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10831500000008

第8章 用知识武装自己

1.勤奋学习

无论一个人的悟性如何,学习以勤才可能有所成就。至于那些脑子不太灵光、智商一般的人,则更需要以勤补拙。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嘛!早动手,勤动手,将自己的先天不足用勤补回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就说明了学习中勤的重要性。

如果不勤,王羲之如何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而其子又如何能写完十八缸水;如果不勤,顾炎武之名又从何而来。一勤补百拙,早动手早成功。

“学海无涯苦作舟”,说明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物质条件的缺乏,使众人无法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所以更需要苦学的精神。王充以帮书店打零工的方式获取读书的机会,因而有了《论衡》;鲁迅破衣烂衫,却毫不吝啬地用卖奖牌的钱去买书;匡衡凿壁偷光更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世上最公平的是时间,只要你善于利用时间,有勤学、苦学的决心,那么,实现你的理想就不是一个遥远的梦了。

我国历史上以勤奋著称的天才举不胜举。

明末清初,我国有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学者顾炎武。顾炎武7岁进私塾,10多岁跟着祖父读《资治通鉴》、《孙子》及《吴子》等兵书。顾炎武一生中几乎没有一天不读书,许多重要历史著作,他都能背诵。他还阅读各朝的实录、野史、笔记及天文、地理、诗赋、词章等,特别注意研究当时的现实问题,搜集和阅读《明十三朝实录》及公文、奏议、邸报等,甚至连一些州府县的地方志他都仔细研究,重要部分做上标记以便日后再读。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致各家之精华,终成一代学者。

还有宋代的著名科学家燕肃,他一心探究潮汐规律。虽然在燕肃以前的学者对潮汐成因和规律有很多的研究,但他们的说法都不一样。燕肃虚心学习前人知识,但他却不满足前人之说。为掌握潮汐规律,对潮汐做出正确解释,燕肃踏遍广东沿海,花了10年的时间实地考察,详细记录,终于掌握了潮汐的涨退规律,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潮汐随日而应月的正确见解,并写成了研究潮汐的专著《海潮论》两卷,编绘了《海潮图》一书。

在治学时切忌机械分割已有的知识体系、只学皮毛而丢弃精髓,或是拘泥于已有的知识顽固不化,不能灵活运用。

读书治学,就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就只能成为一个死啃书的“书呆子”。其实,为人处世一要学,二要化,三要联系实际,四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随时随地都在练,有时用手指在衣服上练,有时在月光下的池边悬肘练,直到玉兔西下。

相传当年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临池学书,苦练了20年,由于经常在池里洗笔刷砚,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有一次,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的18口水缸说:“学字的秘诀就在这18口缸里面,你把18口缸里的水写完,自然就知道写字的秘诀了。”他的儿子,真把18缸水用完了,果真练出了一手好字。王献之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勤是成功之本。勤能补拙,只要不故步自封,将心态归零,勤奋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成就一番事业。缺少了勤奋,有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成大事者应当具有勤奋好学的习惯,以此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为成大事打下基础。

2.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永远是青少年朋友自己的事情,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刺激远不如来自自身的需求,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仅仅依靠外界的压力,一旦压力减小,学习就会中断。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本条件。态度不端正易引起学习动力的不足,这是青年们的成功之路上的大敌,也是目前校园中存在学习危机的主要原因。

张丽芝,是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曾在美国获得MBA学位,然后回国在部属外贸公司工作6年,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和外贸经验,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的谈判,英语十分流利。她那流利的英语和优雅的举止让人折服。

对于当代人的“轻知识,重金钱”,张丽芝感慨颇多。她说,学习知识的好处,一般很难在短期内认识到,尤其是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不规范的分配制度严重刺激了人们,如海浪般的商潮冲斜了人们的心理天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一部分人学习态度的不端正,敷衍塞责,总认为读书没用。其实,知识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张丽芝心情非常平静:“在大学里,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学生,也非常平凡,每天除了上课,我就做3件事:上自习、泡图书馆和打羽毛球。在班里不显山、不露水,没获得过奖学金,因为我很少按老师的指示去死背那些条条目目。”说到这里,张丽芝话锋一转:“不过我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所以大学时应做什么我心中有数。我想出国留学,所以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了。至于学习态度,我没想过那么多,反正有了目标,学习便是一种乐趣了。”

