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与鄂尔多斯学
10851100000038

第38章 《鄂尔多斯婚礼》诞生的回忆

《鄂尔多斯婚礼》,如今作为蒙古族民族歌舞和民俗风情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节目,已风靡草原,传到全国。那动听悠扬的歌曲,优美豪放的舞姿,华丽独特的服饰,特别是那贯穿其中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婚礼仪式,情节曲折,情思深幽,再现着草原上久远而优美的传统,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炽热情感和豪爽、善良的性格,她打动了无数观众,经久而不衰。

这个优秀的歌舞节目是在什么背景下、何时产生的,是许多人曾经问到的一个问题。我的一位老朋友、内蒙古著名的文化学者郝诚之先生近年来一直关心和追踪这个问题,去年,终于“追查”到我,并一定要我把所经历和所知道的情况写下来。他的“不依不饶”甚至写在2008年元旦给我的新年贺卡中:“不知何故,您电话中告我的关于鄂尔多斯婚礼的史料一直没收到,再慢也不应跨了年,特告。我还在顾盼中。”于是,我无法推辞,翻箱底,找材料,将所能忆及的一些情况写了下来。20世纪70年代,我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工作了整整10年。1975年恢复党政机构后我担任旗委宣传部副部长。由于工作关系和我个人所学专业的驱使,我较多地接触了当地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开始注意收集和积累一些资料,对断断续续听到的关于鄂尔多斯婚礼的一些片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资料为我以后从事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这期间,有两位当地的蒙古族同志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

一位是当时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指导员热喜同志。热喜同志在当时就是一位文化名人。“文化大革命”前,他曾率领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到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到全国巡回演出,热喜还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介绍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先进事迹。“文化大革命”中乌兰牧骑和热喜同志都受到冲击而被迫停止活动。20世纪70年代初,内蒙古军管后,支持热喜同志将乌兰牧骑重新组织起来,下到牧区演出宣传。当时,我和热喜同志工作联系较多。我知道,热喜同志是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灵魂。热喜还特别熟悉当地蒙古族的民风民俗。80年代初,我离开鄂托克旗后,他还邀请我回去,专门参观过他参与主办的蒙古族民俗器物展览。他是一位真正的蒙古族民间文化人。

另一位是当地的蒙古族曹纳木同志,他当时担任旗翻译局局长。曹纳木同志虽然学历不高,但他长期从事蒙汉文文件报告的翻译工作,更难得的是,他坚持多年进行对比利时蒙古学学者阿莫斯太(汉名田清波)法文著作的对译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将田清波对鄂尔多斯调查研究著作中用法文字母的发音拼写成当地蒙古语的地名、词汇等对译还原为蒙古语,业已出版。曹纳木对当地蒙古族文化、民俗也十分熟悉,经常被邀请作为当地蒙古族各类祭祀活动的主祭人。前几年当他从鄂托克前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上退下来后,自己出资办起了一个“曹纳木书阁”,即一个小型图书馆,收集了不少蒙古学的蒙汉文图书资料,供群众借阅。2005年8月,我和爱人汤晓芳专程去鄂托克前旗访问了他的书阁。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即使是在基层工作,也明显感到,人们开始从“左”的思想禁锢下慢慢地觉醒。当提到被“文化大革命”破除了的当地蒙古族传统的婚礼仪式时,许多人充满了留恋和惋惜。对于我来说,鄂尔多斯婚礼既神秘,又有诱惑,总想知道个究竟,想作一次深入的调查。大约是在1979年上半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热喜和曹纳木,我想他二人一定对传统的婚礼知道得很多,而且乐意向我介绍。果然,我们一拍即合。我便在热喜简陋的办公室里,在曹纳木家的炕头上,向他们询问着、记录着。他们二人不愧是蒙古族民俗专家,对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婚礼的情节、仪式、服饰、人物关系、祝辞歌曲等了如指掌,记得清清楚楚,这使我喜出望外。但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热喜和曹纳木虽然能将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祝赞辞和双方的对词用蒙语流畅地说出来,但在忠于原意的基础上用汉语来表达却很困难,我想将其改编为汉语诗歌的形式,又难以把握原意。就在此时,在盟委宣传部工作的宝锁同志到鄂托克旗下乡,他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汉文兼通,我即请宝锁同志参与这项工作。我俩在当时鄂托克旗招待所简陋的平房里,将由我执笔写成的调查材料一段一段地研究,特别是对其中的祝赞辞和对词搞清原意,改写成汉语诗歌的形式,力求体现原味。有时招待所停电,我俩就点起蜡烛加班。稿子写成后,又与热喜、曹纳木共同统稿,终于写成了一篇较完整地介绍鄂尔多斯婚礼全过程的稿子,起名《漫话鄂尔多斯婚礼》,署名是我们四人:热喜、曹纳木、宝锁、宇宁。“宇宁”是我当时用的一个笔名。用打字机打成后油印了若干份。幸好这份最早的油印稿在我的书箱里还保留了一份。

