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谚语(第六卷)
10890700000001

第1章 N(1)

第一节 ná

拿到油煎饼,又想抹蜜糖。

拿手里怕碎了,含口里怕化了。

拿着棒槌当针。

拿着不是当理说。

拿着财神往外推。

散财送福的儒商陶朱公

大约在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一个清贫人家。范蠡从小就不太合群,青少年时很有个性,勤于思考,性格独特,生活率性随意,无拘无束。

据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越绝书》记载,范蠡青少年的时候:

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习惯把与自己不相似的人看成是怪人。如果一个人与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或者思维都不一样,那人们铁定就会把他当作是怪胎另眼相待了。

少年时期的范蠡就是这么一个被别人指指点点的“疯子”。当时的邻居们把他称为“狂生”,一个不正常的人。范蠡看问题像圣贤一样明察一切,说话心直口快,那些严格遵守着世俗约定的人们简直无法和他交谈。

范蠡似乎也很享受这种状态,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据《史记》记载,范蠡“佯狂倜傥负俗”,是说范蠡整天假装疯癫,洒脱,与一般人的行为不一样。

范蠡性格怪僻,不近人情,是不是真像人们说他有神经病呢?其实不是的。范蠡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范蠡对社会、对人生有较为深刻的洞察和思考。所谓“独有圣贤之明”,就是说他的见解深邃,而为一般人所不理解,他也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所以显得孤僻、不合群,久而久之,人们都以为他是疯子。

第二,范蠡学习道家的风度。道家追求自然人格,不拘于礼法,生活随意自然,然而精神上极富想象力,内心世界极其丰富。老子、庄子就是代表人物。从范蠡的行为举止看,他至少在生活上是效仿道家的。范蠡的举止行为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

第三,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范蠡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他很想进入社会,施展才华,但知名度不高,为此,他以各种怪异、荒诞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其实,范蠡的内心是很清醒的,他有“治国平天下”志向,生活行为却放荡不羁,这正是他儒道互补的性格。不合时俗、行为怪异的范蠡,终于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当时的宛县县令文种得知三户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狂人,觉得此人不俗,将来会有作为,很想和他谈谈,于是派了一个小吏前去联系。谁知这个小吏回来后对文种说:“范蠡是本国狂人,生有此病。”

但文种深知范蠡不是平凡之人,他笑道:“我早就听说那些真正的贤士,都会有着玩世不恭的轻狂举止,但其实他们内心自有高见,只是不说而已。这样的君子,你这样的普通人肯定是分辨不出来啊。”

文种认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去请范蠡。但是,文种到达三户后,并没有见到范蠡。原来,范蠡是为了试探文种而躲藏起来。范蠡很自信,预料到文种还会找他。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文种又来了。这次范蠡很郑重地与文种会见,二人谈得非常投机,史书说他们“终日而语”。他们纵论天下大势,分析各国的政治状况,“疾陈霸王之道”,达成了共识。

文种、范蠡两人志同道合,决定不管天南地北都互相追随。他们商量的结果是:离开楚国,到外面发展。范蠡分析天下的形势,认为争夺霸主的气运已出现在东南一带,“见霸兆出于东南”。于是和文种决定到东南方向的越国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511年,范蠡和文种来到越国,受到了越王允常,也就是勾践之父的欢迎。成为越王身边的重要谋臣,范蠡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实现人生价值找到了机会。

在越国,范蠡充分发挥了政治才干。尤其在帮助越王勾践对付吴国的问题上,展示了过人的胆识。

在勾践一意孤行,使越军人困马乏,断水绝粮,危在旦夕之时,范蠡和文种分析了吴越双方的形势,提出要想打败吴国,必须用计取胜,建议先向吴国求和,答应屈辱的条件,以获得生存的机会,再设法东山再起。

吴国答应了越国求降的要求,但条件是越王勾践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勾践觉得文种与范蠡足智多谋,处事经验丰富,如果有他们在自己身边,可以有个依靠,反复琢磨,决定带文种去。

于是,勾践召见范蠡,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范蠡一听,表示不同意,他说:“国境以内治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种;但在国境以外,对付敌国,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文种比不上我。”

范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他的人品。首先,范蠡很清楚他和文种的各自优长所在。文种曾任县令,有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治理国家,管理百姓,是文种的擅长;而范蠡虽然没当过什么执政官,但他精通文武韬略,足智多谋,能应付复杂局面。

其次,透过范蠡的话还能看出他是心胸坦荡,勇挑重任的人。他知道,入吴为奴会受苦受难,生死未卜,这和在国内有一天一地之别。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坦然相待,主动请行,体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范蠡随勾践来到吴国,面对繁重的劳动和屈辱的待遇,他任劳任怨,他拒绝了夫差的拉拢和利诱,表示愿意和勾践在一起,干苦力活。同时他又寻找时机,巧施计谋,甚至在夫差得病之时,让勾践尝夫差的粪便,终于感动了夫差,放勾践、范蠡回到越国。

在吴国为奴的几年中,范蠡表现出超人的气度和高超的谋略,使他奠定了在勾践身边稳固的地位,勾践对他言听计从,范蠡得以充分展示自己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干。

勾践、范蠡平安回国,报仇雪恨的念头未减。勾践将兴越灭吴的大计,寄托在范蠡身上,他对范蠡说:“我的国家就是您范蠡的国家,请您帮我好好谋划吧!”

