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10781600000004

第4章 金钱绝不分高低贵贱

在经商活动中,犹太人对生意对象都是一视同仁的,在他们眼里,金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他们会认为,因成见而失去赚钱机会的人,简直愚蠢至极。

犹太人在经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贸易之中无成见;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就不能被传统习惯和观念所束缚。只要能赚钱,达成生意协议,从交易中得到钱,就完全可以去做。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交易对象的宗教信仰、肤色、社会性质而放弃一桩能赚钱的生意。

在犹太人看来,如果因为双方的思想意识不同,而坚持了自己的成见,主动放弃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那简直是太愚蠢的行为了!此外,在犹太人眼里金钱也是没有国籍。他们从来不会为自己制造种种限制自己赚钱的圈子。所以犹太人一直都很团结,常常凝聚起大众的智慧去共同赚取外国人的钱,这就是他们能够比其他种族的人拥有更多财富的原因所在。

有一位犹太人在一个公众场合演讲,拿起了20美元,高举过头顶,“这是20美元,崭新的20美元。有谁想要?”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接着,他把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继续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20美元吗?”结果人们还是都举起了手。

他又把这张纸币放在脚下狠狠地踩了几下,钱币变得又脏又破。他拿起钱来,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他开始发表自己的演说:“朋友们,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钱,不会因为你揉皱了,还是踩破了而使它的价值产生任何变化。这就是人们对钱的态度。”

犹太人对钱有自己的一套观念,特别是犹太商人,他们认为“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不会把钱分为三六九等。他们相信,只要是通过头脑和经营赚来的钱,都是值得骄傲的。因此,他们为了积累财富千方百计的开动脑筋。

赚钱有术的犹太人数不胜数,以放债发迹的迪亚就是典型的一例。

迪亚是个移居英国打工的犹太人,每年都会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后来,生意不断扩大,他需要的周转资金越来越多,不得不开始向钱庄或银行借钱。可是,向别人借钱的代价实在太高,甚至跟自己辛苦经营获得的利润差不多。他仔细分析后,觉得倒不如自己去做一些跟放债相关的生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学习,迪亚真的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那些急需用钱的人,又从银行贷来利率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而有些需要应急的商人,宁愿以高利息贷款,从而快速地从他这里拿到资金。也不愿通过银行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耽误了商机。迪亚就是盯上了这个赚钱的路子,也利用好了这条赚钱的路子,不久之后,就迅速走上财富之路。

这就是犹太人“能赚钱即为真智慧”的赚钱哲学的体现之一。在犹太人眼里,金钱只是一种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的标志,他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因此,犹太人对待金钱就像对待上帝那样虔诚。

犹太人赚钱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观念,那就是遵守现金主义,所谓“赊三不如现二”,有个故事,就恰巧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位犹太人,在病危临终之际,立下遗嘱:

“请将我的财产全部兑换成现金,并用其中的一部分买一条高档毛毯和一张床,然后把余下的钱放在我的枕头里面,等我死后再将它们一同放进我的坟墓,我要带这些钱和物品到天国里去。”

富翁死后,亲人依遗嘱准备将死者所有财产换得的现金一同埋进他的坟墓,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觉得这样做简直是太愚蠢了,想了想,然后掏出支票和笔,签下了一张同等金额的支票,把它放入棺材里。然后悄悄地对死者说:“伙计,支票上的金额与你的现金数量是一样的,希望你会满意”。这就是犹太人对现金的偏爱程度,他们的作法应该对我们现代的投资者或商人有所启发。

犹太人之所以奉行彻底的现钞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流浪世界的过程中,如果带的是现金,那么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可以随时换到最需要的物品。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心,认为一旦将商品卖出去,拿不到现金,就相当于没有完成交易过程,没有收获应有的价值。而唯有现钞是安全、可信赖的。

犹太人的现钞主义的生意经,在日常生活及生意活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你在做生意时与犹太商人打过交道,就会更加由此同感。他们心中关心的是对方身上今天究竟带了多少现款。而不是说对方究竟有多大的购买实力。他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把生意的程序完成,不是把合同单签下来,而是力求把一切东西都“现金化”,只有看到了现金,才算是整个交易的完成。

例如现在世界上流行的一种计租方法就来源于犹太人对于现金的推崇。犹太商人在出租房屋和地皮时,租户不但需要提前缴纳租金,还要交纳巨额小租。(一次性的起租费),比如,如果有一家公司向犹太人租赁店面一间,在订立合同之日就必须先交纳第一个月的租金900美元和6500美元的小租,然后才能承租。而实际租期则从半年后才开始。这样,房东就可以提前6个月得到了7400美元的现金,这笔钱就可以拿去做其他项目的投资,这就是现金的价值所在。

在犹太人眼里,世界千变万化,任何口头的或者笔下的承诺都不足以为信,都不足以支撑一个生意人的地位,唯有现金,才是证明一个人实力与收益的最大保障。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的标志,他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

《羊皮卷》中有这样一句话: “金钱平等,因此,人格平等,于是怀有赚大钱的欲望才好。金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犹太人就是这样的观念,所以他们从来不怕生意小,即使再小的赚钱机会他们也是不会放弃的,因而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中,他们喜欢把“钞票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边,实际上也在启示我们,在创造和积累财富时必须巧捕商机,妙用手腕,抓紧一切可以获得现金利益的机会,千万不能因为主观的偏见而错失了良机。

“商道真经”

正是因为犹太人从来不去追求金钱的性质和来源,所以,犹太商人在投机时,对于所借助的东西,是不存在丝毫主观意识的,只要有利可赚,且不违法的生意,全部都可以拿来尝试,并作为投资积累的手段。所以,作为投资者或商人,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就是赚钱,我们所信奉的是获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