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与儿童早期发展
10794000000019

第19章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一、情绪发生的时间

孟绍兰(1989)指出,“人类婴儿先天地具有情绪反应能力”,“人类婴儿的感情性反应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从降生到人类社会环境中第一个刹那间开始”。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是先天的、生理的,如刚出生1~2天的新生儿就会有痛苦、厌恶和微笑反应,这些反应是生物性的。但是,婴儿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成人的哺育环境中,这是人际互动的社会化开端,婴儿的情绪在人际互动的社会环境中分化发展,婴儿情绪又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儿童早期的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

孟绍兰(1989)指出,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8~10种,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这些情绪的发生不是同时的,它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这一顺序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适应的需要。

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分化。上表呈现出了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同时也告诉我们婴儿情绪的逐步分化、发展。

二、儿童早期情绪表达的发展

人的情绪多种多样,从新生儿的情绪表现中,我们可看到两种不同性质的情绪反应,即: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其中,笑、兴趣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哭、惧怕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

(一)儿童早期积极情绪表达的发展

1.笑的发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通过笑,可以引起成人对婴儿的积极反应。笑是婴儿获得人们——尤其是父母——对其喜爱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笑是婴儿出生之时就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笑本身不是情绪,而是积极、愉快等正性情绪的表现。

笑有一个发展过程,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0~5周)。出生后5周的婴儿就能微笑。这种微笑,没有针对性,不是对刺激的反应。婴儿在睡着时微笑发生最为普遍。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出生5周后,婴儿受到视觉刺激,包括看到成人的面孔,就会发生微笑反应。父母看着婴儿,婴儿也会微笑。再以后,面孔的移动,也能引起婴儿的微笑。3个月的婴儿,对陌生面孔、假面具都会微笑,人的声音也会引发婴儿的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之后)。婴儿从3.5个月开始,认识刺激内容的能力增加,能分辨熟悉与陌生的面孔,对熟悉的面孔发出频繁的、无拘无束的微笑。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时的微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这种笑增加了婴儿与父母、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学家认为,环境、学习在婴儿笑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微笑可以通过强化而加以改变。如果婴儿笑了以后,成人,尤其是母亲或婴儿的照看者,立即给予强化,如报以微笑或与婴儿说话,那么婴儿就能比不受强化的婴儿发出更多的微笑。父母对婴儿的微笑的反应越多、越及时,婴儿也就笑得越多。

而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笑的发生发展与认知能力发展密切相关。婴儿头脑中有关事物的图式与环境刺激匹配时,婴儿理解了刺激的意义,笑就发生了。婴儿图式建立能力是笑发生发展的基础。婴儿对中等新颖度的刺激笑得最多。

2.兴趣的发展

兴趣是先天的情绪,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它最早出现于新生儿出生后的4~7天。兴趣也是一种情感状态,是人类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策人去行动。早期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是由兴趣这种内在动机驱动引起身体运动而发生的。

孟绍兰指出儿童早期兴趣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3个月是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由于外界的刺激,引起了婴儿的运动反应,运动反应的发生使婴儿参与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2)4~9个月是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外界声、光等刺激的重复出现引起婴儿的兴趣,使得婴儿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兴趣和反应使得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有趣的景象又使得婴儿对自己的活动产生了快乐的感觉。兴趣和快乐使婴儿不断地对刺激做出反应,于是活动重复不断地进行,婴儿从兴趣、反应和快乐中得到探索的满足。

(3)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对新异性物体感兴趣。一个熟悉了的物体不再引起儿童的注意,这是习惯化反应。

兴趣如何产生?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的兴趣是“天然的”、“先天的”,他们认为婴儿一出生就显现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倾向,指引婴儿对事物的感知和注意;同时,不少心理学家指出,兴趣在后天的显现和表现强度与婴儿后天的环境经验,尤其是父母对儿童兴趣表现的对待密切相关。婴儿的兴趣、好奇心既可因父母的鼓励、支持而得到加强、促进,也可因父母的禁止、阻止而受到压抑和阻碍。认知心理学家则指出,婴儿兴趣的产生与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刺激物与内部图式的差异度为中度时,刺激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刺激。

(二)儿童早期消极情绪表达的发展

1.哭的发展

哭是一种不耐烦、消极的情绪反应。婴儿从一出生就会哭。哭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哭同样是新生婴儿与成人沟通的主要方式。

