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10797600000003

第3章 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德行是一种习惯。”品德影响你的行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习惯,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修养、高素质”的人。

诚信的习惯让你一生受益

名人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

曾任美国波士顿市市长的哈特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道:“诚信是一条自然法则,违背诚信的人是会得到惩罚的。诚信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适用于一切领域。拥有诚信,也就有了成功的方法。”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诚信”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美德,自古流传下来许多诚信的故事,“梁颢还书”就是其中之一。

梁颢是宋朝人,父母早逝,由叔父收养。他自幼好读书,因他叔父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只好管别人借书来读。对那些借来的书,他都是倍加爱护,而且向来是说什么时候还到时就一定会还,很守信用。

一个冬天的晚上,屋子里冷得出奇,梁颢看了一会儿书就觉得手脚僵硬,眼睛发酸。本已到了休息的时间,但因明天就要把书还回去,他就想在当夜把书看完。所以他就不时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放松一下眼睛,然后再看。就这样不知不觉看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叔父一觉醒来,发现梁颢屋里的灯亮着,于是就披衣起床,推门走到梁颢旁边,心疼地说:“颢儿,你看书从早上到晚上,又从晚上看到了早上,天这么冷,这样会搞坏身体的。快收拾一下去休息吧,睡醒再看也不迟。”

梁颢说:“这可不行,我已经答应人家了,今天就得把书还回去了。要是这会儿看不完,等书还了我就没法再看了。”

叔父笑笑说:“傻孩子,他们家里有好多书,又不等着用这一本,晚还一天也没什么要紧的。还是先休息要紧。”

“这可不行。”梁颢一脸严肃地说:“做人要讲信用,我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就失信于人。我答应今天还,无论如何今天就一定要还。”

叔父听他这么说便不再说什么,梁颢又低下头继续看书,看完后,他按时把书送还给了那家主人。主人听说了他读书的情形,赞叹道:“真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以后有空就来我这里借书吧,你要借哪一本都可以,什么时候还都行。”

梁颢听罢非常高兴,赶忙向他道谢,后来他就经常去借书,而且总是按时归还,从没失信过。

公元985年,饱读诗书的梁颢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中了状元,由于他的才华和少年时期养成的诚信品格,深得皇帝的赏识,被连连提拔。

诚信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必须要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要知道,为人处世,诚信是第一位的。不讲诚信,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最起码的基础,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德国男孩奥利弗为学习中文,主动与一位成绩优秀的中国研究生肖强来往,渐渐地,他们在学习中成了好朋友。一天,两个人一起外出,奥利弗发现肖强在坐地铁时竟为了省钱买了16岁以下的儿童票,奥利弗很吃惊,立即断绝了与肖强的来往。肖强在得知原因后非常不解,不就是一张车票吗?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原来,德国人非常重视诚信,并且有一套机制来维护诚信,比如,德国人没有听说过“做假账”这个词。德国的财务人员也没有一个敢做假账的,他们大学毕业后,还要经过大约两三年时间的学习才能够做财务人员,如果要是做一次假账,就终身不得再做财务工作,并且不再被人信任。

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之本。一个全无信用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言必行,行必果,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摄影师。因为那个小地方交通很不发达,所以买东西非常不方便。摄影师有一次很想喝啤酒,就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他去买,没想到,少年跑了三个多小时才大汗淋漓地买回三瓶啤酒,摄影师非常感动,渐渐地和少年成了朋友。过了些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买啤酒。摄影师怕少年太辛苦就一再推辞,可少年一再坚持,摄影师就一次给了他很多钱,让他干脆买上十瓶,能多喝几天。

少年拿了钱就高兴地走了,但是,这次他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三个小时就回来,而且,摄影师等到半夜,少年也没有回来。摄影师很担心少年,就去村民家找,村民们都认定:“他是个家境贫寒的孩子,拿了那么多钱,肯定是跑了。”

就这样坐立不安地过了三天,摄影师不再抱任何希望,他终于相信了人们的话,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可就在那天晚上,买啤酒的少年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浑身泥浆,衣服皱皱巴巴的。原来,他走到第一次买酒的地方只买到四瓶啤酒,就又爬了四座山到另一个山岭,这才买够十瓶,可是路上因为天黑他跌倒了,打碎了三瓶,说到这儿,少年哭着把所有玻璃碎片从口袋里拿出来,并拿出了找回的钱。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都被少年身上诚信的精神打动了。这个故事至今仍在那里流传,感动着越来越多到那里旅游的人。

韩非子有云:“小信诚则大信立”,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是你应该坚守的信念,因为诚信是人最贵重的无形资产,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是让你一生都受益的好习惯。

你可以这样做:

1.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你答应了同学的事情,一定要按时办到,如果没有能力完成,一定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平时答应别人的约会,也要做到守时守约,不要随意就迟到或爽约。

2.给自己定下奖励和惩罚制度。时常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了诚信,如果做得好就要适当地奖励自己一下;反之,则惩罚自己一下。

3.请周围的人帮忙监督。可以请父母、同学、朋友一起监督并帮助你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别让谎话成为你的辩护律师

名人名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

“说谎”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说谎的习惯不受年龄的限制,什么年纪的人都可能说谎,但在青少年中表现尤其突出。

说谎的习惯对青少年的成长危害非常严重——一旦养成了说谎的习惯,就没有人愿意再信任你;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做任何事……总之,你会因此而成为没人喜欢、没人信任、没有朋友的失败者。

人人都不喜欢爱说谎的人,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又热衷于说谎呢?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谎话就说出口了呢?

