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40

第40章 小儿地图舌的中医治疗——酸甘养阴法

地图舌是由于舌黏膜上皮(丝状乳头)剥落所致。常见舌光红少苔或苔白腻而中有脱落,甚则舌面黏膜片状剥脱,剥脱可发生在一处或数处,并相互融和形成地图状,剥脱部位露出红色光滑舌面,边缘呈灰白色。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常经久不愈,平时无不适感,但随着剥脱范围的增大,剥脱面红色加深,极易引起舌炎而疼痛。中医称地图舌为花剥舌。

小儿地图舌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原因有大量应用抗生素;长时间服用解热镇痛药;贪凉喜冷;过量食用干燥食品,如干脆面、烤馍片及膨化食品;大量饮用碳酸饮品。这些食品、饮品和药品,直接损伤胃黏膜,使胃气不能熏蒸于上,而致舌苔剥脱。对于治疗,中医一直强调胃阴损伤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临床常用滋养胃阴法治疗,如一贯煎、益胃汤等,这些方剂或可取效,但大多滋腻太过,有碍脾胃的运化,可使儿童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退。我们在临床中从酸甘化阴的中医理论入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明代王纶在《明医杂病著》中认为:治脾胃须分阴阳气血,创立胃阴学说,在临床中以人参、白芍、甘草作为治疗脾阴不足的常用药物。明代缪希雍认为,脾阴不足,则饮食不进,食不能消,腹胀、肢痿。清代吴澄在《不居集》中云:“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补胃中之阳,而不及脾中之阴,然认为虚损阴火所灼,津液不足,筋脉皮骨皆无所养,而精神亦见羸弱,百症丛生焉。并制理脾阴正方,选用人参、紫河车、白芍、山药、扁豆、茯苓、橘红、莲肉、荷叶等忠厚和平之品,补土生金,燥润合宜,两不相碍,补脾阴而不碍胃阳,培中宫而不燥津液。”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则认为脾胃虽同属中土,但二者有别,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胃土,得阴自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治疗胃阴不足,则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肤燥热,便不通爽,提倡“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阴”。药用沙参、麦冬、扁豆、玉竹、甘草等甘凉之品,濡润胃津,通降胃腑。费伯雄《医醇滕义》说:“脾本喜燥,但燥热太过,则为焦土,令人体便硬,而不思饮食。此正如干旱之地,赤地千里,禾稼不生也。”

综上所述,胃阴素虚或久病阴耗等,可见舌质红少津,舌苔净光或见花剥,脉象细数。胃脘杂不饥,呃逆嗳气,口燥咽干,而烘热心烦,腹胀便秘,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变薄,血管透见,呈现失去正常光泽的橘红色。中医治疗以酸甘敛阴为主,取酸味入肝,柔肝养血而敛阴,甘味入胃,和中养胃而生津。酸甘合和,如霜泽雾露,两济其阴。凡胃阴不足所致胃脘嘈杂,纳呆而潮热,津液不复者,乃肝阴不足,胃汁欲竭。临证可选用石斛、乌梅、木瓜、五味子、白芍、玉竹、生地、阿胶、沙参、麦冬等药物,以益胃敛阴,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等甘味之品,酸甘合用,酸不碍脾,甘不助阳,酸甘相合,阴液自生。

“典型病例”

王某,男,5岁,2004年2月22日初诊。患儿5年来舌苔时有时无,百方治疗无效,证见舌瘦小,苔剥落,食欲差,神疲乏力,嗜睡,每日午后必睡5~6小时,身体瘦小,面色日光白,懒动,脉细弱,证属胃阴不足,脾阳衰弱,治以酸甘化阴,药用半夏、石菖蒲、代赭石、焦槟榔、枳实、厚朴、瓜蒌、橘核、薤白、乌药、牛子、藿香、佩兰、焦乌梅各4g,川楝子3g,川断、党参各6g,莱菔子5g,炒白术、干山药、神曲、半枝莲、桑寄生各8g。六副。每付药煎煮取汁100ml,分4次服完。药至六剂,白苔已现,食欲好转,乏力已减,活动增加。继用党参、五味子各5g,白术、茯苓、生乌梅、焦山楂、瓜蒌、薤白、藿香、佩兰、乌药、莱菔子、焦麦芽各6g,甘草3g,石斛、半莲、神曲、川断、桑寄生、山药、骨碎补各8g。六副后,舌苔薄白,诸证皆除,改汤为散,连服一月,至今舌苔未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