在范蠡的谋划下,越国君臣同心,经济恢复发展,军事力量增强,灭吴的时机一天一天成熟。

公元前473年,在范蠡的策划下,越国发动了对吴国的关键一击,吴王夫差被俘,自杀而死。自公元前494年越国在会稽山被围困以来,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完成了复国的大业。

灭掉吴国后,勾践封赏范蠡,任他为上将军,范蠡却不为所动。大约在公元前470年时,他向勾践表示自己准备离开越国,勾践执意挽留。范蠡并不动摇,不久范蠡就带领全家人离开了越国。

这是为什么呢?范蠡为什么不在立了大功之后,享受高官厚禄的功臣待遇呢?这主要还是因为范蠡聪敏机智的头脑,他在和勾践相处的日子里,已经知道勾践这种帝王绝不是会报恩还功的人,何况历代以来,凡是“功高震主”的臣子都没有好下场。

这种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抽身而退的机智,和能从大局着想的思维,也正是范蠡日后的成功所在。最重要的是,范蠡不仅自求保全,也没有忘记昔日提拔照顾他的文种。

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后,还给老朋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喙,只可与同患难,而不可与之同乐,子何不去?

意思是说,当飞鸟被捕捉尽之后,再好用的良弓也会被封藏搁置起来。当野兔都捕捉到了,再好的猎犬也逃不过被抛弃甚至灭口的命运。越王这个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您为什么还不快快离去呢?

文种见信后,也感到后怕。他虽然忧心忡忡,却始终抱着一份微茫的希望,想证明越王不会那样对待自己,范蠡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越王最终还是除去了文种。

范蠡能看破人心,懂得进退自如,从大局着想。先是以儒家的奉献精神和忠勇之义帮助越王夺回了江山,后来又以道家的姿态洒脱而去,这就成了范蠡著名的“一聚一散”。

范蠡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国,齐国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到齐国后,范蠡变了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所谓“鸱夷”,是古代盛酒之壶状器具,是一种皮制的口袋,用时“尽日盛酒”;不用时,可收起叠好,随身携带。是古代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韧性很大的“酒囊”。直到宋代仍有此物。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所谓“子皮”,就是“皮子”。“鸱夷子皮”,就是“酒囊皮子”。范蠡为何会用这么一个看似粗俗的名字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鸱夷子皮虽然是牛皮做的酒器,看似粗俗,实则蕴含能屈能伸,包罗万象、吞吐天地之意。范蠡的境界达到了“空”和“忘我”,挥洒自如,姓名更是如此,从这一点能看出其胸襟之开阔,超凡脱俗。这是范蠡用此姓名的最重要原因。

范蠡经营的主要是饲料、繁殖、销售牲畜的农牧业,雇用了大批劳动力,要和农夫、驭手、屠户、运夫等人打成一片,和当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事业的发展。

在当时的情况下,范蠡如果用自己的大名,就会显得冷僻严肃。而用通俗幽默的“酒囊皮子”介绍自己,恐怕话一出口,对方就乐了,雇主和雇工之间的隔膜也就会冲破。一个“外来客”想在陶地治产经商,不放下架子入乡随俗,不和当地人融在一起,是寸步难行的。

此外,“鸱夷子皮”这个字号本身就具有招牌效应。当人们对看起来很好听的名字感到麻木时,对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俗名”更容易记住和关注。

根据《史记》记载,当时的范蠡带领全家人种庄稼,还经营其他产业。比如,利用海上资源,晒盐和捕捞海产品。还可能经营其他副业,包括养殖业。经过努力,很快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终于致富。

范蠡依旧有着儒家的文雅和仁慈,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不久就广为人知。齐王得知范蠡在齐国后,便迫不及待地请他到朝廷任相。范蠡虽然答应了,但到任时间不长后就辞职,再度离开了功名利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说,范蠡曾经感叹说: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居官至于卿相,治家能有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范蠡任相3年,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成了范蠡的“二聚二散”。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就是后来山东肥城的陶山。当时的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居于“天下之中”。

范蠡在这个最佳经商之地,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再次散财,称为“三聚三散”。

在这之后,范蠡自号为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被称为一代“商圣”。

范蠡作为财神的形象是很丰满的。他心善懂奉献,也不留恋功名金钱,懂得急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后世有很多崇拜敬仰文财神陶朱公的人,纷纷研究起范蠡的为商之道。可以说,在所有的财神之中,只有范蠡离人们的生活最近,也最能帮助人们以仁义聚财。