心理学家分析,说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青少年不良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动机很复杂。根据说谎动机及严重性不同,可以把说谎分为几类:

1.防卫性说谎。是指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痛苦而进行的说谎行为。在青少年中,这种性质的说谎行为比例相当大,而且与老师和家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许多青少年一想到做错了事会被批评,就想把实情隐瞒。比如,考试没考好,怕被家长责罚,可能就会谎称自己考了高分。这种谎话虽然对别人并没有恶意,但日久天长就难以再取得别人的信任了,就算你真的取得了好成绩,别人也会认为你在说假话。

2.表现性说谎。是指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进行的说谎行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吹牛”。这种说谎的动机多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在人面前“露一手”,以表现自己有多么优秀。其实,吹牛很少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是当谎言揭穿后,“牛皮王”不仅不会得到大家的同情,反而会被人嘲笑和鄙视。

3.恶作剧性说谎。是指为戏弄别人而进行的说谎行为,与前两种说谎相比,这种说谎的情节更加严重。有些青少年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性,他们只是觉得生活很无聊想找点乐子,就想出这种方法来戏弄别人,从别人的反应中获得畸形的满足感。这样的“坏孩子”不仅老师家长不喜欢,同龄人也会敬而远之,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被人捉弄。

4.牟利性说谎。牟利性说谎是指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的说谎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有时他们想得到某些东西,而这种需要又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满足时,一些青少年就有可能去编造一个“正当理由”,如:买书,为了学英语等等,以此从家人那里获得金钱或者其他物质利益。

除了以上几种说谎的动机外,青少年有时还会说一些“幻想性谎言”,就是指把幻想表述为事实的说谎行为。这种说谎与其他各种故意隐瞒或捏造事实的说谎行为的动机不同,这种说谎的内容不一定是恶意的或者有害的,只是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所以,要与其他几种说谎行为区别对待。但不管是哪种说谎都是不被人喜欢的,而且都会带来恶性的后果,那些没完没了地说谎和弄虚作假的人,他们唯一能获得的“好处”就是即使讲了实话,大家也不会信任他们。

总之,说谎绝对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不管说谎者还是被骗者,都会感觉不舒服。你必须引起注意,远离说谎话的坏习惯,绝不能让谎话成为你的辩护律师。

你可以这样做:

1.自己管好自己。这是不说谎话最重要的一点。每当你心里有想要说谎的苗头时,一定要非常警惕,要及时刹车,在谎话还没有说出口时就将这个念头掐断。

2.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从某个角度来讲,青少年说谎的习惯多是由别人教出来的,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身边的同学朋友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你有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所以,你得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诚实的好朋友,远离那些满口谎话的人,这样才有利于你养成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习惯。

3.经常读一些有关“诚实”的名人故事。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也许你会更容易接受。从别人的故事中,你会明白什么是虚假和欺骗,你会看到说谎的害处和诚实的好处,同时你也会从别人的经历中知道自己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4.照实说出你的真心话。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或是做错了事,不妨尝试一下主动找老师或者家长说出实情,也许你会因此受到责罚,但相信总是比谎言被拆穿后受到的责罚轻得多。

培育礼貌的高贵花朵

名人名言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兰道儿

礼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之一。《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遗死?”孔子说:“不学礼,无以亘。”“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辈,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因此,讲礼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他们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礼貌也是社交的一种技巧,从小形成的礼貌习惯是将来建立良好社交关系,赢得他人尊重的重要保障。

国内有一位作家出国访问,在纽约市的公用电话亭遇上了几个打扮得看似小混混的年轻人,他们的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皮衣上点缀着铁环,一边吸烟一边在那手舞足蹈地聊天,作家正在犹豫要不要走过去时,几个年轻人看见了,他们立即从电话亭处走开,并礼貌地问他:“先生,您要使用电话吗?请用吧!”作家对此事感慨很深,回国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使他们的行为出现某种偏差,然而从小养成的讲礼貌的好习惯却仍然根深蒂固,未被动摇。”

可见,从小养成的讲礼貌的好习惯能长久并牢固地保持,并能让你终生受益。

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些明智的和有礼貌的人们,他们特别谦虚谨慎,从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夸夸其谈、招摇过市。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证实自己的内在品性。

文明礼貌常识包括语言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一般性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等相信大家都会应用,但有一些礼貌行为常被人们忽视,这值得你特别注意:

进别人的房间前要敲门,就算父母或好朋友的房间也不例外;不乱翻别人的东西;与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口吐恶言,打架骂人;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让座,不争抢座位;购物时要排队,不乱插队;乘滚梯时要靠右侧站立;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尤其不能随手在这些设施上乱写乱画;观看演出和比赛时,不起哄骚扰,不带不能带入场的物品,做文明观众;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文明接打电话等等。

良好的礼貌习惯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不懂得礼貌对人的人,别人就不会尊重他,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产生许多摩擦,也会失去许多朋友。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是个粗暴无礼的人,那他一定是个文化素养较差、思想水平较低的人。

不管他多么有创见、有能力、有口才,一旦他的行为举止表露出粗俗、暴戾、唐突、野蛮、不合时宜等拙劣的倾向,他自身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没有人会信服他、尊敬他。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穿着漂亮的女孩不时说出“脏话”时,一个人撞了您一下不道歉就扬长而去时,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有人不停地打电话或大声说话时,你会作何感想?

可以说,懂礼貌是学会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文明礼貌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让他们从文明礼貌方面打好基础。青少年懂礼貌要注意以下几点:

1.礼貌贵在真诚,当你对他人表示出诚挚的尊重,同时亦是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巧妙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只有那不经意做出的,表达一种与私利无关的真诚和善良,才是令人信赖的礼貌。

2.礼貌需要有谦虚的态度,礼让的涵养。古人常说“谦谦君子”,这不仅指举止的谦让,更包含行为的豁达大度。相待以礼容易,他人非礼时仍以礼相待很难。以礼待非礼并非是一味退缩,而应该理解为对小事的糊涂,大事和原则问题上的清楚和持正。只有这样,礼貌才显现出其外在的弹性和柔美,内在的坚韧和阳刚。

3.礼貌如酿酒,是需要长久的窖藏才更加醇香的。有语云:三天可造就一个百万富翁,三年难培养成一个贵族。此话道出了礼貌的言谈举止和气度风范的养成之难。礼貌是人的衣裳,往往折射出个人的出身、家庭氛围、社会经历、性格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修习,长期熏陶,让礼貌融入生活和生命之中,才能终成正果,臻于至高的境界。

从现在开始,重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礼貌为你的形象加分,用礼貌的“通行证”去敲开成功的大门吧!