实践证明,张丽芝的学习态度是正确的。一个人只要能把学习与自己的前途和目标联系起来,不急功近利地应付考试、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有着良好的归零心态,也就可以产生应有的效果了。

也有很多像张丽芝这样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从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而是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自己的目标以及国家、民族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以无比的激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直至成功。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应该对当代人有所启迪。

3.学会取舍

“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浩若烟海。所以要学习,就必须学会取舍,树立明确的目标,有所学有所不学。例如,你需要哪一类专业知识?以及学习的目的何在?你人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步就是你要有正确的资讯,知道哪些知识的来源是靠得住的。其中最重要的是:

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②可以经由他人得到的经验和知识。

③大专院校教育。

④图书馆。

⑤特定训练课程。

吸收知识的时候,还必须加以组织和利用,借着务实的计划达成确切目标。

如果你考虑要再读一点书,首先要拿定主意,你寻求知识的目的何在?然后从可靠的消息来源得知,这种特定类型的知识可从何处得到?

4.勤问“为什么”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便已拥有聪明才智和潜能智慧,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负面的影响。据统计,一个孩子在平均受到6个负面评语时,只得到1个正面的鼓励。学习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因为犯错误所受到的惩罚,使学习变得令人望而却步,并且失去了发问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无数的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只有牛顿问了“为什么”,并进而发现万有引力的原理。

发明家保罗·麦克雷迪说:“全世界最笨者的问题就是不问问题。”因为不发问,所以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或背诵的知识,而非运用的知识。因此应该特别强调自行发现的知识,而不是强加灌进脑子里的知识。

唯有不满于表面的、浅层的知识,将心态归零,努力思考、探索更深一层的知识,多问“为什么”,才能不断进步,获取成功。可以运用“6W提问法”:WHY(为什么)、WHAT(什么)、WHERE(何地)、WHEN(何时)、WHO(谁)及HOW(如何)。不管遇到任何情况,如果可以多从这6个不同的角度去发问,就会有机会全面地去了解事情的全貌,获得更多更深入的知识。

5.学会读无字之书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曾主张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无字之书”。鲁迅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而且也乐于与农村少年为友,喜欢到农村看社戏,所以他从农村少年、农村社戏中了解了很多农村生活,他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创作的《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

鲁迅一生针砭时弊,写了许多杂文。如果鲁迅不注意读社会现实这部“无字之书”,只知闭门做学问,他又怎么会从中看出“世人的真面目”,怎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用他手中那支强而有力、泼辣而又幽默的笔,画出黑暗势力的丑陋面目”呢?

著名的历史学家张舜徵对“无字之书”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除书本外,还应多读‘无字之书’,以扩大求知领域。”张老早年读《说文》时,其中有句“秋种厚埋,故谓之麦”。开始时,他并不怎么理解此句,后来,他亲眼看到秋冬之季种麦,都是先用锄深深地把土挖出,然后将种子放下,再盖上厚厚的土。人称“挖麦子”,这种挖麦子与其他的谷类种植方法不太相同。通过这件事,张老总算体会到了书中所谓“厚埋”的真正含义了。

高尔基曾这样说道:“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为我讲明了当时的国家机构。”高尔基从“社会大学”中读“无字书”所获得的一切,为他日后所创作的“有字之书”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这在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之中均有体现。

通过读“无字之书”获益匪浅的成功者还有许多:

托尔斯泰在基辅公路上散步时,每当他遇到熟识或者不熟识的农民,就主动与他们进行攀谈,并时时在小本子上记下有用的东西,因此,托尔斯泰把这条公路称作他的“大学”。

达尔文对在剑桥大学所学的专业“神学”毫无兴趣。于是,他除了听生物课以外,还参加科学考察的活动,向社会上的教师、农夫、工人学习。

达尔文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得来的。”

虽然,达尔文同时上了两所大学,但是,“社会大学”给他的知识要比剑桥大学给他的知识更多。

当然,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且能达到“学以致用”,赐予你新的知识。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的院校,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如果正规大学是一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一片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把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一条准则。