首先,范蠡经商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国。

根据《史记》的记载,当时的齐国“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经商奠定了基础。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

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就已极其深刻。

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也使财神之美誉名副其实。在范蠡的经商原则里,有一条就是强调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也就是说,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正符合我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经商就和他从政一样,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曾说过,治理国家有3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

范蠡还曾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这些,也正是经商的人需要注意的事情。

人们还从范蠡的经商事迹和经商思想中总结出了《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

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意要勤快,勿懒惰;接纳要谦和,勿暴躁;价格要订明,勿含糊;账目要稽查,勿懈怠;货物要整理,勿散漫;出纳要谨慎,勿大意;期限要约定,勿延迟;临事要尽责,勿放任;用度要节俭,勿奢侈;买卖要随时,勿拖延;赊欠要识人,勿滥出;优劣要分清,勿混淆;用人要方正,勿歪斜;货物要面验,勿滥入;钱账要清楚,勿糊涂;主心要镇定,勿妄作;工作要细心,勿粗糙;说话要规矩,勿浮躁。

以上“十八要十八勿”的核心是“诚信”,所以称之为“商训”,成为后世经商的法则,用来教导商家,规范商业秩序。

拿着怕死,放了怕飞。

拿着鸡蛋,往鹅卵石上碰。

拿着鸡毛当令箭。

拿的是衣裳,穿着是斤两。

拿起棍吓煞,放下棍作煞。

拿起筷子就是忧。

拿了狸猫当虎看。

拿了猪头寻不着庙门。

拿贼要见贼,拿奸要捉双。

拿杖打了自己头。

拿到现成的钟不撞,你到哪里去铸?

拿钱吃酒不担过。

拿你的包子塞你的嘴。

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

第二节 nǎ

哪个养子不望好?

哪个螺蛳不吃泥?

哪个人前不说人?

哪个腹中无算盘?

哪个门前能挂无事牌?

哪个鱼儿不失水?

哪个男子不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

哪个犊儿不抵母?

哪个男子都钟情,哪个少女都怀春。

哪个老鼠不偷油?

哪个门前没有一块滑石头?

哪有盆碗不磕的?

哪有人死了不用棺材,在世不想老婆的?

哪有省油的灯?

哪有一锄挖成井,哪有一笔画成龙?

哪有猫儿不吃腥的?

哪有胳膊向外弯的?

哪有勺子不碰锅台的?

哪怕你文章高天下,怎奈我朱笔不点头。

哪处黄土不埋人?

哪庙里没有屈死鬼?

哪家保得千年富,哪家保得万年穷?

哪说哪了,哪吃哪饱。

哪把钥匙,开哪扇门。

哪把壶不热偏提哪把壶。

哪只老虎不咬人?

