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文化常识
10843900000046

第46章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②,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将恐裂⑥;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輯灵,将恐歇⑧;谷⑨无以盈⑩,将恐竭輥訛;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輰輥輱

訛。輲輳

訛,将恐蹶輥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輥訛。此非以訛孤、寡、不谷輥輴輵輶

贱力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輥訛,珞珞輥

訛。是故不欲琭琭如玉輥訛如石。【注释】

①昔之得一者:一,指“道”,是“道”的别名。昔之得一者:古来得到“道”这个“一”的。

②天得一以清:天得到这个“一”而清明。老子将“道”看成是构成天、地、神、谷以及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自然界一切都在流动着、变化着。老子认为这些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故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③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正,首领的意思,王弼本作“贞”,贞通正,河上公、景龙等多种古本作“正”。这句的意思是侯王得到“一”因而做了天下的首领。一说“天下正”为天下安定的意思,今不从。

④其致之也:帛书本如是,通行本无“也”字。致,相当于“推”,这句意思是推而言之如下文。

⑤谓:帛书本省作“胃”,傅奕本作“以”,今不从。

⑥天无以清,将恐裂:无以,相当于无已;已,停止、完毕。这句的意思是天不能清爽,恐怕将要破裂。

⑦废:王弼本作“发”。刘师培认为“发”应读为“废”,”发”为”废”的省形,废,陷塌。

⑧歇:消失。

⑨谷:河谷。

⑩盈:水满。

訛竭:尽,干。輥訛为贞:傅奕本、范应元本作“为贞”,王弼本作“贵高”。贞通正,輰

与“侯王得一为天下正”中的“正”同义。

訛蹶:跌倒,引申为挫折,失败。侯王的失败就是亡国。

輥輲自谓”,范应元本、林希逸本、焦竑本作“訛自称:王弼本作“自称”。

訛孤、寡、不谷:都是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意思是说自己孤单,有争取臣民拥护的意思;寡,与孤相似。一说孤、寡分别是孤德、寡德的意思,即指自己德性不好。不谷,有不善的意思。有人怀疑侯王的这些谦称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

輥輴“

訛至誉无誉:至誉,最高的赞誉;无誉,无须夸誉。王弼本原作致数与无与”,致即至,与通誉。

訛琭琭如玉:琭琭,形容玉的华美。像玉那样华美。

輥輶“

訛珞珞:形容石块的坚实。不欲琭琭如玉,(而宁)珞珞为石”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有道君主的形象,也就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要象大厦的基石一般坚忍朴质。这种理想形象,反映着老子“无为而治”、“至虚”、“守静”的辩证思想。

【译文】

古来凡是得到“道”这个“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做了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也就是说,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要崩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宁静,恐怕就要陷塌;神如果不能保持灵妙,恐怕就要消失:河谷如果不能保持盈满,恐怕就要枯竭;万物如果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要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首领的地位,恐怕就会亡国。

所以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

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人君应当)不愿意如玉一般华美,而宁可象石块一样坚实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