我在这篇调查材料的开头写了一段话,表明了当时对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的看法:

婚礼,是人们庆贺一对新人新生活开始时所举行的隆重仪式。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他们那种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受到了人们的传颂,驰名于世。它的许多健康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让我们从一些熟悉鄂尔多斯风土人情的同志们的介绍中,来领略一番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当年举行婚礼的情形吧。

这份印数不多的《漫话鄂尔多斯婚礼》打印稿分送出去后,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有人建议,请电视台拍成专题片,让更多的人们能看到鄂尔多斯婚礼的真实情景。经过与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联系,得到了积极响应。在热喜等同志的策划下,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在查布公社哈达图大队找到了一对即将结婚的蒙古族青年,经过协商,按照我们设计的程序,在乌兰牧骑队员的参与下,为他们举办了一次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自然是由热喜为总导演。这种形式,更增加了各个媒体前来报道的兴趣。除了由内蒙古电视台主拍一部纪实性专题片外,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鄂尔多斯报社等均派人前来报道。

大约在1979年8月,草原上最美好的季节,在查布公社哈达图大队的一个畜群点上,从傍晚开始,在几个相连的蒙古包里,进行了婚礼一个个情节的现场演练和正式拍摄。没有想到,周围的许多牧民也闻讯赶来观看。无论是所选定的一对新婚夫妇和他们的亲属,还是参与拍摄的乌兰牧骑队员和记者、工作人员,大家的情绪格外兴奋,似乎早就在盼望着这富有浓郁民族生活气息的婚礼仪式恢复起来。我作为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忙前忙后。因为有的情节需要反复几次才能拍成功,仅在蒙古包里的拍摄就进行了整整一夜。天亮后,又在草地上拍摄了迎亲、赛马等情节。当拍摄结束时,谁也没有注意到,热喜已在临时垒起的锅灶上为大家准备好了早点——肉粥,开始招呼大家喝粥了。

当时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工作,后来曾先后任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新华社社长的田聪明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令人难忘的采访。

内蒙古电视台摄制完这部专题片后,不久就给鄂托克旗旗委宣传部寄来一部专题片的录音磁带,我们在办公室里怀着激动的心情用老式录音机听完了专题片的录音。可惜的是,受当时条件所限,我一直未看到过这部专题片。

办成这件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乎还想做些什么。后来我将原调查稿《漫话鄂尔多斯婚礼》改写成散文《鄂尔多斯婚礼漫话》,用一个蒙古族的名字阿勒腾德勒格投稿发表在内蒙古群众艺术刊物《鸿雁》复刊的第一期上(1980年1月出版)。过后不久,即将创刊的《鄂尔多斯文艺》也约此稿,我又以拍摄专题片的一对蒙古族青年的婚礼为素材,以《鄂尔多斯婚礼》为题写了一篇散文通讯,发表在《鄂尔多斯文艺》第一期上(1980年5月出版)。在当时文艺刊物极少的情况下,内蒙古和伊克昭盟刚刚复刊及创刊的两个文艺刊物都刊登了我所写的介绍鄂尔多斯婚礼的稿件,也说明了当时对恢复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

此后,我陆续见到一些报刊介绍鄂尔多斯婚礼的文章,大多是采用了我所发表的两个稿件所提供的素材,有的还整段引用祝赞辞等。

不久,热喜领导下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首先将鄂尔多斯婚礼编成歌舞节目搬上了舞台,成了大受欢迎的压轴节目。此后,伊克昭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文艺团体也陆续演出了以鄂尔多斯婚礼为题材的蒙古族歌舞节目。

如今,每当听到那熟悉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送亲歌》时,就不由得想起了30年前的这段往事,想起了热喜、曹纳木、宝锁,还有乌兰牧骑那些可爱的年轻人。

