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晋商案例精选
10845800000041

第41章 诚信为本生意兴隆

晋商之所以能成为在世界商业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大商帮,“诚信待客、重信守约”是重要因素之一。“诚信”,就是讲信誉,不欺瞒,唯有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也才能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诚信是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本。在晋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的历程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比比皆是。

清朝年间,蒲州城有一家有名的大商号——魁盛公。有一次,魁盛公在尚坡村收酒,临走时车装不了,把一部分就存放在尚先生家,第二次拉酒时,尚先生不在家。等尚先生回来后一检查,还有五六担酒没有拉走。第二天,尚先生雇了五六个人,一人一担酒担着送到蒲州城去,当尚先生来到蒲州魁盛公商号时,问店里掌柜昨天谁拉的酒?掌柜的一听,以为是手下人不小心得罪了尚先生或损坏了尚家的东西,急忙跑出来给尚先生说好话,尚先生说:“既没有人得罪我,也没有损坏东西,而是遗漏了五六担酒没拉走,我现在已雇人给你送回来了,做生意不谨慎岂不赔钱”。掌柜一听此话,十分感动,连忙拉住尚先生的手,引进客厅,即刻叫人上茶,安排酒饭,热情招待,并说难得遇见他这么诚实忠厚的人,此后两人便成了朋友。魁盛公看尚先生诚实可信,便把韩阳镇收酒的业务放在了尚家。后来,魁盛公掌柜诚心帮助尚先生儿子学做生意,走经商之路。然而尚先生却说儿子忠诚老实,没有经商的才能,但魁盛公掌柜一言既出,绝不反悔,并拿出资金,分出一班人员,在韩阳镇新开一字号“魁顺元”,让尚先生的儿子当一个甩手大掌柜,生意业务由魁盛公派去的二掌柜负责。正是尚先生当初的诚信之举赢得了魁盛公的信任,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了机会。

黄向栋,字擎天,稷山县蔡村乡坑东村人,16岁开始在韩城京货铺“德兴缘”字号冯新魁掌柜那里学做生意,是一位为人正派、行事讲理、处事通达、见多识广的生意人。成为“德兴缘”的正式相公后,一次冯掌柜嘱咐他,去西安大庄客林清轩先生那里,看看有无好货,有的话,回来,再定夺。黄向栋到达林先生的批发部后,一眼瞅上了刚出厂且尚未上市的新货,他想,若能将此货进回去,准保销售走俏,还会大有赚头,可是,他的想法和冯掌柜嘱咐有违,若转身打道回府,又唯恐错失良机。正值他一筹莫展之时,林先生竟然破例支持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让他打了个字据,允许把新货先进回去,限定五日以内付款结账,黄向栋谢过林先生,押着新货回到了韩城。冯掌柜知情后,万分喜悦,可是到夜里竟下起了百年不遇的一场大雪,致使铺面冷落,路断行人,时间如流,眼看着第四天过去了,可天空依然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地上一片洁白。更为不幸的是,韩城钱庄也出现了问题,五天时限马上就要到了,备好的货款汇不出去,黄向栋着急了,依然向冯掌柜请缨,亲自去送货款。冯掌柜审时度势,请一位镖师陪同,黄向栋与镖师快马加鞭携货款向西安奔去。经过20个小时的艰辛跋涉,总算在天刚亮时,蒙蒙看见巍巍大雁塔的身影之时,见到了林大庄客,终于没有失信于人。

乾隆年间的《李氏家谱·先行拾谈》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明朝初年,李谦在闻喜县城三门道开了个骡马大店,叫“撞门店”。一日,某衙门当差携千金住店,到了半夜因有急事,公差起程,竟把千金遗落在东房灶下。李谦睡在家中,梦见店中失火,心中不宁,急往旅店走去,远远见店中灯火通明,大惊,进门一看,是灯火,非火光。问拥保,才知是有客早行,李谦心忧耿耿,往东房灶下一探,见有一皮褡,上面锁着小锁,一提,甚重,知是银两,遂对拥保说:“客若回,当引来见我”。便带着失物回家,对家人说:“急办酒食,当有人来”。不多时,公差果然返回,觅物不见,大惊失色,势不欲生。拥保不知缘由,带至主人家,李谦对公差待以酒食,归还千金。公差取一对赠之,李谦怒而不受,说:“尔终身休上我门,我门不望报。非然,则拂我意矣。”公差千恩万谢而去。李谦还千金的义举使其店赢得了声誉,生意大盛。