你可以这样做:

1.言谈、举止和态度要有礼貌。礼貌待人,使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礼貌用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谈吐文雅、和气、谦逊,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猜疑、纠纷和摩擦,有利于人们心情舒畅。无论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你都是集体的一员,每天都要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相处,在社交的场合里,还要同更多的陌生人相处。如果能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待人和蔼、谦逊,那么你将会很快融入集体。

2.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弄清楚讲礼貌的意义之后,最要紧的是在实践上下工夫。这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养成习惯。讲礼貌也要提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精神。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大,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也要在此时培养。只要你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从点点滴滴做起,坚持不懈,就能使讲礼貌成为个人生活素质重要的一部分。

让谦虚的品质引领你不断进步

名人名言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一个容器如果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就会溢出来。同样道理,一个人心里若装满了骄傲,便再也容纳不了新知识、新经验,就听不进别人的忠言了。长此以往,就难以再有进步了;而那些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认识到学无止境的涵义的人,则能放开眼界,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地进步。所以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对于正处在学习大量知识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培养谦虚的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了一点点成绩、学到了一点知识就忘乎所以,觉得世事不过如此,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仿佛“老子天下第一”,那么,你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你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楚汉相争时,项羽派勇将龙且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东进入齐地,救援齐王田广。韩信正要向高密进军,听说龙且兵到,召见曹参、灌婴二将,嘱咐他们:“龙且是项羽手下有名的猛将,我们不能硬碰硬,只可智取。”于是,立即下令部队后撤三里,选择险要高地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一向骄傲自大的龙且,以为韩信怯战,想渡河发起攻击。属下的几名官吏劝阻他说:“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臣,不可轻敌。我们不如先按兵不动,探探虚实。”

龙且哈哈大笑,他连连摇头道:“你们知道那韩信是个什么人?不过是一个市井小儿,一个要过饭、钻过人家裤裆的窝囊废能有什么真本事?”

副将周兰听主将这么说,上前进谏道:“现在的韩信与曾经可大有不同呀。听说他辅佐刘邦平定三秦,平赵降燕,今又破齐,足智多谋,不可小视呀。”

龙且把手一摆,胸有成竹地说:“韩信遇到的对手,统统不堪一击,所以侥幸成功。现在他碰上我,他才晓得刀是铁打的,你看我怎样让他的脑袋搬家!”不管是谁来劝阻,龙且一概不听,还下令士兵渡水投递战书。

再说韩信,他为准备决战,命军士火速赶制一万多条布口袋。黄昏时分,韩信召部将傅宽,授予密计:“你带兵各自带上布口袋,偷偷到潍水上游,将口袋里装上泥沙,然后找河面浅窄的地方堆上沙口袋,阻挡流水。明天交战时,楚军渡河,等我发令,即命兵士捞起沙口袋,放下流水。”傅宽听到此计连声叫好,立即去准备。韩信又命曹参、灌婴两军留守西岸,自己率兵渡到东岸。

交战时,韩信挑战道:“哪一个是龙且?快来受死!”龙且一听这话立即跃马出营,怒气冲冲地举刀直奔韩信,韩信假装害怕急忙退进阵中,众将出阵抵挡,按计划边打边退,直到潍水附近。龙且以为自己功夫了得,得意地哈哈大笑,对手下们嘲笑道:“我早说过韩信不堪一击,怎么样,被我说准了吧。”龙且正追赶得起劲,周兰发现河水忽然浅了,急忙提醒他要小心行事,唯恐敌人有埋伏。话音未落,只听一声炮响,忽见一大股河水从上方涌来,汹涌澎湃。楚兵还来不及看清状况,就被汹涌的大浪卷走,转眼间就尸横遍野,死伤无数。就在楚兵自乱阵脚时,汉军阵中红旗竖起,曹参、灌婴从两旁杀来。韩信则率众将杀回来。尽管龙且骁勇,周兰精细,也没有冲出汉军的天罗地网。最后龙且被斩,周兰被擒,其余的楚兵统统当了俘虏。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越是骄傲自满越是容易跌跟头,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把事情做好。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有一个巧妙的比喻,用来说明骄傲的坏处: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像分母,他的实际才能像分数值,自我评价越高,实际能力就越低。

所以,为了进步,千万要保持谦虚,不能张狂。就是自己真的学识过人,也要戒骄戒躁,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弥补才能不断地进步。

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据说,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说:“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何还能做到学而不厌呢?”爱因斯坦很幽默地解释道:“假如把人的已知部分比作一个圆的话,圆外便是人的未知部分,所以说圆越大,其周长就越长,他所接触的未知部分就越多。现在,我这个圆比你的圆大,所以,我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更多,我得不断地努力去吸收圆外的知识,怎么可能懈怠呢?”