2008年2月于塞上古城

附:漫话鄂尔多斯婚礼

热喜曹纳木宝锁宇宁

婚礼是人们庆贺一对新人新生活开始时所举行的隆重仪式。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他们那种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受到了人们的传颂,驰名于世。它的许多健康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

让我们从一些熟悉鄂尔多斯风土人情的同志们的介绍中,来领略一番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当年举行婚礼的情形吧。

八月,是草原上的黄金季节。牧人们以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喜悦,牛羊肥壮了,奶食丰盛了,许多老人开始为子女张罗亲事。小伙子的父母寄托信赖的说亲人,选择一个好日子,带上自己的儿子,去到一位品貌出众的姑娘家中说亲。善于辞令的说亲人来到姑娘家后,把洁白的哈达和一盘并食献给姑娘的父母,说明来意。姑娘的父母看中了小伙子,并且经过巧妙的方式征得了自己女儿的心愿,同意了这门亲事。说亲人的哈达被姑娘家欣然留下,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从此以后,姑娘虽然仍旧向后梳着一条大辫子,但在前额的两侧,却各分梳出六条小辫,归梳在后面的大辫子上。这就标志着姑娘已经定亲了。

冬天,是鄂尔多斯草原上举行婚礼的好时机。办婚事的两家,经过磋商,选定吉日,各自邀请宾客,紧张筹备。到举行婚礼的这一天,被邀请的人们带着礼物,穿着各式颜色艳丽的服装,妇女们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头饰,骑着骏马,分别来到新郎和新娘家中。参加婚礼的客人有时多至百人以上,他们聚集在新郎和新娘家中,喝着美酒,弹起三弦,拉起四胡,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喜庆婚礼的鄂尔多斯民歌。

傍晚时分,新郎家的萨德格(即接亲的人,一般由四人或四人以上的偶数人组成,其中包括一个领头的人,一个承办接亲事务的工作人员,一个能言善语、机智灵活的祝颂人以及新郎)和客人们,来到门外象征着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旗杆前,那里早已备好了弓箭和装有各种食品的整牛皮口袋。祝颂人以高亢顿挫的声调赞美着弓箭和骏马。新郎将一个装着美酒的小瓶藏到了马鞍之下或马尾、马鬃之中,然后背好弓箭。这一行萨德格四人,携带着接亲的礼品和牛皮口袋里的食品,一跃上马,在众人的美好祝愿中,像出征的战士一样,策马驰向新娘家。从出发的时间可以看出,接亲的仪式中还保留着过去抢亲的某些遗迹。

夜幕笼罩草原、星星闪着亮光的时分,萨德格一行四人来到了新娘家。新娘家的门前点燃着火堆,照亮了周围的地方。萨德格先骑马按着顺时针的方向绕房一周,聚集在新娘家客房中的人们,除了一些长辈和歌手们留在屋里继续奏乐唱歌外,大部分都出门迎接。当前来接亲的祝颂人还未下马的时候,他手里提着的哈达就被从伙房里走出来的新娘家的伙夫用烧火棍挑住接了过去。萨德格下了马,交给接马的人,首先向伙夫馈赠一只剥好的小羊,对伙夫为操办婚事的辛苦表示感谢。新郎下马之后把弓箭放在玛尼宏旗杆前。这时,新郎骑的马早已引起新娘家的伴娘的注意,几个伴娘中有的人就开始在马身上搜寻那个被新郎隐藏着的小酒瓶,因为这一小瓶酒是新郎带给伴娘们的象征性的礼物,必须由伴娘们亲自从马身上找出来。

当萨德格来到新娘家客房门前时,领头的人和承办接亲事务的人直入屋内,而后面的祝颂人和新郎被新娘家的祝颂人、伴娘和陪亲姑娘们突然拉开一条雪白的毛毡挡在了门外。机灵的男方祝颂人故作惊奇,立即问道:

啊呀哟,这是怎么回事?

此门是长年累月不通?

还是因为我们来临而紧封?

口舌伶俐的女方祝颂人(或伴娘)马上回答道:

此门并非长年累月不通,

今日正是因为你们来临而紧封。

瞧你弓箭在身,像是猎人,

你要去的地方是何方?

你要见的亲人是何人?

男方祝颂人说:

阿爸定好的金银般的亲事,

额吉约好的玉石般的良缘。

我们牵着金鞍宝马,

驮着整匹的京城绸缎,

带着整箱的江南名茶,

还有珍珠玛瑙和翡翠簪。

从那遥远的地方,

来到了亲人的身边。

是整箱整匹的收下,

还是铺开七条大毡,

将这些礼物件件清点?

