,时年十五。

(《魏书·废太子传》)

【译文】

元恂不爱读书学习,身体肥胖,惧怕洛阳地区暑热的天气,心里常常思念南迁洛阳之前北方的快乐情景。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劝谏,元恂因此对他十分不满。高祖驾幸嵩山,留元恂镇守金墉城。元恂就在西掖门与心腹谋议,准备轻快的马匹驰回到南迁之前的代国所在地,便在皇宫内亲手杀掉高道悦。领军元俨严守宫门,预防哗变,当天夜里才没出什么意外,和先前一样宁静。第二天天一亮,尚书陆琇骑着快马向南奏明高祖,高祖闻报后惊骇不已,但并未向外透露此事,仍然到汴口巡游一番才返回洛阳。回来后列举元恂几条罪状,与咸阳王元禧等人一起亲自杖罚元恂,并不时令元禧等人代他杖罚,打了一百多下,被人搀扶着拖了出去,一个多月不能起床。接着又将元恂拘禁在城西客馆中。太祖在清徽堂召见群臣,商议废黜太子一事。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书仆射、少保李冲都摘下乌纱帽为元恂谢罪求情。高祖说:“你们谢罪求情只是出于个人利益,而我提议废掉太子却事关社稷命运,古人说过大义灭亲这句话……今日如果不废黜他,便为我元魏江山留下一个大祸根,等到我死之后,永嘉之乱的惨剧恐怕会再度重演。”于是废元恂为庶人,把他安置在河阳,派兵防守,所供应的饭食衣服,也只是刚够免除饥寒而已。

……后来中尉李彪密呈奏表,告发元恂与手下人意欲谋反。高祖当时正在长安,便派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元禧,奉诏携带椒酒赴河阳,诏赐元恂自尽,当时年仅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