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047

第47章 芍药甘草汤

“治法”

酸甘养阴。

“组成”

芍药四两,甘草四两(炙)。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方义分析”

芍药甘草汤中白芍苦酸,甘草甘平,酸甘合化,能养血敛阴,和中缓急,使阴液得复,筋脉得养。成无己释云:“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这里,成无己指出了芍药甘草汤合用后的协同作用。吴鞠通云:“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也”。酸与甘合,不但可以加强养阴的作用,而且能化阴生津,酸可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阴,酸甘相伍,一敛一滋,两济其阴,促进脾胃化生阴液的功能。“酸甘化阴”法临床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外感、内伤以及寒热等病证,凡出现阴阳、气血、营卫不和的症状,均可用芍药和甘草加味治疗。

肝主筋,肝阴不足,风木无制,横乘脾土,筋系挛急。本方可柔肝益脾,用芍药补肝柔筋,复用甘草补脾益气,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诚如《医方集解》所云:“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气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涩,能行营气;炙甘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又痛为木盛克土,白芍能泻肝,甘草能缓肝和脾也。”

“方歌”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

阳旦勿投热气药,苦甘相济即时伸。

“历代论述”

程国彭《医学心悟》:“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然太少之阳不易回,回则诸症悉解。阳明之阳虽易回,回而诸症仍在。变症又起。故更作芍药甘草汤继之。”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芍药甘草汤具有以下作用:①镇痛、抗炎作用。芍药甘草汤可以明显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可以降低模型组动物血清中致炎因子的含量,可以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炎症,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炎症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对胃肠道作用,芍药甘草汤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回肠收缩,对Ach高浓度所致的收缩作用,芍药甘草汤通过突触前与突触后抑制作用抑制神经兴奋所致的回肠收缩。

2.临床研究

(1)治疗小儿腹泻:蒋美荣等将68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以芍药甘草汤加减为主,配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治疗便秘腹痛:张春娇对脑瘫患儿发作性便秘腹痛者,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张雪燕、张永全等以芍药甘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4)治疗慢性结肠炎:杨俊国以芍药甘草汤治疗中老年慢性结肠炎128例,疗效亦颇为显著。

(5)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厉为广以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70例,有效率为96.47%。

(6)治疗老年性便秘:黄昌惠以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96例,疗效显著。

(7)治疗胆囊炎:陈敏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治疗胆囊炎36例,结果总有效率94%。

(8)临床还用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急腹症、阑尾炎、胃脘痛、顽固性呃逆等证,疗效均较好。

“病案分析”

朱某,男,17岁。胃脘阵发性疼痛,近日加重,夜间尤甚,呈抽掣样发作,喜按,饮食无碍,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略数。诊为急性胃痉挛。处方:白芍15g,甘草9g,3剂。第1剂头煎服后痛减,3小时后煎渣再服,症状消失,痛止而未复发。

按语:胃痛喜按,乃虚也;痛而抽掣,拘急也;以舌、脉之象,责之于肝也。故柔肝缓急,是为正治,当用芍药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