女方祝颂人说:

整箱整匹收下了!

接着,男方祝颂人和新郎抬着装有各种食品的牛皮口袋交给伴娘,然后才跨进屋内。除新郎外,三萨德格向屋里的人们依次以交换鼻烟壶问好后,在宾客一侧的位置上就座。新郎则在女方主婚人、新娘父母、祝颂人、伴娘和客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毕恭毕敬地依次一一磕头行礼,并由女方祝颂人或伴娘在一旁一一介绍,行完礼后坐在一边或立于一旁。萨德格摆出了自己带来的羊背和各种并食,请众人尝用。然后,由男方祝颂人端出定亲时许诺送给新娘的头带、衣服和头饰等,请新娘的父母、主婚人和众客人一一过目观赏,最后由伴娘代女方收下。这时,萨德格摆出的羊背和各种并食也被收下,新娘家给众客人摆上羊背,端上饭食,请大家用饭。

饭后,男方祝颂人有节奏地高声说道:

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婚礼,

是我们最欢乐的时机,

抬出那肥壮的羊只,

摆上那香美的奶食,

让我们在这丰盛的喜宴上,

纵情欢聚。

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开始了一场趣味横生的说唱对答,以女方的祝颂人、伴娘和客人们为一方,以男方的祝颂人萨德格为一方,各方都以自己的祝颂人为代表,以说唱对答来取胜对方。说唱对答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许多是即兴编词,显示了双方祝颂人和女方伴娘的聪明才智、能言善语。一旦对答不上,就会遭到众人的取笑和罚酒。这里选的是双方的几段对答。

伴娘问道:

骑着马儿穿过草原,

来到这里有何贵干?

要娶我们美丽的姑娘,

用什么来表达你们的心愿?

男方祝颂人答道:

年年等啊月月盼,

盼望着今日这吉祥的一天。

良辰佳节来临的时刻,

向主人表达美好的心愿,

世人珍视的三件宝,

是我们最贵重的礼物来敬献。

女方祝颂人问:

什么象征着洁白无瑕?

什么标志着幸福荣华?

这样的礼物是什么?

你可把它带到姑娘的家?

男方祝颂人答道:

清晨是纯洁白净的鲜奶,

正午酿得更加酸甜,

晚上变成醇香的酥油,

这珍贵的礼物全带来。

女方祝颁人问:

千里草原上远近驰名,

奔腾飞跃神速如雄鹰,

为接娶美丽的姑娘,

你可曾带它来临?

男方祝颂人答道:

成吉思汗圣主的马群里,

挑选出的白玉色骡马驹,

驰骋蓝天白云间的千里马,

现已牵引到这里。

女方祝颂人问:

烈火中炼就用金刚铸成,

它会使武士变得无比英勇,

为斩除豺狼仇敌,

是否将它也带在身?

男方祝颂人答:

铁木真成吉思汗,

征战用过的宝剑,

英勇威武的新郎,

已把它挂在身边。

双方祝颂人的精彩对答,赢得了客人们的阵阵掌声,婚礼出现了极其热烈的气氛。

在一片欢歌笑语声中,男方祝颂人领着新郎来到隔壁新娘的房间。在这里除新娘外还有伴娘、陪亲姑娘和新娘的父母(结婚时要把新娘定亲后前额两侧各梳的六条小辫解开,把头发从中间分开,以佩戴头带。聘请给新娘分发梳头戴头带的一对老夫妇,称为新娘的分发父母)。男方祝颂人和新郎在客人位置上坐下后,随即就有人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骨,并请新郎把羊脖骨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亲的姑娘们有时会巧妙地将一根红柳棍或铁棍预先暗藏在羊脖的骨髓道里。聪明的新郎会立即识破,取出柳棍或铁棍,将羊脖骨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解其中奥妙,费尽力气掰不开,又着急,又羞愧,陪亲的姑娘们会乘机取笑新郎。有经验的祝颂人看出了破绽,才帮助新郎解了围。这时,如果还没有在新郎的马身上找到小瓶酒的伴娘们,也会受到男方祝颂人的取笑,她们只好给新郎献上奶酒,请新郎告知隐藏的地方。随后,男方祝颂人和新郎又回到客房之中。

