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与鄂尔多斯学
10851100000036

第36章 神圣的文化吉祥的草原

——观大型蒙古族民间歌舞《圣地古韵》

鄂尔多斯地区有着蒙古族民族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其绚丽多彩的民间歌舞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杰出代表。最近有幸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大汗行宫欣赏到了一台大型蒙古族民间歌舞《圣地古韵》,这台节目,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历史上蒙古族的祭祀文化、宫廷文化、民间文化集于一体,使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歌舞展现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神圣的祭祀

《圣地古韵》分为3个乐章:《铁木真》《成吉思汗》《吉祥的草原》。在第一乐章《铁木真》中,集中体现了以英雄崇拜、战功崇拜为核心内容的祭祀文化。幕启时我们看到,舞台的背景是成吉思汗巨大的画像,随着激昂的鼓点伴奏,草原各部落的勇士们聚集在铁木真的麾下,执戈扬舞,跳跃呼号,表现了对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历史壮举的拥戴和欢呼。接着,舞台的背景天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苏勒德”——那个象征着成吉思汗英雄业绩和赫赫战功的长矛,一群少女身着洁白的紧身衣,手举圣灯翩翩起舞,舞步凝缓,神情虔诚,表达了祭祀“苏勒德”时的肃穆气氛和崇敬心情。“苏勒德”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成吉思汗的战旗,就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和信心。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至今仍保留着在自己的住房前设置祭台、敬奉“苏勒德”的习俗。现在,每年农历3月17日都要在成吉思汗陵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祀“苏勒德”的仪式。《圣地古韵》的“圣灯”舞中,身着洁白服装的少女意寓蒙古族尚白的习俗,圣灯是主要的祭器,舞蹈的节奏和气氛制造出神圣的意境,充分展示了鄂尔多斯草原上世代相承的祭祀文化。

宗教的演进

萨满教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古代北方民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

第一乐章《萨满舞》中采用了萨满教巫师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宗教仪式中所跳的舞蹈形式,表现了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的宗教思想。他们头戴插有羽毛和树枝的神帽,手持饰有火焰纹图案的单鼓,表情严肃,动作刚硬,双脚高跳,连续旋转,口中发出请神驱邪的祈祷和咒语,充满了神秘色彩,把观众带入遥远的古代蒙古部落的宗教仪式中。而到了第二乐章《十六天魔舞》中,则是演进到元代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宫廷舞蹈。据史料记载,十六天魔舞是用于重大佛事和宴席的元代宫廷舞蹈。由16名宫女扮成天魔女,头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手执法器“噶布喇完”翩翩起舞,乐师以佛曲相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宫廷舞伎三圣奴、妙乐奴、六殊奴等16人表演十六天魔舞,受到元顺帝的赏赐。元人张昱诗《姜下曲》描述此舞“西天法曲曼声长,璎珞垂衣移艳妆”。元代曾禁止民间表演此舞,宫中也只有受过秘戒的官宦才能看。《圣地古韵》中“十六天魔舞”的布景为宫廷龙缠红柱,交代了该舞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16名少女头戴串珠宝冠,颈佩项圈璎珞,臂带银钏手镯,下着串珠短裙,体现了宫廷艺术的高贵典雅,也展示了藏传佛教对人体自然美的赞赏,金色的马靴又保留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在鼓乐声中,16名天使般的少女既有蒙古族传统舞蹈和印度古典舞的动作,又有如敦煌壁画中伎乐女的舞姿身段,使观众如临佛国天界,又似置身蒙元宫殿。“萨满舞”和“十六天魔舞”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鄂尔多斯民族民间歌舞的创新。

吉祥的草原

在第三乐章《吉祥的草原》中马头琴合奏及《普天同庆》等歌舞,在广阔美丽的草原背景下,由众多演员组成的宏大场面,以浓郁的草原情调,绚丽的服饰色彩,五光十色的灯光效果,以及民族音乐和蒙古族特有的舞蹈韵律的感染,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美感和艺术冲击力,充分展示出盛世草原的吉祥和欢腾,寓意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中华伟业如日中天,中华民族复兴昌盛,今日草原成了吉祥的“圣地”,悠悠“古韵”奏出了新歌。

《圣地古韵》把历史和现实连结起来,展示了一幅鄂尔多斯跨越时空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