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而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期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一个人如果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有什么事不可以做,而一定要借助于别人?“我想仁,仁就会到来。”我想成为孔子孟子,那么日夜孜孜以求的,只是学孔孟之学,有谁能够驾驭我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每天与尧舜禹汤住在一起,也是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才的高下,要根据他的志趣来决定。低劣的人才安于现状,受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越来越卑污;高等的人才仰慕先贤的辉煌业绩,因此就日益高明。人才的优劣智愚,就从此区别开来。
原文
喜誉恶毁之人,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实足以欺世盗名。
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喜欢被人称赞,厌恶被人诋毁的人,就是具有庸俗小人患得患失的思想的人。如果这一关勘不破,那么一切学问、才智,就都只是用来欺世盗名的。
当今天下大乱,人人都怀有得过且过的心理,事不关己,则不予过问。我们应当立个标准,自己遵循,并且联合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遵守,千万不要让心中不好的想法,破坏了心中的堤坝。
原文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君子有远大独立的志向,而不会让世人轻易地看出来。有藐视帝王、退却三军的勇气,却从不轻易显示。
君子如果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从默默地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开始。
古人在遭遇困难忧虑的时候,正是他的品德修养进步之时,其功表现在胸怀坦荡,其效验表现在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受大的磨难挫折的时候,把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乐观的心胸,有坦荡的襟怀;即使身体受了外部伤害,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
原文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士人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获就自满;有恒心,就肯定没有办不到的事。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原文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凡人心发动,必须一鼓作气,尽一切力量去做,稍有一些想法,便有疑心,而私心也随之而来。
我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要临死之时,没有什么可以后悔遗憾的事,就是万幸了。
要舍命报效国家,要戒慎恐惧,重视修养。
古人说“服了金丹,就可换骨成仙”,我认为立下志向,就是金丹。
原文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君子立志,应当有把人类和万物作为自己同胞的胸襟度量,应当有品德高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的生养之情,不愧为天地间的完人。所以他忧虑的,就是自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以及自己不专修德行、不精通学业。于是,便会忧虑小民的顽固不化,忧虑外敌侵扰国家,忧虑坏人当道而优秀人才被排斥埋没,忧虑自己未能给平民百姓以恩泽,这就是俗话说的悲天悯人,这是君子之忧。至于那一己的成败,一家的温饱,世俗之人理解的荣辱得失、贵贱毁誉等等,君子是顾不上为此忧虑的。
原文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的气质是天所生成的,所以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读书却可以改变。古代精于相人术的人,甚至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骨相,但是说到要改变人的气质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先确立坚定的志向。
原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修心养身,道理没有必要太多,所知道的也不必太庞杂,与自己切身相关,每时每刻都用得着的,只要一两句话就行,这就是守约。
原文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梦魂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凡是疾病缠身,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加以控制的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顽强的意志指挥气,一种是以静制动。一个人疲惫不堪、精神不振,都是由于气弱。然而,意志坚强的人,气也会随意志而稍有改变。比如早上贪睡,就可以凭毅力坚决早起;如百无聊赖之时,如果端坐而固气,气也必会振作。这就是以志帅气。久病则气虚胆怯,时时有怕死的想法,困扰于心,就是睡梦之中,也难以安适。必须将生前时的名誉,死后的一切事情,以及各种杂念,都全部除掉,这样,自然心中生出一种恬淡的感觉来,从而在寂静之至时,真阳自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
“评析”
道光四年,曾国藩十四岁,衡阳的廪生欧阳沧溟先生字凝祉,和竹亭(注曾国藩家父)老人关系很好,常常来家塾,看到曾国藩写的试艺文章,十分欣赏,竹亭老人就请他出题考试,沧溟先生命他以《共登青云之梯》为题,写一首律诗。诗写完后,先生看了,称赞说:“这本是金华殿中人说的话”。因而答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曾国藩九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到能够背诵。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曾国藩在十四岁时因一首诗而得了一门亲事,也并非他年少志大,他之所以少年能早早显达,推究其根源,实在是靠家学的传授。
二十岁前的曾国藩,其实胸中并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是在道光十年(1830),其父曾竹亭觉自己的才质不及儿子,自己所知的尽教完了,就把他送到衡阳汪觉庵先生处学习了一年。此后曾国藩眼界大开,助长了一些锐意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就读学业时,得到山长刘元堂先生的欣赏,在刘元堂先生的栽培下,曾国藩痛下决心,毅然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涤”就是“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即告别旧我,走向新生之意。
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常常在诗歌中抒发自己高远的志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感春六首》中,他这样写道:
荡荡青天不可上,天门双螭势吞象。
豺狼虎豹守九关,厉齿磨牙谁敢仰?