牛顿,这位杰出的学者、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的功绩世人皆知,可当他听到朋友们称他为“伟人”时,他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我。我只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偶尔拾到几只光亮的贝壳。但对于真正的知识海洋,我还是没有发现呢。”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多是因为有了谦逊好学的精神,才达到了人生的光辉顶点。

有些青少年误以为,谦虚,就是明明觉得自己不错也要假装对别人说自己还不行。这是对谦虚的误解,真正的谦虚,是心里意识到自己仍不够优秀,还可以更加优秀。爱因斯坦的谦虚就是真正的谦虚,而以下这几种人所谓的“谦虚”却并不是真正的谦虚。

胸无大志者,极其诚恳地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志向”;毫无才学的人,极其认真地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这不是谦虚,仅仅是诚实,因为这种想法对进步无益。

机遇面前犹豫不决者,左右为难地嗫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挑战,自卑者战战兢兢地说:“我觉得我的能力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也不能算是谦虚,这只是心里的哀鸣,这种哀鸣显示出了自己的不自信、无能为力。

真正的谦虚需要一种勇气与智慧的支持。所谓智慧,在于能看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看到别人的成绩;所谓勇气,则在于自己敢于承认,敢于改变。

有人做过这样的总结:谦虚的人,因为看得远,所以不躁;因为想得远,所以不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傲。你也应该做一个真正谦虚的人,看清自己,看清他人,从而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从而不断进步,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你可以这样做:

1.从心里认识骄傲的危害。骄傲,会让你拒绝一切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骄傲,会让你失掉客观的标准;骄傲,会让你像一只可笑的井底之蛙,视野狭窄,自以为是。骄傲还有许多害处,会严重阻碍你前进的步伐,所以,你得从心理上有这样的防范,千万不要让骄傲支配你。

2.全面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青少年产生骄傲情绪多是由于自己的某方面特长和优势,比如,学习成绩优秀、有运动天赋、家庭条件好、长得帅气漂亮等。你应该认识到,某一方面的优秀不代表各个方面都优秀,你在其他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自己身上的这种优势只不过是限定在你日常生活的这个很小的范围内,如果范围扩大了你就可能会失去这种优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永不懈怠。

3.正确地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建议。有些青少年非常要面子,认为“别人批评我,就是看不起我,给我难堪”,其实,长辈、老师批评你都是希望你进步。至于同学朋友给你提建议那是希望你改变那些不好的习惯和做事的方法。不要觉得这是坏事,不要急于争辩,仔细听听别人怎么说,如果他们说得有道理你最好马上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尊重他人让你更具修养

名人名言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照射的宝石。

——诺贝尔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

——戴尔·卡耐基

尊重他人在人们的品德习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尊重他人往往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能够尊重他人的人通常都能受到他人的尊重,相反,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条法则不仅适用于成人世界,对于青少年来说也一样重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要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须尊重他人。

你要知道,在与人交往时,对话的双方都是具有尊严的主体。如果双方不能互相尊重,那么,交流和沟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结果还可能事与愿违,给自己带来麻烦。

公元前592年,晋国、曹国、鲁国和卫国四国的使臣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访问齐国,四人一起来到齐国都城临淄拜见了齐国国君齐顷公。齐顷公一见这四个人颇有些诧异,原来,这四个人各有特色——晋国大夫眼睛有点毛病,总是睁着一只眼看东西;曹国大夫总是弯着腰;鲁国大夫脑袋瓜又光又滑像个大葫芦;卫国大夫一只脚长一只脚短。齐顷公在心里嘲笑起这几个其貌不扬的使臣,还对他的皇后及侍臣说他们是一个独眼龙,一个驼背,一个秃子,一个瘸子。有人就出主意说要戏弄一下这四个人,齐顷公觉得挺有趣就同意了。

第二天,齐顷公在后花园摆宴招待。特意挑了四个人招待来访的大夫,陪他们上后花园赴宴——陪同独眼龙的也是一只眼,陪同驼背的也是个驼背,陪同秃子的也是秃子,陪同瘸子的也是瘸子。

在宴席上,齐国的侍女们看到独眼龙、瘸子、秃子、驼背成双成对的走过来时,都不由得偷偷笑起来,就连皇后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四位使臣感到了极大的侮辱,他们非常生气,连饭都没吃好。

回到馆舍后,四个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气,抱怨道:“我们诚心诚意来访,他们却如此戏弄我们,真是岂有此理!”,“他们如此羞辱我们,此仇不报,就算不得大丈夫!”四人当天便开始谋划起兵攻打齐国,他们对天起誓,一定要报今日戏弄之仇。

两年以后,四国终于联合到了一起,兵车绵延三十多里,大举伐齐,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齐顷公被围在华山,仓皇逃跑。最后,齐顷公只好拿着厚礼与四国求和。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齐国国君不懂得尊重别人,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从而引来了仇恨与战争,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在人格与尊严上,人和人是平等的。尤其在现代这种张扬自我的时代,更不能轻易地亵渎和冒犯他人的人格与尊严。青少年更应该从小就意识到要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还要懂得重视他人的意见,唯有这样才能在尊重他人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肯定。

杰克是一位刚刚开始工作的设计师,他常常向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商推销自己的设计方案。可是那位服装商从不买杰克的东西,而且总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或批评,这让杰克非常郁闷。他向一位朋友倾诉了这种情况,这位朋友分析了杰克的经历,给他出了个主意,杰克听到后如梦方醒。

不久,他就急于尝试朋友的新方法。他随便找了六张画家们未完成的草图,再次找到那位著名的服装商。对他说:“这是一些尚未完成的草图,请问你,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你满意?”服装商默默看着草图,很感兴趣,思索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很多建议。杰克拿着草图回到画室,立刻按照买主的意思把它们修饰完成。

没几天,杰克再次找到服装商推销他的设计,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六张图竟全被接受了。从那以后,这位买主订购了许多他的图案,而这些方案正是根据服装商自己的想法画成的。

后来,杰克总结出一条经验,“原来我的方案卖不出去,大概是因为我太看重自己的意见,从来不懂得尊重对方的意见,现在,我鼓励他把他的想法交给我,对方觉得自己被尊重了自然也对我表示重视。他现在觉得这些图案是他创造的,确实也是如此。我现在用不着去向他推销,他也自动会买。”