王廷相,字良弼,代县东章村人,任呼和浩特市大盛魁商号大掌柜近半个世纪,将生意做遍大半个中国,并与蒙古地区及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通商,使大盛魁成为当时归绥一代的特大商号。有一天,一位南方商客率领的骆驼队在大盛魁住了一宿,第二天因特殊原因,老板将十几驮货物寄放在大盛魁就急匆匆地走了,一走就再无音信。半年之后,也不见有人来取货,王廷相派人去库房查看,原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元宝,内用棉布、外用牛皮包裹得严严实实。王廷相便让伙计们将元宝照旧包好,并在房屋四周加了防护铁栅,门口拴上看家狗,增加了看护人。直到两年后南方巨商才来取货,见十几驮财宝分文未少,十分感激。为了答谢王廷相,这位客商执意送给王廷相本人三驮元宝。王廷相推辞再三,但客商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但他没有存入自己的账户,而是将一部分奖给有功人员,剩余部分存入柜上的“财神账”,用于商号的进一步发展。

薛思聪,交城南街人。1917年,35岁的薛思聪被聘为聚源兴三掌柜,专门从事买采业务。1937年,在日军铁蹄踏入晋中平川的危难时刻,55岁的思聪受财东和全柜伙友重托,公而忘私,置老母妻儿于不顾,押运一万多张熟皮西渡黄河远走西安,以期保住聚源兴元气。不料钱庄东家决策失误,认为长沙比西安更保险,电告思聪将熟皮转发长沙。1938年秋,聚源兴熟皮刚到长沙,10月13日,国民党军队撤离长沙前,放火烧房,酿成长沙大火,民众死伤无数。1939年夏天,货栈电告思聪,长沙已成瓦砾,急催他去处理善后。当时烽火连天,流民遍野,都向西逃。他冒着酷暑,一人徒步南行,两月后他到达长沙,亲眼目睹了惨状,栈房推卸责任,聚源兴资金损失惨重。他又拒不返回西安,听候柜上吩咐,将一切事情办妥,他已重病不起,经朋友延医搭救,才脱离危险。

张夺标,自幼父母双亡,与长兄相依为命,以耕种几亩薄田和打零工度日。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张夺标经人介绍进了六必居。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遭劫,六必居酱菜店与其他店号一样大难临头,东家、掌柜与店员们纷纷逃离返乡。张夺标目睹此状,却未逃离,他听师傅讲过六必居之所以财源茂盛数百年不衰,除了有自制别有一格的酱菜外,最值钱的是店堂内悬挂的那块传为明朝宰相严嵩亲笔所题的匾额。名匾助名店,只要匾在,六必居就会永远兴旺发达。想到这些,他任凭别人逃命,自己却先跑到前店将匾摘下,用油布、麻袋包扎严实,埋在磨坊的牲口粪堆下面。后来,店铺遭到无数次抢劫,而金字招牌却得以幸存。事后,张夺标因护匾有功,被东家破格提升为制作坊粮仓保管兼管磨坊事务。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京城浩劫接连不断,六必居再次遭兵匪劫掠砸抢,店铺人员包括东家在内尽皆躲藏,唯有张夺标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冒死守店,不顾一切地保护园内财产,能埋的埋,能藏的藏,最重要的是把所存账簿票据尽数包裹藏匿。事后,东家感念张夺标忠诚信义,任命张夺标为六必居的大总管、大掌柜。就这样,张夺标,从一个踩大箩的苦力,喂牲口的马夫,粮仓的保管员,当上了誉满京城的六必居大总管。

评析

“诚信为本”是明清晋商兴盛的制胜法宝之一,晋商把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绝不缺斤短两,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目前社会上有一种不良风气或倾向,即老老实实做人被称之为傻。其实在任何社会里,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诚信都是不可缺少的。个人失信于朋友,必将失去友情;企业失信于合作伙伴、失信于消费者,必然形象受损。无论晋商还是现代商人,诚信品牌都是企业兴旺的源泉,企业的诚信缺失都将是一场灾难,它必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大经营风险。然而当今社会信用低下,坑蒙拐骗、敲诈勒索、骗钱逃债,已成为社会公害,市场信誉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此时,社会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诚信的教育也变得刻不容缓。

(案例撰稿人崔亚妮、刘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