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超短难长往。
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
凡心烂漫开瑶池,碧血淋漓染血仗。
要令恶鸟变音声,坐看哀鸿同长养。
上有日月照精诚,旁有鬼神瞰高朗。
太华山顶一虬松,万龄年代无人踪。
夜半霹雳从天下,巨木飞送清渭东。
横卧江干径千里,盘坳上有层云封。
长安梓人骇一见,天子正造咸阳宫。
大斧长绳立挽致,来牛去马填坑谷。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拟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龃,万一雉卵变蛟龙。
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在写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更是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请看原作的译文:
君子立志,有为大众谋求幸福,有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方可在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纠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
曾国藩一生于“克己之学”从不稍懈,坚持终身,体现在改号“涤生”以克己。
道光十一年,二十一岁的曾国藩就学于家乡涟滨书院时,因有感于刘无堂先生的循诱而改号,足见其“克己”之意。
曾国藩名号很多:乳名宽一,名子诚,又名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宽一是父母所取,国藩是唐鉴所赐,文正是皇上所封,涤生则是曾国藩自己所为,因而最能反映他的思想和趣旨。
道光二十年六月,他在日记中对涤生这一名号有这样的记述:
忆自辛卯年引(注:道光十一年)改号涤生。涤生,取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改号至今九年,而不学如故,岂不可叹!
余今年已三十,资禀顽钝,精神亏损,此后岂复能有所成?但求勤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先人元气。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体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牧之;如灯然,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庶几稍稍培养精神,不至自速死。
诚能日日用功有常,则可以保养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积累自我一人享受而尽,可以无愧词臣,尚能以文章报国。
曾国藩如此克己自励,十数年如一日。也正是由于他能够从心魄乃至外在名号、行止上的克己精神,才有一番作为。能够日日自新,天天反省,有一种强烈的、热切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使自己卑琐灵魂受到不歇的批判,使自己的淫邪恶欲时刻困囿于无情的拷问,由表及里地对存在的自我进行猛烈的抨击,方使曾国藩得以洁身、保身、全身。
从他改号以克己这件些微小事上,我们已窥见曾国藩作为“五百年间圣贤之一”者的修身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曾国藩的功业,不在他的道德、文章,而在于他对自己肉体和心灵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可以看到,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立志,或立志德业惊人,或立志出人头地,或立志扫平“洪杨”。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却有两件事,一件是青年曾国藩在会试没有被录取时,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倾囊购买二十三史,回家发愤攻读;一件则是官拜帮办团练大臣后,却受同僚之辱,因而愤走衡阳,练成了湘军。
道光十三年(1833),二十三岁的曾国藩参加科试,竟补上了县学生员。
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进入省城岳麓书院读书。是年乡试得中举人。
这年冬天,曾国藩第一次离开湖南家乡,独自北上,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会试。但这次却名落孙山。
恰巧,这年逢皇太后的六十大寿,照例增加乡会试恩科一次,所以第二年还有一次机会。但从湘乡到北京,千里迢迢,来回的路费不少。曾国藩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决定在京留住一年,等待参加明年的恩科会试。好在京师有一所“长沙会馆”,长沙府的应试举子住在里面,花费极少。曾国藩在北京居住一年多,眼界渐广。他除了继续勤研经史外,又对唐宋的诗和古文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觉得可以任意发挥见解的古文,远比那拾古人唾余而又缚手缚足的八股文,更有生气,也更有意义。
但道光十六年的恩科会试,曾国藩又没有被录取。他虽然颇感失望,但想到自己只有二十六岁,将来的机会还多,因此,这一时的挫折,也就淡然置之了。
放榜后,曾国藩立即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返乡了。这时,他身边的盘费已经所剩无几。因此路过淮宁时,他便向同乡、任知县的易作梅借了一百两银子。但经过金陵的时候,他在书肆中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忍释,一问价钱,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从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买好,沿途所费也很有限。而随身所带的一些冬衣,这时也穿不着,不如索兴当了,也可凑足回家的盘费。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回来了。
