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自信
10801600000009

第9章 抛弃虚荣 真正自信的人不会背负虚荣的十字架

虚荣心的背后必定是某一方面对自我认识的不满,所以渴望借助在其他方面的夸张表现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来掩盖弥补自己的缺陷。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的心理缺陷。所以虚荣的人必定在内心深处不自信。虚荣心重的人,其自信往往是建立在一些由自己所虚构出的假象之上的,因而是极不牢固的。因此,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要彻底打破虚荣心的困扰。要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将虚荣心彻底撕碎。

虚荣之徒,信心脆弱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伯格森

虚荣是一种不良的性格,是一种被扭曲夸大的自尊心。虚荣的人喜欢别人的赞美;虚荣的人对人表面热情,内心冷淡;虚荣的人喜欢出风头,一旦取得丁点成绩就想贪天之功为己有;虚荣的人与别人攀比,爱摆阔气。虚荣的人自尊心过强,迫切希望得到荣誉,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虚荣的人自卑感也更重,他们对于自己缺乏信心,感觉自己没有真才实学,但又希望自尊心得到满足,于是自欺欺人地务虚不务实,满足于虚假的荣誉。

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描写了虚荣心十足的骆塞尔太太的故事。骆塞尔太太名叫玛蒂尔德,她是一位稍有些姿色的人。由于出生于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没有陪嫁,没有资产,更不可能让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来娶她,最后,她将将就就的和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向往的生活应该是精美而豪华的,然而只能嫁给小职员的命运,让她不得不过着清贫寒酸的生活,为此,她的内心充满着苦痛。

有一次,丈夫带回了一张宴会的请帖,这着实让她十分得高兴。可没过一会儿,她又犯起愁来,因为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首饰。丈夫为了满足她的要求,用准备买猎枪的四百法郎给她做了一件新裙子,但首饰怎么办呢?此时,玛蒂尔德想到了她的朋友弗来士杰太太,于是,她从弗来士杰太太那儿借来了一条金刚钻镶成的项链。

宴会的日子到了,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和奉承,那天她出尽了风头,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她沉醉在欢乐里,她满意于自己容貌的胜利,满意于自己的成绩的光荣;满意于那一切阿谀赞叹和那场使得女性认为异常完备而且甜美的凯歌,一种幸福的祥云包围着她。所以她什么都不思虑了。

然而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钻石项链却丢失了。为了赔偿这条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她负债累累。在此后的十年里她为了还清债务,尝尽了更加悲惨的生活。可当债还清时,她才知道,当初的那条项链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

小说到此为止,留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对于骆塞尔太太来说,也许巨大的债务还算不上是最悲惨的事,最悲惨的是她十年的青春就在这样惶惶不可终日的情景下度过了,这不能不说是虚荣所带来的恶果。

虚荣心重的人,所追求的都是名不副实的荣誉,所畏惧的是突如其来的羞辱。所以他们的自信心必然是极其脆弱的,在受到轻视时,常常用伪装的脸孔来面对他人。

有个富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邀请很多朋友前来赴宴。他的狗汤姆也利用这个机会,邀请了它的狗朋友杰克来做客。汤姆对杰克说:“我的主人举行宴会,今晚做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我们俩可以非常尽兴吃一顿晚餐。”杰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宴会的时间到了,杰克准时前来赴宴。它看见大厅中那盛大的宴会,满足地说道:“我是多么快乐呀?像我这样,很难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我要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那样在以后的三天里我就可以不用再吃东西了。”

正当杰克兴奋地摇着它的尾巴,准备向汤姆问好的时候,它被厨师发现了。厨师不认得它,一把捉住它,粗暴地把它丢到屋外。杰克重重地跌在了地上,它疼得龇牙咧嘴,跛着脚走开了,一边走还一边愤怒地叫着。它的声音惊动了街上其他的狗,大家都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它晚宴吃得如何。它忍着痛假装说道:“啊,老实说,宴会实在是太棒了,食物多得吃不完,我酒喝得太多了,现在什么事情都记不得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跑出这屋子的,你们看,我走路还不太稳呢?”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这种欲望。然而,如果你表现出来的虚荣超过了范围,那也许就成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把它克服掉。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坚强的自信。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有了信心,那么一切困难都能战胜,想得到的荣誉、地位自然都能得到,虚荣感也就烟消云散了。