杰克由于尊重他人的意见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与人相处的一项原则。尊重与倾听,是对他人的重视。只有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你才可能走进对方的心灵,才可能与对方进行愉快的沟通,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相反,如果视他人的建议而不顾,我行我素、挑剔他人的不是,甚至在众人面前指责他人,则会让人讨厌,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

你可以这样做:

1.和他人说话时要礼貌。他人在讲话时,切不可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不要让人感到不被尊重、被人看轻的感觉。和他人交谈时,要望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而且他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插话,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如果对方是你的师长或者其他长辈,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2.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人。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会觉得受到尊重,从而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总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与人说话,对方就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不愿与你交往。

3.绝不能为了抬高自己而贬损他人。有些青少年喜欢炫耀,为了表现自己的优秀总是把自己的得意事挂在嘴边,为了表现自己高人一等还喜欢找一个不如自己的“参照物”,在贬低他人的同时抬高自己。这样做,很可能会伤害到另一个人,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周围的人便会逐渐地离开你。所以,最好还是控制一下自己的表现欲,尤其不要伤害到别人。

4.不能过分自信。自信本来是好事,但是有些人过于自信,就变成了自大,自大的人以为自己什么事情都懂,比所有人都聪明,这也知道,那也明白,处处比他人强,结果必会使人反感,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议你还是收起自己的傲慢,表现得谦恭一点,这可使你看上去更有修养,更让人喜欢。

宽容,一种爱的习惯

名人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对小溪的宽容,就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对风雨的宽容,就没有雄鹰的潇洒;没有对严冬的宽容,就没有春天的灿烂!

那么,宽容是什么?宽容是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难处,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去操练、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宽容,这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首先,宽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快和小摩擦。如果我们斤斤计较,就会使矛盾激化,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如果我们都退一步彼此宽容,都为对方着想,那么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人与人关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你可以尝试着以宽容的心对待你的同学,那么很快你就会收获许多真挚的友情。

随着你年龄的增长,等你步入社会开创事业时,宽容就愈加重要。就像比尔·盖茨所说的,一个能够开创一番事业的人,必定有开阔的胸怀,只有养成了坦然面对、包容一些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这其中的道理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唯宽可以得人”。

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做了皇帝后,对下属们论功行赏。萧何与曹参在帮助刘邦东征西讨,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汉朝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汉马功劳,功勋都十分卓著。

但他们二人谁的功劳更大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有人说:“曹参多年来率军南征北战,在沙场上奋勇杀敌,身上留下七十多处伤口,他指挥军队攻下的城池不计其数,所以论起功劳,当数他最大。”

刘邦则更欣赏萧何,把曹参排在了萧何之后。曹参和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不服气,总是找机会为难萧何。

萧何看透了曹参的心思,并不与他计较,每当碰到曹参找茬,萧何就设法避开,不同他发生冲突。高祖刘邦在位时,他们合作得还算不错。

后来,刘邦过世,惠帝继位,此时萧何也年老病重了,汉惠帝来探望他,萧何就对皇帝说:“如果臣有个三长两短的,您将让谁来代替我的职位?”惠帝想到了曹参,但他知道二人有过节,因此只是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没想到萧何听后,非常高兴,说:“陛下您选对了人,臣死而无憾了。”

后来曹参果然继承了宰相的职位,他得知此事以后非常感激萧何的知遇之情,与萧何间的心结也随之消失了。萧何的不计前嫌、宽以待人也为后世景仰。

胸襟狭小的人,只能看到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胸襟开阔的人,往往眼光高远,不计小利,以大局为重。你想在未来成为一个高尚的、让人敬佩的大人物,那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这种宽以待人的好习惯吧。要知道,宽容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也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只要对待别人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就没有什么“结”是解不开的。

你可以这样做:

1.像宽容自己一样宽容别人。德国神学家肯比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过错和风细雨,可是轮到评判他人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评,这时,别人的过错,通常就成了电闪雷鸣。如果我们能像宽容自己一样地宽容别人,那么就能比较容易地原谅别人的过错了。

2.学会谦让。在与人交往中遇到矛盾时,你不要每次总是想着占便宜,自己一点亏也不吃,主动谦让、团结友爱,才能让你享受到共同相处的快乐。

3.多多注意别人的优点和好处,不要把别人的缺点和坏处看得过重。以宽容的心境面对朋友,这样,你不仅会心态平静、宁和,而且还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关爱。可谓一举两得。

每天自我反省

名人名言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鲁迅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的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这样的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这句话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这两句话,道出了反省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修正错误,不断地取得进步,其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这也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异之处。每一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自我反省和改正错误。有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有过人的智慧和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反省精神;他们每日三省,总是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憾和不足,并总结教训,完善自己,最终迈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很穷,只上了几年学,就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印刷厂做学徒挣钱。但是他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之一。

除了刻苦勤奋外,富兰克林还有一个成功的秘诀,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养成的习惯”,那就是——不断反省自己。正是这种好习惯,促使他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成了一个让世人景仰的人。

每天晚上睡觉前,富兰克林都会问自己:“我今天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好?”

他每天都在检讨自己的缺点,每天都有新发现,于是,富兰克林就设计了一个表格。表格分为左右两块,其中左边写上自己所有的缺点,如: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浪费时间等;而右边则写上自己的优点,比如俭朴、勤奋、清洁、谦虚等。他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得与失,立志改掉缺点,养成好的习惯。渐渐地,表格左边缺点的内容越来越少,而右边优点的内容越来越多。在这不断深刻的自我检讨中,富兰克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样持续了几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在许多青少年的意识里,“反省”似乎是老年人的事情,因为人年纪大了,有了一定的阅历,才有资格谈“反省”,我们刚刚才十几岁,最重要的是有信心有勇气,勇往直前,还没有开始放手去闯荡,何谈“反省”?