6.厚积薄发,具有扎实的基础

在治学领域,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做“厚积薄发”。其含义是:做学问,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期、艰辛的积累知识的过程,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然后才会通过某一个突破口有所创新,做出真正的学问。

其实,这一道理对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长期积累,正是在这点滴的成长中,一个人的素质由量变升华为质变,从而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深厚的基础将为你的不断飞跃提供无穷的能量,它使你才华的根须扎在一片营养丰富、永不枯竭的土地上,它使你创造的源泉与一座永不干涸的冰山相连。这样的青年成功可以说是迟早的事,并且一旦成功,便会有着长久的辉煌,而不至于江郎才尽,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

火山爆发之所以壮丽、强劲,是因为岩浆来自广袤雄浑的大地,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在那些成功青年当中,通过调查也证明,凡是魅力永存或持久成功的人,无不是以深厚的学识功底见长,这一功底为其持续的创造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所谓扎实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识和经历,丰富的知识尤其不可缺少。一个人纵然天生慧质,如果不注意后天的学习,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究成不了大气候,最后不免落得个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那个神童的平庸结局。

于是之曾出神入化地扮演过许多角色,如《龙须沟》里的程疯子、《骆驼祥子》里的老马、《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丹心谱》里的丁文忠等等。作为一位老艺术家,他的成功与他个人的经历、艺术上的悟性和执著是分不开的,但是更得益于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得益于他渊博的学识。

在剧院里就曾流传着“一句台词”的佳话。1951年秋,北京人艺排演歌剧《长征》。于是之被选中扮演毛主席的形象,但只有一句台词:“同志们,祝你们成功!”本来凭着他的功底,演好这句话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为了体会人物的精神和素质,他阅读了毛主席的书,研究了毛主席的诗,还学得一笔“仿毛”书法。

由于他总是在学习,即使不排戏也坚持读书,因此多年来他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知识,为他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像上面所提到的例子,对于是之来说真是数不胜数。为了演好《虎符》中的信陵君,他阅读了《史记》、《战国策》和其他许多历史书籍;为了扮演《关汉卿》中的王和卿,他专门研究了小令;为了演好一部介绍鲁迅生平的电影中的一个角色,他在研究鲁迅著作方面已小有名气。就这样,只上过半年大学的于是之积累起了非常丰厚的各种知识。

根据于是之的回忆和介绍,他读书有几个特点:

第一,求知欲强烈,热爱读书。

第二,善于在时间的夹缝里学习,想方设法读书。

第三,他读书很杂,涉猎极广,这使他在成为专业演员之前已具备了作为一个演员所应当有的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

第四,学以致用,为演戏而读书。

于是之确实从这些知识中受益匪浅,这使得他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演艺界公认的表演艺术家。

7.学习知识,同时培养能力

轻视乃至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轻视乃至忽视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整天完全醉心于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锻炼,必然会在学习兴趣上发生偏移。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受到学习规律的惩罚。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的创造力、思维力,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青年的成功至关重要。那么,知识和能力,何者更为重要?当然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可这种能力的取得,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可以培养出来。说到能力,不少人把善于交际、能说会道作为有能力的表现,不少青年大学生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争当学生干部,争做社会工作。自然,善于交际、善做社会工作,确实也体现了人的一种能力,可如果对此过分看重而忽视了学习,则得不偿失。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称职的干部,并不只靠善于交际、能说会道,起码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开专业学习的锤炼,要获得这些素质是不容易的。人们常常羡慕那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以为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靠能说会道换来的。其实这些人首先是有思想有专长的人,同时又是有情义的人,仅靠能说会道是远远不够的。不少同学反映,一些学生干部不注意专业学习,成绩很差,威信不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言,学业优秀与能说会道一样重要。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的学习,这也是校园里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一些青年学生片面地认为知识是要老化的,而能力则是永恒的,所以,学习知识是笨拙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捷径在于直接培养能力。一种脱离学习而空谈能力的荒谬做法就这样产生了。培养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以这些人的观点看来,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社团活动、社交活动、经营活动等形式完成的。《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当问及青年认为学习中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时,学生选择的比例分别为基础理论2.6%,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7.6%,思想品德12.7%,社会活动能力29.9%,开拓创造能力31.6%。可见,学生并没有把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摆在应有的位置。特别是基础理论,最不为学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