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51

第51章 泄泻治疗的反常规思维——利小便法

肾主水,为胃之关。肾司开阖,开窍于二阴,肾中命门火衰,故水谷泄下不止,其泻于五更,故有“鸡鸣泄”之称,四神丸、八味丸皆为对症之药,何以久治无效?故有“久泄无有不伤肾者”,叶天士认为“自三阴及于奇经……冲任脉”,必重寻思路,又有在下者,引而竭之,利小便也,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即实大便,当用淡渗之品,是利之正法。”仲景之旨:“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河间云:“湿胜则濡泻,小便不利者,可与五苓散。”由以上可见泄泻的特殊治疗方法即是“利小便”之法。

对于泄泻,《灵枢·师传》认为:“肠中寒,则肠鸣飧泻。”《素问·脏气法时论》又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可见,脾与肠的功能异常是引起泄泻的主要原因,但引起其功能下降的主要病因,却是湿邪。湿又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外湿由外受湿邪引起,内湿指湿从内生,由于脾胃功能减退和失调,不能运化,以致湿从内生,困阻脾胃。且内外湿邪相互关联,外湿困脾,必致脾失健运,内湿阻滞,又常易招致外湿侵袭。湿邪下注,湿邪郁阻小肠,可致腹痛、腹胀、肠鸣、泄泻。湿邪下注大肠,可致泄泻不爽,腹痛、腹胀、肠鸣等证。健脾、温运、燥湿往往为主要治法,但疗效不尽如人意。李梃在《医学入门》中就强调:“凡泄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泻利下焦。”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则以湿盛则泻立论,主张:“湿气盛,五泻成,胃苓散,厥功宏。湿而冷,萸附行。湿而热,连芩程。湿挟积,曲楂迎。虚兼湿,参附苓。”《医宗必读》治泄九法中,把淡渗作为第一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居侵。《经》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如水湿聚于肠道,大便洞泻不止,则惟以分利小便为驱湿之捷径,此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用药以四苓散、五苓散、胃苓散、小分清饮、大分清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茯苓、泽泻、薏仁、白扁豆、车前子、滑石等,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对于阴伤者,应当慎用。如《景岳全书》就告诫:“然惟暴注新病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利,小腹胀闷,水道痛急者可利。有若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不可利,形虚气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饮者不可利。”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