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10781600000049

第49章 思想落伍是失败的开始

思路决定出路,身为商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增强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做生意不能只沿着一条路走下去,如果不创新、不前进,最终会被时代发展的大潮所淘汰。要想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随时进行自我更新,在思想上不落伍。

犹太人在生意场上只遵守商业规则,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尊老爱幼、礼让、助人等其他的伦理道德规范都必须服从商业规则。他们认为,在生意场上,一切都是商品,而商品只有一个属性,那就是增值、生钱。所以,除了犯法,违背合同的事情不能干,其他的一切都应该服从这个最高目的。

犹太人在进行商业操作之前,先排除了众多伦理道德规范的掣肘和情感的障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眼界看得宽,手脚放得开,处处得心应手,无往而不胜。

苏联刚刚成立之时,许多资本家把苏联看做洪水猛兽,只有犹太人哈默不受局限,结果在苏联发了大财。成功之后的哈默心想:我为什么不回美国一趟,联合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与苏联进行更多的贸易呢?他说服的第一个人是亨利· 福特。

当时,福特汽车早已闻名世界,而其创始人亨利· 福特不仅是个有名的倔老头,还是个有名的反苏派。哈默经人介绍与福特见了面,福特承认在苏联市场上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的确可以赚钱,但他仍然不想那样做,还态度坚决地说:“我绝不用一只螺丝钉给敌人,除非苏联换了政府”。

虽然福特的态度很坚决,但哈默并没有气馁,他说:“您要是等苏联换了政府才去那里做生意,岂不是丢掉一个大市场吗?”哈默把自己在苏联的见闻、经商的经历以及列宁如何给对自己开绿灯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福特听。然后又说:“我们是商人,只管做我们的生意,而生意就是生意。”渐渐地,福特对哈默的话产生了兴趣,并留他共进午餐。

餐后,福特又陪哈默去参观自己的机械化农场,两人谈得特别投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哈默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福特,他同意哈默作为自己产品在苏联的独家代理人。

哈默从福特这里打开缺口之后,很快又成了美国橡胶公司、美国机床公司、美国机械公司等许多家企业在苏联的独家代理商。

后来,在哈默的斡旋下,福特公司和苏联政府又达成了联合办拖拉机生产工厂的合作协议。福特由此获得了滚滚利润,哈默自然也受益匪浅。

在犹太人看来,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只要是有利于赚钱,且不违犯法律,就怎么好用怎么用,完全不必考虑过多。如果思想守旧,跟不上形势,就可能会失去发财的好机会,甚至会导致失败。

商人自己不仅要要有创新意识,跟得上形势的发展,还要使自身的产品不断有所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有时候,很多要创造的事物往往在现实世界中并无原形,但它的组成部分却是可能存在的,这就需要大老板运用远见思维把它们链接起来。这同样是一种思想上的超前。

1939年,犹太人韩特勒夫妇创设了一家小小的玩具公司,主要生产小饰品。后来,为了扩大产品范围,韩特勒夫妇跟生产木框、洋娃娃家具和其他玩具的梅森结合,取名为美泰儿公司。

1955年,美泰儿公司推出了一种很受孩子们欢迎的产品——玩具冲锋枪,他们的业务量也由此开始突飞猛进。

第二年,韩特勒太太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瑞士的橱窗里,看到一个叫莉莉的洋娃娃后,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那就是生产有胸部的洋娃娃。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小孩子的洋娃娃没有明显的胸部或曲线。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保守风气中,韩特勒夫妇为了不让这种洋娃娃被人们视为伤风败俗的玩意儿,便推出了行销攻势,宣传这种洋娃娃可以让小女孩做好准备,成为真正的淑女,教导她们如何穿衣服和化妆。

韩特勒根据自己女儿的名字将这种洋娃娃命名为芭比。后来,又增加了芭比的朋友肯恩,这是根据他们的儿子命名的。从此,芭比娃娃就在美泰儿公司诞生了。

犹太人认为,商人就应该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态度,接纳新观念,尝试新事物,用新方法思考。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才不会落伍,你的事业才有可能蒸蒸日上。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态度呢?

(1)了解时事和趋势。

犹太人喜欢大量阅读,阅读不仅是一种享受,还可以为你提供资讯,让你了解世界大事,找到自己的路。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虽然是很好的报纸,但是,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看比较主流的报刊。《今日美国报》的好处是,可以很快地浏览新闻摘要,了解通俗文化。《国家询问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可以让你了解美国人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喜欢购买什么、希望拥有什么东西。

到本地的超级书城去,看看杂志货架上的东西,产品目录也很有启发性。想了解特定产业的资讯,可以参加相关同业工会的年度产业展览。

另外,看到自己特别有兴趣的东西时,可以剪下存档,供未来参考。新趋势和机会并非总是很明确,一件事情或个人经验好像毫不相关,说不定未来却可能会跟你剪下来的简报有密切的关系。

(2)挑战普遍被人接受的想法。

先入为主的想法妨碍创意,它会使每个人都遵守这种想法。如果你认为遵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么你就会变成唯一追寻新产品或新方法的人。

(3)不理会否定的句子和没有意义的规则。

否定的句子是新观念的大敌,成功的构想一定是好的构想,一定要适当地呈现出来,才能被人采用或实施。然而,很多人用否定的句子,阻止新观念的出现。最糟糕的是,我们用否定句来否定自己,怀疑自己尝试新事物的能力,害怕新构想可能引起什么反应……而犹太人总是破坏现状。因为他们拥有局外人的心态,所以,他们能够在主流之外运作,创造新构想、新发明和新事业。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随身听”还没有发明,大多数人常常为了欣赏音乐而留在屋子里,不愿意到户外去活动。当时的盛田昭夫想:能不能开发出一种可以在房子、汽车之外的地方欣赏音乐的东西呢?

而且,这种东西应该有一个轻巧的耳机,这种耳机即使戴上一整天,耳朵也不会不舒服。如果是那样,音乐就可以无处不在了。如果生产出这样一种产品,前景一定非常好。

盛田昭夫为了能让这个好的创意得到实施,几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产品设计委员会的成员接受他的提案,并开始着手开发“没有录音功能的Walkman”。没过多久,这种简单的产品就被开发出来了。等Walkman上市之后,立即引起了年轻人的疯狂抢购,销售量势如破竹,屡创纪录。

“商道真经”

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革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不断得进行革新、创造。如果一味地思想守旧、停滞不前,就有可能被时代发展的大潮所淘汰,最终走向失败。

§§第七章 势道:大生意做趋势,小生意看态势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生意做趋势,中生意看形势,小生意看态势。”做生意,最聪明的手段就是在市场中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商业的本质就是“营势”、“谋势”。善于谋势的商人,才能执市场之牛耳,一战定乾坤。

犹太商人相信:眼光产生的利润是最大的。因此,他们总能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在顺境中预见危机的端倪,在困难时看到胜利的曙光,从而机动灵活地绕过暗礁险滩、把握住盈利的机会,驶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