哭是先天的,哭很早就已分化,初生婴儿就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婴儿通过哭反映出来的身体状态与原因是不同的。沃尔夫(P。Wolff,1969)和帕普利等人(1981)的研究表明:出生第1周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饥饿、寒冷、裸体、疼痛、想睡眠等;出生第3~4周新生儿啼哭的原因还增加了中断喂奶、烦躁、食品的变换等;1岁以后主要因为成人离开、愿望受阻、玩具被拿走而啼哭。婴儿具有不同模式的哭。父母根据婴儿哭声的节奏和音调,就能识别自己的婴儿有什么需要。

陈帼眉(1990)认为婴儿从出生相继发展起来的哭主要有以下六种:

(1)饥饿的啼哭:这类啼哭多半是有节奏的,可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等。出生第一个月时,婴儿的啼哭多半是由于饥饿或口渴引起的,父母需要注意及时喂食。到第六个月这类啼哭下降为30%。

(2)发怒的啼哭:这类啼哭的声音往往有点失真。这是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而引起哭声。刚生下来的婴儿,因为被包裹得太紧使活动受到限制,也会发出这样的啼哭。

(3)疼痛的啼哭:这种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例如打针时的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这种啼哭,婴儿初生时就开始有了。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

(5)不称心的啼哭:这种啼哭是在无声中开始的,起初两三声是缓慢而拖长的,持续不断,悲悲切切。

(6)招引别人的哭:婴儿从第3周开始出现这种啼哭。这种哭先是长时间的吭吭叽叽。哭声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别人去理他,就会大哭起来。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啼哭的原因和类型在发生变化,一是引起婴儿哭的原因从一开始完全是生理性的,逐渐增加社会性的诱因,如因大人离开而啼哭;二是反应类型由应答性的、反射性的哭,逐步出现主动性的、操作性的哭,如开始出现的哭,主要是对饥饿、疼痛等的一种反射性反应,而约第三周时出现把哭作为手段的哭泣。

父母应该了解,1岁以内婴儿常哭是正常的,它有生存、发展上的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婴儿逐渐学会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状态,在良好的抚养、教育条件下,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婴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如果婴儿1~2岁还经常哭,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把哭作为一种手段要挟大人;二是身体不适;三是渴望被关爱、被重视。成人应该分清原因,有区别地、正确地对待。

2.恐惧的发展

恐惧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在全部情绪中是最具有压抑性作用的。它可引起退缩和逃避,也可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僵化不动。由恐惧伴随而来的退缩和逃避,还会促成胆小和怯懦的个性。当然,恐惧也并不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作为警戒信号使儿童逃脱危险,使父母等及时发现并帮助去除危害性事物,并给儿童以适当的抚慰和鼓励。

婴儿的恐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本能的恐惧。半岁前引起婴儿恐惧的多属于天然线索,如大声或从高处降落。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约从4个月开始,婴儿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曾经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如被火烫过、被小猫抓破,都会引起恐惧情绪。

怕生。一般在6~8个月时,婴儿开始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当陌生人接近时,婴儿特别警觉并拒绝其接近。

预测性恐惧。到1.5~2岁婴儿的想象、推理能力发展,开始产生对黑暗、动物等的恐惧。如怕关灯、怕“狼外婆”等,这和家长不当的教育影响有关。

(三)自我意识情绪

除了基本情绪,人还有第二层面的更高级的情绪,包括羞耻、尴尬、愧疚、嫉妒、骄傲等。因为这些情绪都关系到对与自我意识的伤害或提高有关,因此,我们称它们为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在第二年末出现,也就是一种自我感觉。18~24个月的婴儿会出现难为情或者尴尬,他们会垂下眼睛,低下头,双手捂脸。此时的儿童还会表达骄傲。但嫉妒和愧疚直到3岁才会出现(Lewis et al。,1989)。

婴儿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当婴儿表现出骄傲、羞耻、愧疚时,成人给予的指导不同,因此,婴儿体验到这些情绪的情况不同。例如,在美国的大部分地方,孩子因自我成就而骄傲,如球抛得最远、赢得一场比赛获得了好分数;在印第安群落阻尼族中,人们以纯个人成就为耻,而骄傲来自慷慨、互助和分享;在日本,关注他人的感情或需要是一种冒犯他人的表现,而且是很强烈的羞耻(Lewis,1992)。

自我意识情绪随年龄而变化。孩子如果做了任何被认为是错误的行为都会感到羞愧,即便是偶发事故(Graham,Doubleday,&Guarino,1984)。学龄前儿童要体验自我意识情绪时最好有他人在场。对于可骄傲的事件,他们依赖于外部认知,比如父母或老师说“你今天收拾了玩具,表现非常好。”如果他们的错误行为被他人知晓,他们很可能感到羞耻和害羞(Harter&Whitesell,1989)。可见,自我意识情绪在孩子成就相关的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儿童早期情绪理解的发展