真正的自信,必须是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真诚面对自己又真诚面对他人。自信,让虚荣走开。

推倒虚荣心的魔墙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培根

有一句话说得很贴切:虚荣的女人是金钱的俘虏,虚荣的男人是权力的俘虏。

太强的虚荣心,使男人变得虚伪,使女人变得堕落。古语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虚荣,其实也是一种“窃”。虚荣者,容易轻浮;轻浮者,容易受骗;受骗者,容易受伤;受伤者,容易沉沦。许多沉沦,始于虚荣。虚荣,很像是一个绮丽的梦。当你在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当梦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如此,与其去拥抱一个空空的梦,还不如去把握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崇高,对低级庸俗的事物就越不会倾注心思。历史上许多伟人往往不很看重荣誉本身。

居里夫人一生都在躲着别人的赞美,她和丈夫都认为科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一天,一位女友到居里夫人家做客,看见她的女儿正在玩一枚英国皇家学会奖给居里夫人的奖章,便惊奇地问她:“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大的荣誉,你怎么能把它当成玩具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回答说:“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当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为了使之尽快服务于人民,她和丈夫不顾生活的艰难,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拒绝申请专利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把X射线设备装在汽车上,奔走在战场各处巡回医疗,挽救了大批受伤士兵的生命。

由于长期在条件很差的环境里忘我工作,致使有害物质严重侵害了她的身体,她得了恶性贫血病。即使在生命垂危时刻,她也没有对一生的磨难与不幸有丝毫抱怨。1934年67岁的居里夫人带着一双被镭严重灼伤的手离开了人世。

爱因斯坦称赞说:“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背负虚荣的十字架的。

虚荣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是生命中的累赘。只有彻底摆脱了虚荣心的奴役,才能活出一个轻松而又自信的自我。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自信和幸福,你必须将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

有一个商人生意失败了,赔了好多钱。但是他在人前却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唯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他想从朋友们那里得到一些资助,以便能在生意场上重新站起来,于是他经常大摆宴席请人吃饭,以拉拢关系。

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了两个钟点工扮作女佣,宴会上的佳肴一道道地端上。其实因为生意失败,他们家已经好久没有吃肉了,可是在宴会上他却以严厉的眼光去制止他的孩子抢菜吃。尽管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还是怦然打开了下一瓶,而且是酒柜中最贵的一瓶XO。

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向他热烈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帮助。

希望博得他人的帮助是人的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却极少有人愿意把钱借给贪慕虚荣的人。这位商人可能并不明白,别人不帮助并不是因为他一时的潦倒,而是他虚荣的品性。

人类的虚荣之心是根深蒂固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世上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需要。然而同时应该明白的是,追求这种荣誉和地位必须与自身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才有可能实现。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够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要彻底打破虚荣心的困扰。首先要提高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其次,要做到自尊自重,诚实、正直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而丧失人格。只有做到自尊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虚荣心没有抬头机会;再次,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一个人追求真善美就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就不会徒有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同时,要正确评价自己,既要看到长处,又要看到不足,时刻把实现理想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然后要正确对待舆论。正确看待他人的优越条件,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进步,反而应该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最后,要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如果横向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一定要比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各方面有没有进步。

只有当你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你才能不会时常为一些徒有虚名的因素所干扰。你才能活出一个真正轻松自信的自我。

自信,但不追求完美

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佚名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因为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所以决定了人类会不断地去创造、追求。从简单的发明到能遨游太空的航天飞机;从简单的语言词汇到庞大的思想体系。没有缺陷,产品便不会一代代更新;没有缺陷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追求,便意味着停滞;人生圆满,人生便停止了追求的脚步。

美国20世纪杰出的插画家、诗人谢尔·西尔弗斯坦在小说《丢失的那块儿》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完整的圆环在世上快乐地滚动着,它满足于自己的完整无缺。但是有一天,它被疾驰而过的汽车压去了一个角,变得残缺了。从此,它再也不是别人羡慕的“圆圆”了。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自己残缺的那一小块儿。圆环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让自己重新完整起来。

