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十卷)
10888100000022

第22章 “阿波罗”登临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卫星。从地球上望月球,月球在一个月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即所谓的“盈亏”。这是由月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处的轨道位置与地球、太阳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月球的“盈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对地球本身及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类对高悬的月亮,有过传说“嫦娥奔月”一样美丽的梦想。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舱在月球着陆。人类首次真正登上了月球。

美国人着手登月计划始于1960年。当时,前苏联正在筹划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曾经设计、制造了著名的V-2火箭的美籍德国人冯·布劳恩提议道:“我们不能跟在苏联人身后走,我建议立即制订一个载人登月计划,抢在苏联人之前把人送上月球!”冯·布劳恩的建议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很快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制定了一个十年登月计划。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已经制定出这项名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要在60年代结束以前把人送到月球,彻底改变在空间竞争中落后于苏联的地位。

阿波罗计划耗资230亿美元,有2万多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的42万人参与了这一庞大的工程,其中包括4万多名工程师、学者。

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行动作准备,1966年11月美国“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飞船对接、太空行走等试验。1967年1月27日,因模拟舱内燃起烈火,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这三名在指令舱内训练的宇航员以身殉职。为此事,美国宇航局对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内部系统作出了较大的变动,登月时间被推迟一年。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在离月球100公里的轨道飞行6圈后返回地球,历时6天2小时59分。

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用了3天3小时飞入月球轨道,在月球轨道上实现了登月舱和母船分离,然后,登月舱再次与母船对接,于5月26日平安返回地球。至此,美国的宇航专家们确信,登月的时机已经成熟。

1969年7月16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的39—A发射台上,耸立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船长25米,重4.5吨,由三个舱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指令舱、驾驶舱、登月舱。在指令舱中,三名宇航员并排躺着,他们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尤金·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用于发射飞船的火箭是“土星5号”。“土星5号”长85米,重2700百吨,共有11个高功率的发动机。

9时32分,发射令一下,发射台下亮起橙红色的火焰,喷出浓重的白雾。“土星5号”缓缓地、稳稳地推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腾空而起。然后,越飞越快,直入蔚蓝的苍穹。经过九分钟,“土星5号”的第一级与第二级已先后脱落,不久,第三级也停止了工作,余下的燃料以备从月球返回时使用。此时,“阿波罗11号”已进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速为24300公里。其后,飞船调整好方向,直奔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飞行三十多小时后,宇航员向全世界播放飞船电视专题节目。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观看了这次电视实况转播,观众总数达五亿以上。

7月19日下午1时20分,“阿波罗11号”已飞行七十多个小时,航行距离达244930英里,接近月球表面。为了使飞船减速,点燃了推进系统,使时速从6500英里减至3700百英里。飞船绕月球飞行两圈后,再次点燃推进系统,使之进入一个绕月的椭圆形轨道,近地点距月面62英里,远地点为75英里。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位宇航员,此时从名为“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通过增压通道,进入名为“鹰号”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留在“哥伦比亚号”指令舱内。不一会,“鹰号”弹射出去。

“鹰号”登月舱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然后启动发动机,降到离月球7600英尺的高度。再继续下降,降至500尺的高度。接下来则由宇航员用操纵杆使登月舱向月面缓缓降落。

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4时17分41秒,登月舱“鹰号”平稳地降落到月球的表面。两名宇航员用了三个小时作出舱准备,又用了三个小时降低舱内压力。

10时51分,“阿波罗11号”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爬出来。他在登月舱的扶梯上架好电视摄像机,以便向世界转播登月过程。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伸出左脚,小心地放于月球表面。接着,他的右脚也站到了月面上。这时,阿姆斯特朗以略带激动的语气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则是一次巨大的跃进!”

过了18分钟,另一名宇航员奥尔德林也从容地下了登月舱。随后,两位宇航员在“鹰号”降落处立了一块金属牌。牌上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签名和三位宇航员的名字,牌上还刻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公元1969年7月从地球上来的人第一次涉足月球的地方,我们为全人类和平而来。”接着,两人又竖起一面金属制作的美国国旗。

两人对月面进行考察,收集了五十磅左右的月球岩石与土壤,安置了日射微粒流收集器、月震控测器和莱塞反射器。他们还观察了“鹰号”着陆时月面下陷的情况进行了步行与跑动的试验。两人时跑时跳,脚像蹬在绷床上,只要轻轻用力,就能跳起来,因为月球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两个半小时后,这两位宇航员结束了对月球的访问,相继进入登月舱。“鹰号”腾空而起,与在轨道上等待的“哥伦比亚号”顺利地实现了对接。开始了返回地球的归途。

自“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后,“阿波罗”12、14、15、16、17号相继登月成功。据说,从月球看地球,就像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异国他乡突然看到故乡,那份惊喜,那份亲切,令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