其实并非如此。反省是没有年龄界限的,除了尚不懂事的孩子,反省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习惯和性格尚未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更具有重要性——没有自我反省习惯的人在犯了错误之后,不仅不去认真反省自己错在那里,还会抱怨自己运气不佳,结果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永无进步。而有自我反省习惯的人,通常都能够不断反省自己、改正错误,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人生道路越长,自我反省就显得越有必要、越有价值。

那么,青少年要反省些什么呢?

首先,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自己说过的话是否有不妥之处?做事的方法是否还能改进?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还必须要想办法改变。否则,仅仅认识错误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具有极好的自我纠错习惯。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某个最新见解,不久后又会毫不留情地自我否定掉。尽管他的十个见解中往往八九个都是错的,可是他凭借有错就纠的好习惯,能够“沙里淘金”,终于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其次,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我们从自己身上认识到的经验教训固然可贵,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加广博、深刻的经验,还需要从更宽更广的领域中寻找,别人的经验教训也可以移为己用。有人说,成本最低的经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做自己的教训。这样做同样能使你避免错误。

有位伟人曾说过,所有进步较快的人,必定是善于反省自我的人。对于青少年来说,反省能使你走向成熟,反省能让你变得深邃,反省能让你臻于完善。希望每一位青春年少的朋友都能养成自省的习惯,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反省,克服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取得人生的成功。

你可以这样做:

1.找自己的毛病,不要迁怒于人。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遭遇挫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责怪或迁怒别人,这样的人是难有进步的,也很难有朋友。培养自省的习惯,首先必须抛弃那种“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劣根性,建议你以后在想找别人的毛病时,不必急于开口,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毕竟,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更容易一些。

2.从自省中总结经验。每一次自省,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剖析,你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分析,最好能有所记录,避免以后重蹈覆辙。这样,每一次的错误就变成了经验,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些经验比你得到的结果还要宝贵。

不推卸责任,不做甩手掌柜

名人名言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富兰克林

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萨特

正在读高二的苏苏面临着文理分科,非常犹豫,不知该选理科,还是该选文科。选理科吧,虽然物理是她的长项,可是她的化学成绩却是一塌糊涂;选文科呢,她的历史成绩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一提起政治,她连哭的心都有。

老师让她自己决定,左右为难的苏苏只好请父母来帮忙了。

“我听你们的!”苏苏对父母说。

妈妈主张让她学文科,因为女孩子学理科相对男孩子还是吃力一些。

爸爸也同意妈妈的意见,让她在高三时好好攻一下政治,只要这科成绩上去了,那么上大学一定没问题。

“这可是你们让我选的,万一以后我学不好可不能怨我。”苏苏理直气壮地说。

“这是什么道理呀?虽然我们有我们的想法,但考大学可是你自己的事呀,不管你决定了选文还是选理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苏苏的爸爸说。

现在的许多青少年都有着和苏苏一样的想法,总觉得家长替自己拿主意、顺从了家长的意见,就有一个冠冕堂皇的推脱辞:是你们替我做的选择,做得好不好不关我的事。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行为极不负责任的想法。虽然你还没有真正地独立生活,但你也该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放学时淋雨了,怪妈妈没有提醒你带雨伞;英语学不好,怪老师讲课方法有问题;没有得到学校的保送机会,怪老师故意为难你;没能上好学校,怪父母不是大款,交不起赞助费……看看结果,再想想理由,难道都是别人的错,你自己能逃脱掉责任?

成功大师卡耐基曾告诫过年轻人,对于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好的结果,不要一味地抱怨别人,从别人身上找错误,而应该先审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这个结果的导火线,如果是,那么你自己必须为这次结果买单。

吉米坐在靠近门边的书桌前写作业,外面忽然起了很大的风,险些把他的作业本吹跑了。吉米不得不跑去关门,他狠狠地给了门一脚,半秒钟后,他听到爸爸压抑的叫喊声。

吉米吓呆了,他惊恐地看到,爸爸抖着手指痛苦的表情。原来,刚才爸爸把手放在门框上,吉米的那一脚,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了。他以为,愤怒的爸爸一定会把他打一顿,一边哆哆嗦嗦地说着“爸爸对不起”,一边掉下了眼泪。可是爸爸并没有这么做,过了一会儿,爸爸平静下来了,很和善地对他说,“刚刚那一下的确让我痛得厉害,真想狠狠地打你一顿,但是,转念一想,你关门并没有错,是我的手放错了地方,错误在我,受惩罚的也应该是我,而不应该是你。”

父亲的这句极为普通的话,道出了一个让吉米毕生受用的启示:犯了错误后应该自己去承担后果,不可随便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不管你是一个哥哥、父亲、老板还是什么人,都不能把错误强加给别人,尤其是比你弱势的人。

责任是一双眼,可以洞察到我们是否在逐渐走向成熟。责任感应从小处培养,不能因为责任较小就忽略了它,也不能费尽心思寻找借口逃避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是做人的基础,唯有此才能真正地让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提醒你认真地对待生活,才有助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你可以这样做:

1.以“大人”为榜样。一般来说,青少年喜欢推卸自己的责任是因为有“大人”可以依赖,你最好从现在起就像“大人”那样为自己的种种行为负责,或者你还不明白究竟怎样才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妨寻找一个榜样,相信这将对你这项品德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2.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你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庭或学校里的工作,比如,在家里负责一些家务;在学校里负责管理图书角、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等,你要努力把这些工作完成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培养了自己负责的习惯。

3.强调做事的结果。做事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尽力做得最好”的想法。

摆脱依赖这个温柔的陷阱

名人名言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就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与抚养,父母常常会帮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做好,时间长了,许多孩子即使有了独立的能力也仍然习惯性地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们以为这是在帮助孩子,而事实正相反,这正是为孩子设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使已经有一定独立能力的青少年一遇到困难,仍旧想把解决责任推给别人,或是想求助别人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而不是自己先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位成功人士告诫人们说:“如果你过分依赖别人,那你便会上当,因为你不能分辩别人的话究竟是对还是错,而别人的动机也会混淆你的判断力。”同时,过分依赖别人,你就会丧失了自主,成为别人的寄生虫,无异于把命运交给了别人,放弃了生活的主动权。