第三节 nà

纳上钱粮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

第四节 nǎi

奶汁倒比金汁贵。

奶奶痛孙子,胜似攒金子。

奶孩子的老婆,喝一老锅。

奶孩母,吃十五。

奶孩婆,吃一锅。

第五节 nài

耐得心头气,方为有志人。

耐得苦,必得福。

耐烦等不得群鱼到。

耐依勿得,听其自然。

耐可塞城门,勿可塞狗洞。

耐可无得有,勿可有得无。

耐可推倒人,不可扶人起。

第六节 nán

男人是耙子,女人是匣子;不怕耙子没齿,就怕匣子没底。

男人不怕山再高,女人不嫌活再细。

男人易笑必痴,女人易笑必贱。

男人勤,吃得饱;女人勤,穿得好。

男人口,将军剑;女人口,咬断线。

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房无梁。

男人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男人莫看三国,女人莫看西厢。

男人无刚,不如糟糠。

男人两颧高,生来志气高;女人两颧高,杀夫不用刀。

男人吃饭如虎,女人吃饭如数。

男人膝下有金钱。

男人鼾田庄,女人鼾空房。

男人无志,寸铁无钢;女人无志,烂草马羊。

男人败,做屋卖;女人败,看鸡卖。

男人是个盘,女人是个弦。

男人心,海底针。

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田庄。

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断庄。

男人无能,洗锅刷盆;女人无能,打孩子骂人。

男人是个搂钱耙,女人是个盛钱匣。

男人手大抓钱,女人手大抓柴。

男人断手打死人,女人断手戴金银。

男人断掌千斤两,女人断掌断爹娘。

男人不要忘了秋垡地,女人不要忘了夜纺花。

男人能作主,是猫能逮鼠。

男人头,女人腰,和尚木鱼莫乱敲。

男人有艺好随身。

男人好强,女人好胜。

男人以财为貌,女人以貌为财。

男人不合女人群、菁杠不生柏树林。

男人嫌女人一张纸,女人嫌男人只有死。

男人愁了唱,女人愁了哭。

男儿志在四方。

男儿搂捋妻儿贵,妻儿搂捋活受罪。

男儿无志,寸铁无钢;女儿无志,烂草麻拈。

男儿头上有黄金,短人肚里有学问。

男儿无信,钝铁无钢。

男儿双顶,骑马戴帽;女儿双顶,牵娘落井。

男儿当自强。

男子咬牙,恨家不起;女子咬牙,恨夫不死。

男子进州又走县,女子围着锅头转。

男子汉,撑手摸天。

男子无妻家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

男子心,海洋深;妇人心,一枚针。

男子十八大悠悠,女子十八大丫头。

男子无妻不成家,女子无夫浪淘沙。

男子回头金不换,女子回头落臭名。

男子不怕三十而死,只怕死后无名。

男子十五立门户,女子十五上机车。

男子无志无铺盖,女子无志无酸菜。

男子八字没有假,女子八字没有真。

男子望赶场,女子望坐房。

男女落田,无米过年。

男女齐下手,增产不用愁。

男女计划,老少打算,年轻带头,老年指点。

男女七岁不同席。

男女授受不亲。

男大思亲,女大思嫁。

男大须亲,女大须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男大闯,女大奁。

男大背父,女大背母。

男大不婚,女大不嫁,恐怕弄出笑话。

男大当说亲,女大当受聘。

男工换女工,人工换牛工。

男工凑女工,人家窘冬空;女工凑男工,人家兴蓬蓬。

男工凑女工,人家穷空空;女工凑男工,人家兴蓬蓬。

男也懒,女也懒,三餐茶饭叫艰难。

男也懒,女也懒,千万家私要讨饭。

男也懒,女也懒,落雪落雨翻白眼。

男也勤,女也勤,麦如黄金棉如银。

男不露脐,女不露皮。

男不懒,女不懒,财神爷爷把你喊。

封为财帛星君的李诡祖

李诡祖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文财神,有增福相公、增福财神和福善平施公等多个敬称。李诡祖本人是淄川五松山人,北魏孝文帝时曾担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人们立祠祭祀他。

1920年版的《三续淄川县志》中就有李诡祖的记载:

北魏李诡祖。孝文帝时,任曲梁令。当南北纷争,民苦兵戈,独能抚楫流亡,敦行教化,与民休息,卒于官。民怀其德,立庙尸祝之,至今享祀不衰,明晋祀名宦祠。

又据《曲周县志》的记载,李诡祖在担任曲梁县令期间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是老百姓爱戴的清官,因此老百姓们才立祠纪念。

传说李诡祖是玉皇大帝帐下的太白金星,属于金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所以李诡祖去世后,人们也把他当作财神加以供奉,这一习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财神崇拜诞生于元明期间,但是齐地民间对于李诡祖的崇拜可能要追溯到隋代之前。因为齐地自古是富庶之地,从周代姜太公开始,“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到汉代时,我国的商业已经十分发达。可以说南北朝到隋代之间,齐地已经具备了产生财神崇拜的基础。而将李诡祖传为太白金星应该也和神话故事有关。

在古代,太白金星是东方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星体,民间赋予它无限的神性。在道教中称太白金星为太白星君,是道教五星君之一,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是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地位仅在三清之下。北宋的道教经典著作《还丹众仙论》记载太白金星说:

太白金星者,金之精也,受月之魄,合土星之气。

北宋道士李思聪在所编的《洞渊集》卷七里面进一步描述太白金星说:

西方金德星君,金之精,白帝之子。主刀兵将军肃杀之威。其精下降为雨师之神,光照七十万里,径一百里,一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皓鹤白霞之衣,执玉简悬七星宝剑,垂白玉环佩。管人间金银钢铁玉石,兔牛马牲豕鼠虫,石人石马,霜雪之事。

这些记载都说明,太白金星在宋代甚至唐代之前已经具备财神的神性。

虽然李诡祖起初被看成是有聚财能力的太白金星的化身,但是起初的李诡祖是不具备财神形象的。明代万历年间,曲周的兵部尚书王一鹗在曲周本地的《重修增福李公祠碑记》中记载说:

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盖能御大灾,捍大患。

由此可见,起初的李诡祖不是财神,而是“御大灾,捍大患”的神灵,还善降水妖,不过这实际上指的应该是兴修水利。

那么,如此一位为民造福、生活俭朴的清官,是怎么在去世之后成为财神的呢?这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627年,唐高祖李渊的夫人太穆皇后得了一种怪病,就像鬼缠身一样,昼夜不得安宁。李渊找遍了国内的圣手神医,也找来民间偏方让太穆皇后喝了种种中药,但都不见好转。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忧心母亲的病症,马上发榜在全国征求神医。

这时候,一个来自齐地的云游道人来见李世民,告诉他说:“皇上啊,尽管我大唐的建立是顺天应时,但在统一江山的期间难免有些争端摩擦。如今天下已定,生者可以悠然度日,但那些游魂冤鬼却找不到归宿,因此迁怒于太后啊。”

李世民听完后,大惊失色,追问说:“那该怎么办呢?”