到家以后,曾麟书见他花了上百银子,买了几箱书回来;带去的衣箱,都装满了书,衣服却不见了。待他问明缘故以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高兴地鼓励儿子说:“你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欠款。但望你要细心研读,也就不算白费了。”
道光十八年,又值三年大比。但曾国藩家中为了上次的进京会试和偿还易家借款,此时已无余款可供再度进京的旅费。幸得亲戚族人帮忙,借了三十三吊钱,曾国藩才得以成行。到得北京后,已只剩下三吊。倘若这一科再不中,少不得又要举债回家了。那时像他这样苦的考生真是不多。
三月礼部会试,曾国藩得中第三十八名进士。接着复试、殿试、朝考,成绩都很优异。引见皇帝之后,年仅二十八岁的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科举时代的翰林,号称“清要词臣”,前途最是远大。内则大学士、尚书、侍郎,外则总督、巡抚,绝大多数都出身翰林院。
很多人到了翰林这个地位,已不必在书本上用太多的功夫,只消钻钻门路,顶多做做诗赋日课,便可坐等散馆授官了。曾国潘来自农村,秉性淳朴,毫无钻营取巧的习气;在京十余年来勤读史书,倒培养出一股“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志气来。
志已立定,便要付诸实践。因此曾国藩自入翰林院任侍郎后,仍在不懈地努力读书。为此,他曾自立课程十二条,悉力以赴。同时,他还为自己编定了一个自修的课程:凡是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自身的修养、诗文的创作,莫不分别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而且,从道光十九年(1839)起,他开始写日记。后来虽然略曾间断,但时间不多;从咸丰八年(1858)六月起,就不曾中断过一天。即使行军、生病的时候,也照记不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为止。就此一端,已可看出曾国藩毅力的一斑了。
曾国藩愤走衡阳,勤练湘军,则更可见出他的志气来。1853年1月21日,曾国藩正在家里措办母亲的丧事,接到咸丰帝的寄谕,命他帮同办理湖南省的团练乡民、搜查土匪等事务。曾国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但是,帮办团练大臣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务,它不统属于省的三台——抚台、藩台、臬台之内,但究竟又是朝廷的命官,不属地方绅士。这种“不官不绅”的特殊地位,给帮办团练大臣带来许多方便,即在募勇、练兵及其他举措方面存在灵活性,少受各种陋习的制约。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官的支持与否,地方官若紧密配合,则事半而功倍,否则寸步难行。而正是在这关键部位上,曾国藩“时时与大相丁”,六月永顺兵事件更是“肯綮之伤刃”。曾国藩在内部斗争的第一个回合中可说是败鳞残甲满天飞。当时他极想立即将永顺兵闹署事件上告朝廷,拼个究竟,但他经过对利弊的权衡,终于忍耐了下来,而冠冕堂皇地对人说:“为臣子者,不能为国家弥大乱,反以琐事上渎君父之听,方寸窃窃不安。”
在这种左右交相煎迫的情况下,曾国藩只有一个办法:走!这年六月间,他跟鲍起豹等人的矛盾初起时,就曾私下对友人郭昆焘表示:“久虱此地,以在戚而攘臂从政,以绅士而侵职代疱,终觉非是。何日江右解围,楚省弛防,脱然还山,寸心少安耳。”他准备以终制为名,超脱这是非之地;并且饬令张润农所带之兵“全数驻永”,王璞山所带之勇则“驻郴”,均不回省城,为自己的退避之路作准备。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打算解甲归乡,而是想着自己几个月来“弹压匪徒”的名声大振,不可半途而废,“宵小得以窥伺,而初终恐难一律”。于是,他在永顺兵闹署事件后的第七天,即八月十三日给朝廷上了个《移驻衡州折》,第二天就匆匆返乡。他在乡间沉思了几天,于八月二十七日愤走衡阳。在奏折中,他声称“衡、永、郴、桂尤为匪徒聚集之薮,拟驻扎衡州,就近搜捕,曾于二月十二日奏明在案”,现在移驻衡州,正是实现原有的“查办土匪”的计划。要在衡州进一步镇压农民暴动,这确是曾国藩当时的实情,但曾国藩却把自己移驻衡州的近因和内心活动向咸丰帝隐瞒了。
曾国藩从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达衡阳起,至他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自衡阳起程出征止,共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五个月。
曾国藩愤走衡阳之后,摆脱了许多应酬、牵制与无谓的烦恼,“清静可爱”,故得以放手发展和训练乡勇,终于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因祸得福,愤走衡阳成为他后半生成就事业的真正的起点。后来他对幕僚谈起往事时,感叹地说:“起兵亦有激而成。初得旨为团练大臣,借居抚署,欲诛梗命数卒,全军鼓噪入署,几为所戕。因是发愤募勇方人,浸以成军。其时亦好胜而已,不意遂至今日!”对于自己后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位至侯爵,曾国潘确是始料不及的。
此时,曾国藩已练就水陆两师共一万人,其水师十营,前、后、左、右、中为五正营,五正营之外又分五副营,分别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带领,共五千人;陆勇亦五千余人,编列字号,五百人为一营,“其非湘乡人各领乡军者随所统为小营”,共十三营,分别由塔齐布、周凤山、朱孙诒、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等带领。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师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合以陆路之长夫、随丁,水路之雇船、水手、粮台之员弁、丁役,统计全军约一万七千人”。所备之粮台,带米一万二千石,煤一万八千斤,盐四万斤,油三万斤,军中所需器物,应用之工匠,一概携带随行。
且说曾国藩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854年2月25日)起,统率全队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进驻长沙。军容之盛,使在这里的绿营相形见绌。这是曾国藩自咸丰三年八月愤走衡阳之后五个月中“打掉牙齿和血吞”,坚韧自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