很久过去了,圆环都没有找到残缺的那一小块儿。可是,慢慢地,它却开始喜欢上了在路上寻找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残缺,它的转速很慢,但这也同时让它有时间欣赏路上的风景,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着,风儿轻轻地吹着。它和美丽的鲜花打招呼,和天上飞过的蝴蝶交朋友,倾听蜜蜂们的歌唱,甚至为自己能轻巧地避开爬过的蚂蚁而感到开心不已。有时候,它甚至忘记了自己寻找的目的。因为,路上的风景似乎给它带来了更多的快乐。这期间,它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可都不是它丢失的那块儿。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它终于在一片树林的小路上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一块儿,它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恢复了自己的完整,然后快乐地滚了起来,它终于又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可是事情并没有如它想象得那样完美,由于它滚得很快,以至于再无暇注意身边的风景,它来不及跟蝴蝶、蜜蜂和小蚂蚁打声招呼,就匆匆地远去了。这时,圆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伤,甚至超过了原来残缺的时候。于是,它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找回来的那一块儿重新放了下来。

那个真正“完美”的圆环又回来了。它继续着自己的残缺的脚步,这一次,它不是去寻找,而是让自己真实地享受生活。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为了追求一种完美,不停地苛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忘记了一种达观的心态,忘记了春天的美丽,忘记了大自然的芳香。有多少人在垂暮之年幡然醒悟:一辈子只在追求生活,却从未认真地体会生活、感悟生活!

从前,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大哥是一个注重实际又脚踏实地的人,而二弟则是一个事事苛求又好高骛远的人。当两兄弟都成年以后,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是时候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了,也应该把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秘密告诉你们了:在咱们家再往东的那一片群山深处有一块绝世美玉,你们去把它找回来,在找到之前不要回家。

兄弟俩就此告别了父母向大山深处进发了。过了不久他们就到了父亲说的那一片山中,兄弟俩发现这山中果真有很多的玉石,这让他俩兴奋不已。可在其中找了许多天,也不曾找到父亲所说的那块绝世美玉,兄弟俩都有点灰心了。他们想,也许是找寻的地界太窄了,应该再多走一些路。于是,兄弟俩约好了会合的时间,就开始分头行动了。

在找寻的过程中,哥哥被发现的许多玉石吸引了。它们有的已经残缺,有的成色非常一般,有的只不过是一些奇异的石头,但哥哥都把它们全都装进了口袋。就这样,不知不觉它的口袋已经装满了,和弟弟约好的时间也已经到了。可没想到,弟弟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原来,弟弟一心只想着要找到那块绝世美玉,而错过了身边其他的玉石。弟弟对哥哥说:“你找的这些东西都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玉石,并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那块,拿回去他也不会满意的。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高的大山中接着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

哥哥只好一个人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中。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说:“你用这些东西可以开一个玉石馆和一个奇石馆,那些玉石稍一加工,都是稀世之品,它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短短几年,哥哥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在他寻找的玉石中,有一块经过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国王御用作了传国玉玺,哥哥因此也拥有了倾城之富。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父亲听他说了弟弟探宝的经历后说道:“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所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这个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很多年以后,父亲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哥哥对父亲说要派人去寻找弟弟。

父亲却说:“不要去找,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挫折他都不能顿悟,那么即使把他找回来他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世间没有纯美的玉,更没有完善的人和绝对的事物,为追求这种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曾说过:“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你们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巴甫洛夫所说的掩饰缺陷,和故事中的弟弟一心只想到“绝世美玉”的心态是一样的,殊不知,所谓“绝世美玉”是根本不存在,那些表面看似残缺的玉石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七个貌若天仙的女儿,这七位公主是国王最大的骄傲。

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但从来没有人看过她们的头发披散下来的样子。因为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让她们把头发梳理出更漂亮的样子。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往常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不过,她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发夹。这可怎么办,少一个发夹头发是梳理不好的。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二公主起床后梳理头发,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五公主一样拿走六公主的发夹;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发夹。于是,七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

第二天,邻国一位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晓得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她们都说不出口,懊恼极了。只有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话才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结局,想当然的是王子与七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为什么一有缺憾就非要拼命去补足呢?一百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人们要追求完美,但不要过于沉迷其中,而要学会试着去接受不完美的现实,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就是客观现实,谁也无法逃避,只能接受。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善待自己,才能树立真正的自信。