道人温和地说:“在齐地的淄川,有位神仙姓李名诡祖,正好是圣上的本家。这个李神仙曾在北魏孝文帝朝治相府事,后在五松山得道成仙。诡祖的谐音是‘鬼祖’,所以主裁阴阳两间冤狱,最能驱神役鬼,祛病消灾。您要是想求助于这位神仙,就在太后的住处设立起一个李神仙牌位,求其显灵,保证能医好太后的疾病。”

李世民依计而行,太后果然很快就痊愈了。李渊感激李神仙的神功,于是赐封李诡祖为“财帛星君”。

李诡祖显灵治病是否属实不得而知,唐高祖李渊是否真正赐封过李诡祖也没有正史记载,但是文学作品中却有佐证。

北宋宰相富弼在青州做知府时,曾经作诗《过淄川仙人乡》一首,其中有一句“唐封财神今犹在,世外桃源非梦乡”。诗句中的“唐封财神”指的可能就是李渊赐封李诡祖的事迹。

不管“唐封财神”是事实还是传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被赐封为“财帛星君”之前,李诡祖的功能除了“御大灾,捍大患”之外,还能“驱神役鬼,祛病消灾”。但经过赐封之后,李诡祖则具备了财神爷的神性。

除此之外,道人所说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和李诡祖是本家,也是有依据的。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李诡祖是胶西国太傅李解的玄孙,李解是李耳的后裔。所以李诡祖既是李渊的本家,又是道教的名人。

唐高祖李渊掌权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认李耳为祖,二是赐封本家李诡祖,这种做法可谓一石三鸟:第一,通过道教祖师李耳掌握了全民的意识形态;第二,通过赐封李诡祖为财神,间接成为了掌握财富和民生的主宰。第三,在太白金星李长庚和李诡祖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使李诡祖的财神形象更易为民众接受。这些做法都对于稳定李氏江山和后来的李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末宋初的五代十国时期,天下混战,民不聊生。后唐皇帝明宗李嗣源为了强调自己李姓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再次加封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借以提高自己的名望和实力。

尽管后唐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这次赐封的影响却非常久远。后代史料上以及民间所称的“增福财神”就是来源于这次赐封。一般说来,北方人多称李诡祖为增福财神,而南方人更喜欢用财帛星君这个的称谓。北方多有增福庙,而南方多有财帛星君庙。

有证据表明,增福财神崇拜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比如说,我国所知最早的财神纸马就是辽金时期的《增福相公》。画中的大耳相公脚下金钱财宝满地,表示出对财富的追求,可见宋代时对财神的崇拜已经深入到民间,增福相公李诡祖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具有非常明确的财神神性。

成书于元明时期的道教经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增福相公一图。这位增福财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书中描述他说:

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

在典籍里面,李诡祖的神性得到空前增强,他不但具有财神的神格,还同时具有禄神和福神的神格。

此外,明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续道藏·搜神记》以及后来的《中华道藏》也都有相同记载。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成吉思汗崇尚道教,特邀全真道长丘处机北上,并将其尊为神仙。

据说,丘处机当时曾赠献成吉思汗一幅《增福财神宝卷》,成吉思汗如获至宝。随后,元世祖忽必烈步唐朝李渊和后唐明宗的后尘,登上皇位后的同年就册封李诡祖为“福善平施公”,使李诡祖的影响扩展到了更多的地方,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也有增福相公庙。

在元世祖赐封李诡祖的封号中,有着“施平”量两字。“施平”,意味着公平施与,一视同仁。至此,财神李诡祖又增加了新的内涵。他不但赐予人们财运、福气,并且还教化善行,同时,他的赐予具有“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特征。

福和财是幸福生活的两个方面,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有了财不一定有福,有福不一定有财,而增福财神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福和财的追求,因此受到皇室和民间的普遍崇拜。

特别是经过唐高祖、唐明宗和元世祖的3次册封,使增福财神成为家喻户晓的文财神李诡祖,其影响也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了明清时期,“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财神爷。明清期间木板年画上都是他的画像,甚至在清光绪年间发行的钞票上都有他的画像。

画像中的李诡祖白脸长须,面带笑容,温文尔雅,头戴朝冠,身穿红袍,锦衣玉带,左手执如意,右手执元宝,脚踩聚宝盆,上写“招财进宝”四字。

有的画像上,还有两名童子为李诡祖打着日月障扇,左青龙,右白虎,口吐孔钱和元宝,显得这位财神爷神通广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而来的金银财宝之意。