可以说,喜欢依赖别人正是身体懒惰和心理懒惰的伴生物。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你也必须明白这一道理。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对于成大事者而言,拒绝依赖他人是对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验。”这一点,我们的确应该向美国的青少年学习。

一群美国中小学生在假期时到中国来旅游,他们吃住都安排在中国人的家里。玛丽是最小的一个,刚刚11岁,而她的行李则是一个与她年龄不大相称的大背包。一天,两国的孩子们一起到故宫玩,同行的中国孩子把包都丢给了父母,一个个“轻装上阵”。美国的学生则都是自背行李,有位中国的父亲看着玛丽的包太大太沉就对她说:“你和他们一起去玩吧,我来帮你背包!”

出乎意料的是,玛丽非常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

“因为你的包太沉了,叔叔怕会影响到你走路的速度。”

玛丽彬彬有礼地说:“谢谢您!没有关系的,我自己的东西还是自己来拿吧!”

这时,一位随行的中国记者不失时机地问玛丽:“平时你外出时都是自己拿东西吗?”她微微一笑点点头。这天,玛丽全程都背着她那大大的包,但仍玩得很开心。

在玛丽身上,中国的父母看到了美国孩子的独立精神,这不禁让人想前几年发生的一件事:

几年前,美国总统小布什一上台,就提出了一些减税建议,其中包括取消遗产税。没想到这消息一公布,立刻有120名美国的超级富翁联名上书,请求议会不要取消遗产税。这着实让人吃惊。

这些富翁们的理由是:一旦取消遗产税,美国富翁们的孩子就会不劳而获,这些孩子们恐怕就不会再努力,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个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与中国的“父母省吃俭用,为的是以后留给孩更多的遗产”不同,美国中产阶级中有这样一个口号——“给孩子一个工具箱”。意思是,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不能寄生在父母的身上。

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百年内崛起,并领跑所有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国家,想必与这种从小就培养国民的自立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许,正是这种“独立”意识使整个民族始终有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并且能够保持长久不衰的前进动力。

爱默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要想摆脱这种身体懒惰和心理懒惰的伴生物,必须抛弃身边的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追逐最后的胜利。换句话说,自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力量源泉。

对于那些总是依靠别人的青少年来说,现在活在别人的保护伞下,你感到很轻松,然而终有一天你会失去这些保护你的人,也许你心里在说:“现在我有爸爸妈妈,以后还会有哥哥、姐姐、丈夫(妻子)、朋友能照顾我。”可是,谁可以支持你、照顾你一辈子呢?父母不能,兄弟姐妹不能,另一半不能,朋友也不能!能够一辈子支持你的,只有你自己,所有人都不能代替你自己。如果光是想着别人来解救你,一旦援军没能及时赶到,你又该如何是好?所以,求人不如求己,你最好时刻都要做好独立作战的准备。正如毛主席说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我们不依赖它。我们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上。”

如果你想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六十年里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要树立这种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声,只有先提高对依赖心理的认识,才能正确地对待它——脱离对别人的依赖,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这是你现在就该着力去培养的习惯。要知道,那种习惯依赖别人、懦弱不自信的人,永远都会是集体里的淘汰对象,没有人喜欢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呵护这些“依赖症患者”。青少年朋友们必须要认清这种病症,及时摆脱依赖思想,活出朝气,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人生的精彩,做一个真正驾驭自己命运的人!

你可以这样做:

1.消除身上的惰性。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要消除依赖心理,先要消除身上的惰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老是等着别人。

2.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要有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能做随大众的墙头草。

3.自己拿主意。遇到事情时自己拿主意,自己决断,不要处处等别人出主意。

4.要从小事做起。先从小事开始做,比如决定早上自己做早饭;自己决定要看的课外书;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不是要参加……你不可能一下独立做所有的事,但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步步地积累。

勇于认错,更要勇于改错

名人名言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

——莎士比亚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

——雨果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犯错误,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是谁,都避免不了。

但是,每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人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担应负的责任,而有些人则喜欢逃避过错,推卸责任,不仅死不认错,还极力辩白。

相信每个人都喜欢和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朋友来往,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承认错误是一种美德。但是,有时候,我们不敢说“我错了”,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太爱面子,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怕会因此成为同学的笑柄,怕老师看不起自己,怕父母生气等等。所以,我们不得不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试图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却没想到,你越是掩盖,心中越是愧疚;你越是嘴硬,周围的人就越不信任你。

反之,当你勇敢地承认错误之后,心中的愧疚就会自动消失了,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周围的人不仅没有嘲笑你,还可能主动来帮你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你身上还会因此有了“英雄色彩”。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对勇于认错的人表示欣赏。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曾经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者之一,也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深受美国人民爱戴,以至于美国的首都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华盛顿小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华盛顿家里有个果园,园里长满了果树,其中也夹着一些杂树。这些杂树不结果实,影响着其他果树的生长。这一天,父亲让华盛顿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还要留心不要砍伤正在结果的果树。

父亲交代完,华盛顿就拿起斧子开工了。砍着砍着,他一不留神,砍倒了一棵樱桃树。华盛顿害怕极了,如果父亲知道了一定会责怪他,于是他便把砍断的树堆在一块儿,将樱桃树盖起来,试图骗过父亲的眼睛。

傍晚,父亲来到果园,一眼就看透了华盛顿的障眼法。他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看着华盛顿堆起来的树说:“你真是很能干呢,一个下午不但砍了这么多树,还把砍断的杂树都堆在了一块儿。”

听了父亲的夸奖,华盛顿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他惭愧地对父亲说:“爸爸,对不起,都怪我粗心,我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樱桃树。我把树堆起来是为了不让您发现我砍断了樱桃树。我做错事了,还想瞒过您,请您责备我吧!”