深夜,女方家的客房里歌乐延续,美酒飘香,而在新娘的屋里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那些与新娘要好的陪亲姑娘们,随着新娘启程时间的来临,一个个痛哭流涕,难分难舍。她们把各自的绸腰带解下来,一条一条联结在一起,一头从新娘的袖口里穿进去,经过后背从另一个袖口穿出来,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把陪亲姑娘们一个个联结在一起。她们抱成一团要执意挽留新娘。经过伴娘们的一再劝解,甚至强行将姑娘们抱在一起的手指掰开,把联结在一起的腰带解下来,才使新娘脱了身。这时,分发父母一边给新娘分梳头发、佩戴头带、穿着新装,一边唱道:

乌黑闪亮的发辫啊,

好似蛟龙卧在肩。

秋波粼粼的双眼啊,

像是明彻见底的清泉。

我们可爱的姑娘啊,

你的命运在遥远的天边。

东方发白,晨霭为草原披上了一层蒙的轻纱。欢乐了一夜的人们聚集在门前,要为新娘送行,萨德格们精神抖擞,新郎背好了弓箭,他们脸上流露着胜利而归的喜悦。新娘一一和亲人、宾客们告别。当她来到父母面前时,跪在地下,拉住母亲的衣襟,泪如雨下。送行的人们恋恋不舍地唱起了送女歌:

腾跃在金色沙漠上的,

是故乡的白额骏马。

用绫罗绸缎装扮起来的,

是要去远方的美丽姑娘。

奔驰在银色冰凌上的,

是家乡的斑斓宝马。

用珍珠玛瑙装饰起来的,

是要去远方的聪明姑娘。

……

歌声中,萨德格向女方的客人们告别,手举鼻烟壶邀请客人们到男方家去参加婚礼。新娘也缓缓起身,伴娘用红纱给她蒙上了头,由伴娘们陪同,跨上骏马,随同接亲、送亲的人们绕房一周后向新郎家驰去。新娘的父母、主婚人、祝颂人和主要亲戚都前往送亲。行至途中,择一平坦草地,萨德格下马,拿出食物,和送亲的人们席地而坐,并向送亲的人们敬上奶酒,表示男方在途中第一次迎接送亲的人们。然后又上马,萨德格奔跑在前,送亲的小伙子们跃马紧紧追赶新郎。若要追上,就给新郎口中灌酒,或夺下新郎的帽子挑在鞭梢上挥舞。新郎为了不被送亲的人们戏弄,催打着他那匹早已选好的骏马,遥遥在先。跟在后面的伴娘生怕新娘的马也跟着跑起来,摔坏了蒙着头的新娘,总是前后照应,将新娘的马围在中间缓缓而行。

金色的阳光洒满草原的时候,新娘和送亲的人们来到了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这时,已经提前回到家里的萨德格,又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新郎的家门前点燃两堆火,新娘到来时在伴娘们的照应下走在两堆火前,拉住新郎从火堆的另一边递过来的马鞭梢,从两堆火中间走过来,表示取得纯洁和避邪的意思。

送亲的人们被邀请到新郎家的客房,在宾客位置上就座。新娘暂时由伴娘陪同到新房内歇息。客房里的主客双方互相以交换鼻烟壶问好后,送亲的人摆出了自己带来的羊背和各种并食,表示回礼。接着由男方招待用饭。饭后,蒙头纱的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来到客房和大家见面。祝颂人马上向新郎的母亲问道:

您的媳妇蒙头盖脸,

能不能见人露面?

新郎的母亲答道:

当然能见人露面。

婆婆为自己的儿媳掀掉蒙头的红纱,新娘开始向新郎的父母、主婚人和亲戚们一一磕头行礼,新郎的父母、主婚人和亲戚们分别向新娘赠送礼品。接着,新郎和新娘各自端着一个酒盘,上面放着两个酒杯(或两个银碗),开始敬酒。新郎给女方送亲的人一一敬酒,新娘给男方的主人和客人们一一敬酒。从双方的主婚人开始,大家都必须喝下新郎或新娘敬上的这两杯酒,并祝愿这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在敬酒时,众人们兴奋地唱起了敬酒歌,有的弹弦,有的拉琴,年轻人们拿起酒杯、茶碗、筷子合拍敲打、翩翩起舞,那欢快悠扬的歌声久久地荡漾在草原上:

金杯中斟满了珍贵的美酒,

赛拉白咚赛唉

高高举起敬献给尊贵的亲友,

赛拉白咚赛唉

银杯中斟满了香甜的美酒,

赛拉白咚赛唉

高高举起敬献给尊贵的亲友,

赛拉白咚赛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