李诡祖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喜、财“五福”。

文财神李诡祖成道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因此那一天是财神节,全国人民都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对于七月二十二为增福财神圣诞的来历,山东地区也有个传说:在隋文帝执政时期,周村有一个姓李的掌柜,在齐州府经营着一家叫“财帛永兴”丝绸店。

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那位李掌柜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耄耋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哎呀呀,明天就是我的诞辰了啊。谁要是给我过,我就保证他财运亨通,生意兴隆。

李掌柜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大早就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并根据梦中老者的嘱咐,燃放鞭炮,奉献香火,祭奠先祖。

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买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李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齐州府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渐渐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在文财神中,李诡祖在民间最受欢迎。春节前的除夕时,家里都会请财神,将财神的画像粘贴在正厅大门的西端南墙上,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铺开市时,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清代的苏州文士顾禄在描述苏州及其附近地区的风俗著作《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诗中的“抱路头”也就是“迎财神”的意思。我国北方地区有在正月初一拜财神,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当天,家家户户都会摆供品为财神祝寿,祈求财神赐福,保佑来年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幸福美满。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的戏曲《穷汉词》里面也描写了这种习俗:

大年初一,烧炷名香,三盏清茶,磕了一万个响头,就把财神爷爷来祝赞祝赞。忙祝赞,忙磕头,财神在上听缘由;听我从头说一遍,诉诉穷人肚里愁。

李诡祖不但在山东受到人们的供奉,在他任县令的河北曲梁也受到供奉。人们在曲梁为其立冢建庙加以祭祀,这在《增福李公祠记略》中也有记载:

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

李诡祖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曲周这块土地,看起来只是在名宦祠里每年得到祭祀,实际却是在百姓的心目中占有不朽的地位啊。

男不拜月,女不祭社。

男不蹬空,女不蹬实。

男不动,女不动,寒衣无着要受冻。

男不入内,女不向外。

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男不同女斗,鸡不同狗斗。

男勿看春,女勿看灯。

男勿怕一世无钱,只怕一日无权。

男有刚肠,女有烈肠。

男有男行,女有女行。

男做女人一世穷,女做男人家道兴。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

男要运,女要命。

男要变,剃头店;女要变,一根线。

男怕超前,女怕落后。

男怕横头,女怕横脚。

男怕输笔,女怕输身。

男怕人错行,女怕嫁错郎。

男怕撞头,女怕撞脚。

男怕肿头,女怕肿脚。

男怕生前,女怕生后。

男怕女,没出息。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男怕倒退,女怕生崽。

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

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

男孩子落地,一家欢天喜地;女孩子落地,一家人鼓嘴憋气。

男勤耕,女勤织,丰衣又足食。

男勤有饭吃,女勤有衣穿。

男如扫帚,女如畚斗。

男二十不娶,女十八不嫁。

男又勤,女又勤,一生衣禄不求人;男也懒,女也懒,一生衣食靠门槛。

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就见钱。

男生十八街前站,女长二十在家院。

男生女手,不赚自有。

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妈妈。

男吃饭,龙取水;女吃饭,数珍珠。

男承家产,女承吃穿。

男承家产,女承衣箱。

男干女不干,计划难实现。

男看女,先看头,慢看脚;女看男,先看脚,慢看头。

男服学堂,女儿服嫁。

男抓女抓,白手能起家。

男将的田边,女将的鞋边。

男的少抽一筒烟,比上好女干一天。

男丢女,结冤家;女丢男,撒把沙。

男站八骑高马;女站八守孤寡。

男若勤,锄头角出黄金;女若勤,衣衫鞋袜件件新。

男若勤耕种,饿不怕无粟。

男笑是刀,女笑是俏。

男勿做女敌,穷勿做富敌。南瓜吊大的,小人跌大的。

南船北马。

南人吃米,北人吃麦。

南人北相必定贵,女人男相必定贵。

南京买马,北京置鞍。

南京城隍,北京土地。

城隍消灾免祸赐福民间

那是在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形式求得自然力和祖先的护佑。

在这种“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而城隍则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人们认为与人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的存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并对他们进行祭祀。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可以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这个过程中,汉初刘邦的部将纪信是最早被神化的人,人们把纪信当城隍神来供奉,在民间也就自然而然的流传了关于他的传说。

相传,秦汉之际,在汉王乡三华山下有个纪庄村,纪信就出在这个村住。秦末天下大乱,身为秦王朝县令的纪信,也脱下官服参加起义,投到汉高祖刘邦帐下当了一员部将。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围困在荥阳,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紧急。纪信求见刘邦说:“我的脸型很像大王,请大王脱下衣服给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敌人投降,你带领人马乘机冲出去。”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冲出重围,而纪信则被楚兵捉住活活烧死。