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与对他人情绪的认识和理解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看到婴儿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在和照料者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孩子试图回应照料者的情绪语气。早年,婴儿通过完全自动的情绪传染来体察他人的情绪。最初的“同情”,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说明婴儿能区分不同的情绪状态。

婴儿很早就能辨认面部表情,理解人类共同的情绪信号。面部表情属于身体语言,通过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观察来推测其心理状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人类面部表情的认知对于社会交往非常重要。正常发展的儿童在6个月大以前就注意母亲的面部表情,在7个月大时就可以辨别了。1岁的婴儿表现出对几种基本面部表情的理解力,而且,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进行社会判断和交流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来说,2岁的婴儿能正确辨别面部的表情;能谈论和情绪有关的话题(Southam-Gerow,2002)。正常发展的儿童精确识别和解释面部表情的能力同年龄和智商成正比。

(一)社会参照

社会参照就是根据他人的情绪反映来处理自己不确定的情况。除了理解情绪信号的能力,8~10个月的孩子能根据他人的情绪反应来处理自己不确定的情况。

成人的情绪表达是孩子理解和调节情绪体验的样例。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比如,第五章中提到的“视崖”实验,当婴儿爬到视崖中间平地和深崖的交界处时,婴儿会犹豫不决、迟疑不定,这时,他们会抬起头来看母亲,试图从母亲面孔上搜索到能够确定当前情境的信息,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作出相应的反应。婴儿是否爬过崖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情绪性质。当母亲呈现微笑面孔和肯定、鼓励的面部表情时,20名1岁婴儿中,有15名会跨过崖壁;而当母亲显示恐惧面孔和害怕、威吓的面部表情时,在17名儿童中,没有一个爬过崖壁。母亲和父亲是两个同样重要的有效情绪信息的来源。当父母不在场时,婴儿和学步者就转向其他熟悉的成人,尤其是经常和他们进行情绪交流的人(Camras&Sachs,1991)。

社会参照对婴儿的情绪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岁左右到1.5岁的儿童,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参照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婴儿与成人的主动情绪交流,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儿行为的阻止与调整。同时,婴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使母子、父子间的亲情更加密切。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因为不正确的社会性参照会导致儿童不良的行为、情绪体验,形成消极、怯懦的性格,限制婴儿探索和操作,影响智力发展。

(二)移情

理解和表达情绪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为移情既是对他人情绪的意识,又是与别人情绪产生的共鸣。当代理论家认为,移情是复杂的认知和感受的融合过程。洞察不同情绪的能力,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从而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并和其共同感受或以同样的方式予以情绪性的回应(Zahn-Waxler&Radke-Yarrow,1990)。

移情根植于儿童的早期发展中。新生儿听到别的孩子哭自己也会哭,这也许是最原始的移情的表现(Dondi,Simon&Caltran,1999)。面对面的交流,婴儿和照顾人情绪上的“连接”是移情和关注他人的基础(Zahn-Waxler&Radke-Yarrow,1990)。

真正的移情要求孩子理解自我与别人是不同的。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岁的孩子第一次表现出移情。当别人痛苦时,他们不再哭闹着请求安慰。相反,他们试图安慰他人的不快,而安慰他人的办法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多样。面对母亲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悲伤,21个月大的孩子会拥抱她,用语言安慰她,用小木偶试图分散她的注意力,并问母亲他能帮她做些什么(Zahn-Waxler&Radke-Yarrow,1990)。随着语言的发展,孩子更多地依靠语言来安慰他人,这种变化使移情的表达更有针对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情绪的自我控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移情和同情心也同样起作用。如父母鼓励孩子对他人情绪敏感,同情他人,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更懂得同情他人的疾苦——这种关系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早期(Radke-Yarrow&Zahn-Waxler ,1984)。移情的发展不仅来自模仿,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如当孩子表现出不合适的情绪时父母应及时进行指导,告诉他对人善良的重要性,也将提高孩子的移情水平(Eisenberg et al.,1991;Radke-Yarrow&Zahn-Waxler ,1990)。相反,急躁、以惩罚手段为主的家庭教育将会在孩子很小时就中断其移情的发展(Miller et al.,1989)。有人在日护中心观察了一群受严重体罚的学步者,看他们如何对待别的儿童的痛苦,同不受体罚的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很少会对别人表示关心。相反,他们表现出害怕、愤怒甚至人身攻击(Klimes-Dougan&Kistner,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