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10

第10章 胃反——幽门水肿、梗阻的重要标志

胃反是以进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为特征,本病多缓慢起病,缠绵难愈,使脾胃慢性受损,兼见形瘦神疲,面色不华,多见于幽门梗阻等疾病。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中说:“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明确指出本病是脾胃损伤不能腐熟水谷所致。

《千金方》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强调本病属于难治性疾病。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翻胃》指出:“翻胃即噎嗝,盖噎嗝乃翻胃之渐,年高者不治,粪如羊屎者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强调肠道不通甚至阻塞在本病发作中的作用。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反胃源于真火衰微,胃虚脾弱,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日日如此,以饮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复反而出也。若脉数,为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亦有瘀血阻滞者,亦有虫聚而反出者,亦有火衰不能生土,其脉沉迟者。”其认识到胃肠功能减退,瘀血虫聚的致病作用。

清·陈士铎《石室秘录》则云:“反胃多是肾虚无火,故今日食之,明日尽吐,即《内经》所谓食入即出者是也,夫食入胃而出,似乎病在胃也。谁知肾为胃之关门,肾病而胃始病……方用定胃汤(熟地三两、山萸肉二两、肉桂、茯苓各三钱,水煎服)。”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夫反胃乃胃中无阳,不能容受食物,命门火衰,不能熏蒸脾土,以致饮食入胃,不能运化,而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土通阳,以温脾胃。”选方可用温脾汤或大建中汤之类,药用蜀椒、干姜、人参、饴糖之属。此仍未脱离仲景治疗大法。反复强调元阳,即肾阳功能减退,才是消化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很有临床指导意义。

明·张景岳对于胃反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有较多的阐发,他在《景岳全书·胃反》中说:“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又说:“胃反之证,本属火虚,盖食入于胃,使胃暖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惟姜汤为最佳,或橘皮汤亦可。虚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终无济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主之。此屡用之妙法,不可忽也。”“胃反由于酒湿伤脾者,宜葛花解酲汤主之,若湿多成热,而见胃火上冲者,宜黄芩汤或半夏泻心汤之类主之。”其中补命门火之说是他对本病治疗上的一大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