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

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城隍的故事。传说在宋代,每当城隍神生日的时候,人们都会去庙里烧香,有求神赐福的,有想消灾解难的,也有去感谢神的恩德的。

在庙会期间,庙堂里香火不断,烧香祈福的人很多,人群拥挤,有时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跪下身子拜祭就会被踩脸踩肩,人们只能作揖为礼,有的只好在庙堂外作揖行礼。庙外面有叫卖的、演戏的、杂耍的,更是喧闹惊人。

话说这一年,在城外的小镇旁边有一家小饭馆,饭馆的主人是一位老人。因为老人乐于行善,除了供应饭菜外,还让客人免费喝茶,所以小饭馆生意很好,特别是在城隍庙会期间。

在每次庙会时,早晨就有一位衣着整洁,举止文雅中年客人来小饭馆喝茶,直到晚上才走。天天如此,庙会一结束,就不再来了,而且每年都这样。这个人很有学问,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老人觉得很奇怪。

有一天,饭店的客人不多,老人就大胆地向中年客人问道:“庙会期间城里祭神大会有歌有舞,人们都争着去,而你为什么却到城外来呢?”

那个客人听了老人的问话,慢慢地回答说:“我就是那个城隍神,这十几天到城外来主要是不耐烦喧闹的气氛和被灰尘汗味污染的空气。”

“什么?你就是城隍神?”老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说,“正是因为敬仰和感恩神的灵验,才有那么多人花钱为你祝寿,你还躲出去,难道说办庙会上香的人都没有诚意吗?”

客人回答说:“人神之间是靠一片诚心感应的,而不是靠烧香起作用,如果烧香就能得福的话,很坏的人,邪恶的人不也可以靠烧香求到福了吗?那怎么体现神的正直呢?所以,邪恶的人烧香磕头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而积德行善的人不烧香不磕头也会得福报。”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我怎么能相信你这个坐在我面前的人就是那受人们敬仰的城隍神呢?”老人又问。

中年客人微微一笑,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你都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到庙里去,而是独自默默的敬拜我,还不断的省察自己的内心,希望做个好人,并得到我的保护,是不是这样呀?”

老人一听这些话,大吃一惊,怎么这些自己在心里同城隍神说的话,这个客人竟然全都知道,看来这个人真是城隍神!

老人赶忙跪下给城隍神磕头,城隍神拦住老人说:“请你把我刚才说的话的意思转达给本地的人们,如果他们明白了这个理,城隍庙的现状就会有变化。如果真能这样,那你就帮助我了,你自然会得到福报的。”

老人连忙不停地点头答应:“是是,我一定要告诉大家。”老人正说着,发现城隍神突然不见了。

于是,老人赶忙跑到街上,把刚刚发生的神奇的事向人们叙述了一遍。众人听了,有的睁大眼睛惊喜的样子,有的默默不语,也有的面露怀疑的表情,不相信老人所说的会是真的。

后来,老人总是回想着城隍神所说的话,并一一如既往地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店铺的生意也一直不错。后来,这个老人在晚年时衣食无愁。

据记载,在周代时,人们每到收获之后,到了每年的除夕,人们都要祭祀八神,其中第七位神就是水庸神,也就是后来的城隍神。

三国时期,东吴曾经建有城隍庙。剧《搜神记》、《搜神后传》等史籍记载,三国时广陵即今扬州人蒋子文,汉末为秣陵尉,至东吴初年,有人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于是,吴帝孙权为蒋子文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白马村、蒋王庙遗迹留作为地名,保存至今。

到了唐代,城市崛起,经济发达,凡有城市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庙里供奉着城隍神。因此,城隍的信仰深入州县,民间祈雨求晴、祈福却灾都要求城隍。

也就是在唐代时,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人们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必须祭祀城隍神灵。城隍信仰被提升,得到了国家祀典尊崇,城隍被封为“王、公、侯、伯”4个等级,国家级的城隍封为王,省市级城隍封为公,地级市城隍庙封为侯、县级城隍封为伯。

这样,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城隍也由民间俗神演变成为天下通祭的高级神祗。由于城隍庙内多供奉道教神像和民间俗神,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城隍庙归属于道教寺庙。

因此可见,城隍信仰是人们把美好理想和愿望寄托于神灵,希望他们能像生前一样公正无私,造福于民。千百年来,城隍的道德教化一直发挥着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源远流长。