父亲听了之后,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儿子说:“好孩子!虽然你砍掉了樱桃树,应该受到责罚,但是你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没有说谎或找借口,这是值得表扬的,我宁可损失掉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意你说谎逃避责任!”

华盛顿不解地问:“承认错误真的那么珍贵吗,能和一千棵樱桃树相比?”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敢于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看到你今天的表现,我就放心了,等你长大了,我就把庄园交给你,我相信你肯定能经营好的。”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华盛顿心里,他一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人生的基本信条。这个故事也随着华盛顿的大名传遍了整个美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勇于承认错误是最起码的品德,是青少年必须要养成的好习惯。不管是大错误还是小错误,就算一丁点儿错也不能逃避。要知道,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正如卡耐基所说:若能抬起头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错误也能有益于你。因为承认一桩错误,不仅能增加四周人们对你的尊敬,且将增加你自己的自信。

除了要承认错误,我们更要真正地认识错误,解决问题,从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否则,明知道犯了错误而不改正,则难有进步,也不会再得到别人的原谅了。

小刘是一家公司的资深员工,可是,八年来,他的职位却一直没有得到晋升。

这一天,眼看一个进公司还不到一年的新人被提升为他的领导,小刘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他气冲冲地找老板理论,发泄八年来的怨气:“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八年了,论经验,论资历,我都在那些新人之上,为什么你宁愿提拔他也不提拔我呢?”

老板安静地听完小刘的抱怨,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你的确在这家公司里待了八年,可是你的经验只有一年而已。”

小刘没听明白:“我只有一年的经验?”

老板回答说:“对,只有一年,因为你没有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任何教训,你到现在都还在犯你第一年刚进公司时犯的错误。”

小刘这才恍然大悟,垂头丧气地走了。

同样的错误,犯第一次时可以原谅,但如果屡犯不改就只能表明你根本没有重视你的错误,也没有从经历得得到什么教训,知错不改和同样犯错是不值得原谅的,这时,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相信青少年朋友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对待错误,正确的态度就是——勇于认错,还要勇于改错。

你可以这样做:

1.犯了错误和人道歉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简明扼要地说明事情的经过,真诚地请求对方的原谅,不要气势汹汹,觉得自己犯了点错误也无所谓。

2.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要知道,犯错并不表示你低人一等,但不必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低声下气、奴颜婢膝,甚至伤害自己的尊严。

3.意识到错误时,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要尽可能做一些补救,以免事态扩大。

4.检讨自己犯错的原因,从中得到教训并加以改进,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别让自私吞噬心智

名人名言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一个人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罗曼·罗兰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弗洛姆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当前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自私”从小处说,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利益;从大处说,是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现在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对孩子关心过度、照顾过度、迁就过度,使得孩子在自觉不自觉地加重自我意识,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认为人人都应该让着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只想自己、不考虑他人的习惯。自私的习惯不可小看,必须要引起青少们的重视,因为轻微的自私很容易从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发展成为严重的损公肥私、侵吞公款、诬陷他人等等。

自私因轻重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有些人以“只管自己舒服,不管别人死活”、“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为行为的主导思想,仅仅对自己好,对其他所有人都自私,这是最严重的自私行为。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他在干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还会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如果你的自私已经到达这种病态的程度,那么你必须要引起重视了。要知道,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报复、吝啬等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由自私发展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克服、纠正自私的习惯是刻不容缓的。

还有一些人对家人非常好,但对其他人非常自私;或者有些人对朋友很好,对陌生人自私,很多青少年朋友认为,对家人、朋友好就足够,对陌生人或没什么交情的人自私是正常的,不能作自私之列。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还有着遵守社会公德、帮助他人等义务。以下列举一些与自私有关的行为,看看你是不是也占了其中几条:

乱穿马路,影响其他行人和车辆的正常行驶;

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只图自己方便,影响了大家共同的环境;

在正常的休息时间,把音响开得震天响,影响别人休息;

扫雪或扫垃圾时,只把自家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却把垃圾成堆地堆在别人家门前等。

如果你有这些或者类似这样的自私行为,希望你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认识到这些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在以后多加注意。

如果有人曾说过你是个自私的人,你也不必自卑或觉得自己无药可救,自私并不是大逆不道的,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些自私的想法,也可以说,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只要你能正视并控制好自己就一定能克服,你不必强迫自己以“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为原则,你只需从心理上转变一个角度,凡事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儿,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别人一些小忙,不占别人的小便宜,能够做到这些,你就基本上告别了“自私”,成为了一个谦让、友善、自律的人。相信坚持做下去,你必定会收获许多赞美、许多朋友,甚至更多心灵或物质上的财富。

有一次,有人问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你父亲是否教过你许多赚钱的方法呢?”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我赚钱的方法,只告诉了我做人应懂得的处世之道。”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与别人合作时,不能只想自己的利益,要本着先为别人着想的原则做事。”安东尼·罗宾吸取了李嘉诚先为别人着想的办事原则,此后,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了。

为别人着想,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虽然,人性中最古老、最深切的弱点就是自私,如果人人都自私,那么世界将会就此冷漠。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自私的习惯,不要让自私的念头蒙蔽了双眼。正如那句古训所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要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也唯有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你可以这样做:

1.多做帮助别人的事。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为希望工程捐款,捐衣服,在车上让座给老人,借东西给同学,还可以参加一些照顾孤寡老人的集体活动。多做好事,能让你在这些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还会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快乐。

2.惩罚性训练。这是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就是每当自私的念头冒出来时,你就惩罚自己一下,比如刮一下自己的鼻子,捏一下耳朵等等。从某种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