完美只能无限接近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

渴望十全十美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因为追求完美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沮丧和压抑的情绪。事情刚开始,就在担心着失败,害怕结局不够完美而终日忐忑不安,这样反而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

李小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大学毕业后,李小姐准备考硕士研究生。那年,竞争对手特别多,“我必须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她抱着这种极端完美的思想去参加了考试,结果却没考上,“我没脸见人”,她患了忧郁症!通过药物使她暂时恢复了正常的心理,然而药物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的思维方式。

毕业后,她成了公司的一名职员。对于这种现实她仍然觉得不够满意,认为没有达到她理想中的境界。于是她又开始追求。她买到一本《人生格言集》,书中谈到类似于:女人形象、成就、追求、不应自卑、交际能力等人生心理问题,对照书中的标准她感觉自己相差太多了,根本达不到一个完美女人的标准。她整日思考着:“我怎么不像一个女人呢?”“我怎么做不到那样呢?”结果自己将自己带入了恶性循环当中,忧郁症再次找到了她,只能继续依靠药物。

这之后的几年中,在李小姐身上又相继发生了好多事情。恋爱中,她容不得对方的一丝一毫的缺点,30岁了仍找不着合适的对象,尽管曾有许多小伙确实真的喜欢过她。

在社交圈中她几乎没有朋友,她相信“人与人是平等的”、“既然是职工就应该上好班”、“朋友应该支持理解自己”……而实际生活中总遇不到这种人,在她眼里社会中的人似乎都是“混蛋”、“伪君子”、“太俗”、“太傻”、“太缺乏知识”,她看不上任何人。历经许多,终于走入了婚姻,可由于她这种性格上的“追求完美”,结局只能以离婚收场。

其实,追求完美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到了处处苛求自己和别人的程度,那就脱离了现实,物极必反地到了另一个极端了。那样,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远大于正面影响。会让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对于自己的缺点和生活中一星半点的不完美耿耿于怀,这将会直接导致个人信心的丧失,严重的将对别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将失去信心。

李小姐的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心理在作怪。

完美主义者通常对自己要求十分苛刻,因为标准太高,即使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也不能令他满意,反而会责怪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久而久之,丧失了自信;完美主义者对他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挑剔,不留情面。如果完美主义者是个老板的话,他绝对是一个难伺候的老板;完美主义者通常都固执己见,始终坚持自己的标准,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顾他人的意见;完美主义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来自内心深处想要超过别人,而且他们也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然而一旦达不到他们所设想的目标,就会感到垂头丧气而丧失自信。

网上有一个小故事,耐人寻味:有一户农家,住在市镇与农村的交界处。农家以种菜为生,然而颇为肥料不足所苦。有一天,主人灵机一动:“在这条路上,往来贸易的人很多。如果能在路边盖一个厕所,一方面给过路的人行了方便,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肥料的问题。”想到就做,于是,他用上好的砖瓦搭盖了一间厕所,内外墙壁上都铺上了整洁的瓷砖,看起来十分整洁。完工之后,他觉得非常满意。“这下,不愁没有肥料了”。然而,一连几天过去了,新盖的茅厕却无一人光顾。这家主人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路过的人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盖的厕所太美、太干净,一般人从外面一看以为是神庙,内急的人当然不敢往这儿跑了。

过分地追求完美,会使人处处与自己过不去,反复纠缠于细枝末节的不完美,吹毛求疵,常常用一小部分的不完美来取代全局的完美,进而会掉进不完美和失败的深渊中无法自拔。会使人的自信遭遇极大的挫折,长此以往,人的自信心很可能会丧失殆尽,从而彻底失去了再去采取行动的信心和勇气。

只求完美,害怕失败,最终只能使人处于瘫痪的境地。

那么,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呢?专家给人们提供了如下三条建议:

(1)对自己的潜能有个正确的估计:既不要估得太高,更不必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你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你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你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更没必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你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行,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3)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实际上,当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反而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

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所想的那样暗淡。

生活中本没有完美,太完美了反而不完美,有些不完美的点缀与烘托,才会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在一定意义上也更完美。现实中的人们就要做到这样:不排斥去处处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但不要过分地深陷其中,不要过分地苛求自己与别人。以这样的处世心态来作为自己言行的参照,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自信、轻松、快乐、宽容、成就到那时都会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