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10873100000025

第25章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寒食节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成了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到晋献公的追杀,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相伴十几年忠贞不二,吃尽了苦头。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王,也就是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谁知偏偏把介之推给忘了。而介之推却也不申辩,不争功,背着老娘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的功劳,十分惭愧,便派人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在绵山一代隐居。可是还是寻不到,晋文公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懊悔,便下令厚葬介之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并亲自为介之推扫墓。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那一天即介之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