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94

第94章 胃病调护并非“胃喜”为补——反常规思维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横;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篇》中明确提出:“五脏病各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不喜者为病,病人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则发热。”

从原义考虑,五脏病有所得与各随其不喜的饮食环境而言,所得未必为所喜,这就告诫我们,在五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寻求适合五脏病治疗的饮食居处,就可治疗疾病,但是五脏所喜,并非五脏所得,譬如,某些食物为五脏所喜,过食则反而为害,应以平为目的。

另外,在五脏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寻求“所得”的食物,所得的饮食居处,可以提高“胃气”,胃气增强,诸证自愈。如病人素不应食,现在又想吃不喜欢的食物,并且反暴思之(更加喜欢),这是胃气来复的表现,正气渐加,病人就会有发热的反应。如曹颖甫在《金匮发微》中所言:“素不应食,原非素不喜食,为始病本不欲食者言之耳,此证或出于病后,或出于病之将愈,盖病气之吉凶原以胃气之有无为验……故胃气之转,亦以渐和为向愈,暴发太过……病后胃火太甚,即有急欲得食,食已即发壮热而病食复者。”

对于“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就有了另外的诠释: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胃以喜为补,亦就是说要提高胃的功能,必须食用胃喜欢的食物,此理论最早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虚劳门》治钟姓案:“少年形气衰夺,见症已属劳怯,生旺之气已少,药难奏效,求医无益,食物自选者,即胃喜为补,维持后天,冀其久延而已。”后世医家不断发挥,认为胃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胃喜的食物,一是适合病人的口味,二是易于消化吸收。从人们的直观认识上,此论似乎切合实际,但从叶氏本身来讲,此论是为虚老病而言,大病久病之后方可言虚,既为虚老,则胃气将绝,承顺胃气,以胃喜为补,以胃气未苏,方可以济五脏之垂危!

但一般胃病,胃气稍有损伤,在治疗中就有区别,并非以胃喜为补,而应区别对待。对于慢性胃病,在控制症状后,饮食调理时,应食其所不喜,改变饮食结构,逐渐增强胃气功能,反其道而行之,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食所不喜可以逐渐增强胃的功能,如此人胃中怕凉,不能喝牛奶,如果一味害怕,永远不去喝,胃肠功能就不可能提高,如果让其每日少量进食,由少到多,久而久之,逐渐适应,长期坚持,胃气渐强,不但可以喝,还可以喝凉牛奶!

食所不喜通过改变饮食结构,使胃肠结构发生改变,胃黏膜的适应度逐渐增强。

食所不喜食物进入胃肠后,开始可能不适应,但随着食物日进,胃对食物的耐受性发生改变,胃逐渐适应,胃气日强,胃肠内的环境发生改变,还可避免胃肠病的再复发。胃病的产生与其所进食物有关,食物养人养胃,亦带进细菌,导致胃病的产生,现改变了饮食,杜绝了病源,胃病自可逐渐自愈。故饮食当以清淡为主,不可偏食、嗜食。

以食物四气五味的偏盛,来纠正脾胃功能的偏衰,以平为其目的,平则不病,但某一食物的长期食用,势必造成新的脏腑功能的偏盛与偏衰,出现新的不平,《内经》称为:“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水谷之寒热,盛则害人六腑。”《灵枢·刺法》云:“欲令脾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