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89

第89章 清洗肠胃疗法——通降肠胃驻容颜

面色是反映一个人的气血与精神面貌的关键所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所以,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在反映,中国人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由于体质的差异,地域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工作环境之不同,面色可有偏红、偏黑、偏白的差异。

人体在病理状态下,可出现不同的面部色泽,临床观察发现面色的改变可直接反映胃肠道的功能状态与疾病情况。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升清作用,可以把胃中腐熟的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尤其是面部,保持正常的面部色泽。另外,通过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小肠的受盛化物与分清泌浊,清者为水谷精微,由脾转输到全身,浊者为糟粕,下传到大肠,过剩的水液渗入膀胱,因此胃肠道中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均可出现颜面色泽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人的寿命。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脉之气血皆不足,凡有此病者,虽不易他病,已损其天年”。

1.饮食失宜可引起面色改变

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化源不足,气血衰少,而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灰暗,缺乏光泽,如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说:“饮食不充,荣卫凝滞,肌肤黄燥,面不光泽。”

暴饮暴食,则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消化不良,出现营养缺乏,面色憔悴,或水停成痰而面色浮肿。

饮食偏嗜,易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出现面部疾患。如嗜食煎炸之品,则易生火动热,面部易生粉刺;过食油腻之品,则湿热上蒸,而生酒糟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不注意饮食忌宜而嗜食生葱、辣椒、芥末等,易生燥生火,引起过敏性疾病,出现面部皮疹。

2.胃腑功能失常亦可引起面色改变

足阳明胃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络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属胃络脾。

是动则病:洒淅振寒,善数欠伸,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

是主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鼻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

3.脾脏功能失常引起的面色改变

《灵枢·五色篇》说:“以五色命脏……黄为脾色。”面色微黄,是脾的本色,反映胃气尚佳,坏病见之,也易痊愈。面、目、身俱黄,是为黄疸,东汉张仲景认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是为脾胃功能下降,脾气瘀滞,湿热侵入血分,瘀热行于肌表所致。疏导胃肠为其治疗原则,方用茵陈蒿汤加减。方中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清泻三焦湿热,大黄通腑泻浊,疏利肝胆而退黄。

张仲景在《伤寒论》153条还指出:面色发青也与脾胃有关,色青为肝,面色青黄,为脾胃已败,土虚木乘,坏病见之,亦为难治。

4.肠胃不畅也是面色改变的重要因素

各种原因导致胃肠实火、胃肠湿热、胃肠燥热,均可使人的面色改变。张仲景在《伤寒论》206条明确提出:阳明病无形邪热郁于肌表,面合色赤,应以白虎汤清之泻之。面垢,面如油蒙,是阳明胃经之热行于面部,见于三阳合病,阳热亢盛,湿热上熏于面,亦用白虎汤清泻。对于胃肠燥屎内结,大便干燥不畅,面色晦暗,当用各种承气汤,通腑泻浊,疏通肠道。对于肠道津液匮乏所引起的大便艰涩不通,面色晦暗,可用麻子仁丸增水行舟,滋中有通,如效果不好,可用蜜煎导或猪胆汁灌肠,通腑泻浊,不失为治本之法。

综上所述,脾胃肠道功能减退,邪气内停是引起人体面色发生变化的主要病机,因此治本之法,应以通降为主,通可去积、下浊,通可使气血上行于面,通可使人体保持好的容颜。

常用通下中药有:

大黄:性苦寒,沉降下行,峻下实热,荡涤肠胃,凡实热邪结所致的头面、皮肤出现的疮肿,酒糟鼻,口气秽恶等,方中少量使用,即可取效,但中病即止。

芒硝:尤为美容方中所喜用,内服可荡涤肠中燥结,外用有清火消肿之功,对于头面疖肿均有效,可少量常服,古有久服轻身,健步如飞之功。

火麻仁:入脾胃大肠经,有缓泻之功,对于老年体弱而内有实积者,兼有补虚之效果。

冬瓜子:质地滑润,入肺,胃,大、小肠经,上可清肺部之蕴热,下可导大肠之积垢,还具滑痰排脓之功效,对于肺、胃、大肠湿热蕴积所致的口臭、疮疖,有很好的疗效。

芦荟:长于清热通便杀虫,主要治疗面部癣疖,现代研究证实本品能够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对绿脓杆菌感染,是一种很好的皮肤保护剂。

桃仁:入心肝大肠经,苦能泻降导下以破瘀,甘能和畅气血以生新,其质极富含油性,内服能润燥通便,外敷可润面生肌。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主要用于须发早白,目视不明,面多皱纹。

胡桃仁:入肾与肺经,补肾温肺,润燥通肠,其物含油性,久服润肌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