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10786300000044

第44章 冒险品尝曼陀罗花

这一年秋末,李时珍采药归来,顺道去河南光山县看大儿子建中。建中依照祖训,实现了李家改换门庭的愿望,乡试中了举人,当上了光山县的教谕。

教谕是一种学官,负责文庙的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建中的官虽不大,但住在纪念孔夫子的文庙内,环境十分幽雅。

李建中他由于自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虽然做了官,仍然喜欢种植药草。

李时珍在文庙的后花园中发现了一种开白花,状如牵牛,叶如茄子的植物,便问建中是什么花。

李建中告诉父亲,这里的人把它叫作山茄子,或者风茄儿。

李时珍点点头,顺手摘了一枝花,仔细地观察起来。这种叫山茄子的植物,绿茎碧叶,独茎直上,高一米多,花有六瓣。

看着这种植物,李时珍突然想起在茅山道观中见到的陀罗星使者塑像来,陀罗星使者手中持的花同这花的形态十分相似,难道这就是曼陀罗花?

李时珍兴奋地叫来庞宪、建元说:“你们看,走遍天涯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就是曼陀罗花吗?”

庞宪大惑不解,问道:“师傅,你根据什么认定这就是曼陀罗花?”

李时珍说:“《法华经》上讲,佛说法时,天上曾经降下曼陀罗雨,后来,道家将北斗七星中一颗星叫做陀罗星,陀罗星使者手中常持曼陀罗花。我在茅山道观中看到的陀罗星塑像,手中拿的白花和这株花十分相似。不过,要确认这是曼陀罗花,还得亲自尝一尝。”

“相传,在采曼陀罗花时,如果采花人在笑,用此花酿成的酒入饮后就会发笑,采摘的人如在舞,用此花酿酒饮后则会令人舞。我们不妨一试!”

建中忙劝阻说:“父亲不可造次,万一这种花有毒,那不是太糟糕了吗?”

李时珍兴致很高,一面采花,一面哈哈大笑说:“古时神农敢尝百草,我要重修《本草》,怎能畏首畏脚?”

“要是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

李时珍将花揉碎,然后放进酒中,过了几天,药酒泡好了。李时珍决定自己首先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

为了避免中毒,李时珍叫建元准备了解毒药。

做好了一切准备后,李时珍将酒倒入杯中。他毫不迟疑,举杯将曼陀罗酒饮了一大口,觉得味道很香。

又抿了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

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

最后,李时珍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时珍一醒过来,就高兴地狂呼:“真是曼陀罗花!真是曼陀罗花!”

建元见真是曼陀罗花,高兴得手舞足蹈,也去倒了一杯药酒,一饮而尽,果然也兴奋得跳起舞来。

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并叫建元仔细地绘制了曼陀罗花的的图样。

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用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制成了类似华佗“麻沸散”的药剂,并在《本草纲目》中将这一段经历作了如下记述:

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

予尝试之,饮至半酣,便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八月末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

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已经年过半百的李时珍,立志修改《本草》,皇帝不支持,朝廷不赞助,他自己花钱带着徒弟,访采四方,遍尝百草。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服用有毒药物,为的是获得第一手资料。

李时珍经常说:

医者贵在格物,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就是这样实事求是,不懂的就认真研究,不会不负责任地乱说。

他这种求实、探求真理的敬业精神,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奉献品质,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