南京到北京,人生话不生。

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

南山出炭景镇休,江西瓷器出在白沙洲。

南跑北走,为的吃穿。

南船风顺北船愁。

南方吃雁,北方吃蛋。难处帮一把,一世不得忘。

难将一人手,掩尽天下目。

难家不会,会家不难。

难做的事情,容易做得好。

难见庐山真面目。

难死骑马的,累死步行的。

难逃公道。

第七节 nāo

孬人怕揭短,疯狗怕扒皮。

第八节 nǎo

恼在心里,笑在面上。脑子怕不用,身体怕不动。

脑子越用越灵,针儿越用越明。

第九节 nào

闹人的药莫吃,犯法的事莫做。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第十节 nèi

内要伶俐,外要痴呆;聪明逞尽,惹祸招灾。

内科除不了喘,外科除不了癣。

内外有别。

内行不上当。

内心无邪事,不怕鬼叫门。

内不伤,外不感。

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

第十一节 nèn

嫩竹长成材,能挑千斤担。

嫩树容易弯。

第十二节 nénɡ

能人里面有能人,骏马之中有骏马。

能人是拙人的奴。

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

能耐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能理乱丝,乃可读诗。

能忍一时之气,免了百步之忧。

能忍自安,知足常乐。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

能杀人,能活人。

能做过头事,不说过头话。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睫。

能穿十天破,不挨十天饿。

能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能者为师。

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

能管不如能推。

能敬者,必有德。

能夸耀自己的人,总说人家没用;能叫唤的驴子,总是横蹦乱踢。

能勤不能俭,到头没积攒;能俭不能勤,到头等于零。

能真实照出美丑的镜子,才是好镜子。

能挣不如能省。

能察秋毫之末,不能自顾其睫。

明察秋毫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原意比喻只能看到小处,不能看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察看得清清楚楚。出自春秋·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很关心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称霸的目的的,于是就问孟子,而孟子却与他说道德统一天下的问题,齐宣王问:“那需要怎样的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天下才能统一。这是什么力量都抵御不了的。”

“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吗?”

“可以。”

“你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不忍心杀一条发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来代替。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您吝啬,而我知道您是不忍心。不过,百姓说您吝啬,您也不必奇怪,他们怎么能体会到你的真正用心是出于仁爱呢?其实从怜悯无罪被屠宰的牲畜来说,杀一头牛和杀一只羊,又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又说:“有人向大王报告说,‘我力大无比,可举起3000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把秋天鸟兽新长的绒毛的末梢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草。’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

“当然不能相信。”齐宣王马上回答说。

“您的好心使禽兽沾光,而不能使百姓得到实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没见到一车柴草,是没有用眼睛去看的缘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施恩惠的缘故。所以,您不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您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能改过者,天地不怒。

能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

能拆十座庙,不拆一家婚。

能戒烟和酒,能活九十九。

能杀能战,不如能说能劝。

能看狗打架,别听坏人话。

能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

能隔千山,不隔一水。

能教桶掉井里,不教井掉桶里。

能行风的行风,能行雨的行雨。

能谄者必能骄。

能买吃亏物,不买便宜嘴。

能书不择笔。

能填万丈深坑,难填鼻下一横。

能打金钟一棰,不打破锣十棰。

能舍为官父,不舍讨街娘。

能拿千斤之重,不能自拿其身。

能给粗布当里子,不给绸缎当面子。

能给好汉子拉马,不给孬汉子助谋。

能说的不如能干的,能干的不如能算的。

能说能话,好做和事佬。

能说千句话,不舍一文钱。

能说会道,一毛不拔;不声不道,忠诚可靠。

能说闲话,不说“悬”话。

能狼难敌众犬,好手难打双拳。

能狼难敌众犬,好手不敌人多。

能炼筋长一寸,不炼肉厚三分。

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

能大能小是条龙,光大不小是根虫。

能叫一个单,不叫二个寥。

能叫嘴受穷,不能叫肉受痛。

能叫东西占着盆,不能叫东西撑煞人。

能叫眼流脓,不叫嘴受穷。

能叫嘴受穷,不叫疮流脓。

能叫稀溜溜,不叫断溜溜。

能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

能叫人识见,不教话识见。

能管三尺门里,不能管三尺门外。

能管不如能推。

能管千军万马,难管厨房灶下。

千军万马

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出自唐·姚思廉《梁书·陈庆之传》。

南朝时梁高祖萧衍手下陈庆林长得非常威武,身高8尺,虎背熊腰,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梁朝基业立下汉马功劳,是梁朝不可多得的猛将。

这年,陈庆之据守边关。忽然北魏聚集30万兵马入侵,将陈庆之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当时陈庆之手下只有7000人马。将士们看到敌军声势浩大,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个个惊恐不安。

陈庆之想:如果让敌军突破边关,他们将长驱直入,京城和各地的百姓都要惨遭涂炭,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然而,他显得十分镇定,每日照常起居,与将士们商讨军情;即使在亲临前沿视察敌情时,也谈笑风生,毫无惧色。将士们以为主将必有退敌之策,渐渐地也就不再怯敌了。

北魏主帅见自己兵临城下,梁军却稳如泰山,不禁疑惑起来,一时间竟不敢轻举妄动。

陈庆之趁两军相持之机,暗自察清了敌军兵力部署,同时自己军中坚甲厉兵,加强演练,并反复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破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