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10781600000020

第20章 没耐性的人干不了大事

犹太商人认为,要想赚大钱,就一定要学会忍耐,凡事都是积少成多,大成就也都是从小成果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等待赚大钱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忍耐术。

犹太人的忍耐,创造出犹太人赚钱的信念:“在忍中争取我们应得到的一切,你要为我的忍耐付出代价。”犹太人的忍耐力是常人难以置信的,但是,他们的忍耐也是有“度”的。

精明的犹太商人有极强的判断能力,也最擅长计算。如果他们认为合作伙伴能够为自己带来商机和财富,那么,他们就可以足够的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备受犹太人推崇的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在即将告别个人推销生涯的时候。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演说当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等待着这位伟大的推销员的精彩的演讲。

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支撑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慢慢地,一位穿着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的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

人们有些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将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接下来,我们要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参与一个游戏。好多年轻人跃跃欲试,站了起来,。走到了台上。

这时,老人开始给他们讲规则——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敲得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听后抢着拿起铁锤,摆好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只看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又继续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吊球依然没有反应,而且他很快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本来台下鼓励的掌声不断,几番尝试后,台下逐渐没了掌声和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他们是敲不动的,都等着老人讲解这个游戏的用意所在。

等到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接着,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地敲了将近20分钟,会场慢慢开始变得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发泄着他们的不满。

可老人没有被台下的情绪干扰,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停地敲打着。会场里开始有人忿然离去,出现了大片的空席。

大概过了40分钟的时候,坐在会场前排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

刹那间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这时,只见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甚至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然后说:“今天的演说结束了。”

整个四十分钟的演说现场,他只教会人们一个深刻却简单的成功之道,那就是耐心,那些中途离场的人没有学到经商之道,没有获得梦想中财富的人,所欠缺的正是那一点点的耐心。

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如果为了成功不怕工作的简单、单调和琐碎,就能够干出惊人的成绩。

犹太人提倡忍耐,而且他们的忍耐能力也是超越常人的。在两千年深受迫害的历史中,为了生存,他们学会了怎样忍耐,汲取了各种忍耐的经验,并且懂得怎样利用忍耐,获得财富。但是,犹太人的忍耐是基于合算和有发展前途的事物和买卖,当他发现没有发展前途时,他们是一刻也不会等待下去。而且犹太人在投资和买卖活动前,必定会作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并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计划。为这三套计划作好应变策略,以采用相应方法。

当犹太人的短期计划投入后,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测有出入,他们也不会轻易动摇,仍积极按原计划投入资金坚持一下。如果经过短期计划的实施后,效果不尽人意,他们会选择推出第二套计划,继续追加投入,争取实现预期目标。当第二套计划在调整仍未达到预测的效果,那么,这个时候,犹太人的忍耐时间已经到达了极限。此时,他们会毅然决断放弃这宗买卖或投资。

但是,他们放弃了计划好的项目并不等于前功尽弃,他们也不会为此前的损失感到不安和悔恨,犹太人依然会表现出泰然自若的姿态,因为他们在损失更大之前及时收手了,既给了自己耐心等待财富的机遇,也没有因为顽固而盲目的坚持损失更多。所以,他们在必要的时候,会选择长痛不如短痛,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变化而相应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这确实是高明的。

当今的市场变化多端,竞争激烈,企业能否顺应这种变化的同时保持相当的耐性,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应该善于在机遇到来前给自己足够的等待时间。同时有能根据市场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制订出各种应变的计划。

犹太人确立忍耐制胜的法则是:

(1)对“失败”持正确的态度,对失败和挫折不要恐惧失败,要懂得在失败的黑暗中去等待和寻求成功的光亮。

(2)不要过分看重所犯的错,要把目光放得长远,调整好心态面对错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改正错误。

(3)发现前路不通时,不要一味忍耐,一味地向前走。要设法另谋出路。

(5)善于伺机,巧于乘势,耐心等待机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功之途是崎岖曲折的,忍耐是潜在的信心表现。

“商道真经”

作为投资人,无论你遇到的问题有多少困难,多么繁琐,你都要耐心将问题理清,越是坎坷,越要锻炼忍耐力,使自己在重压之下,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因为,耐心地等待可以使你获得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4.与上帝签订合同

犹太人从不违约,因为他们不认为合同是与客户的约定,而是与上帝的约定。所以犹太教有“契约的宗教”的美誉。犹太人常说:“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的将不只是尊重。”

犹太人最早时候没有国家和政府,是以契约来生存的,维持他们生命的就是契约。他们的契约规定了所有主要的方面,其中最主要是规定了商业规则。由于犹太民族较早、较多地从事商业活动,因此很早就致力于商业活动的规范化,所以,犹太人的契约意识被公认为现代商业法规的思想渊源,并对以契约为基础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法律规范。

《羊皮卷》上说:“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上帝签订了存在的契约之故。”犹太人远在神话时代,就已经是重视契约的理性主义者了。在犹太人的信仰中,若信守约定,上帝则会给予他们财富,违反契约必遭上帝的严厉惩罚。

有一天,一个审判官在经过一个市场时,发现市场上赃物出售。他觉得有必要教育一下市民或小偷。为此,审判官带了一只黄鼠狼来到市场,并当众给了它一块肉。黄鼠狼叼着肉,快速跑回自己的洞里去了。旁观看的市民也马上知道了黄鼠狼藏肉的地方。

接着,审判官来到洞前,把黄鼠狼捉出来,把洞口堵住。然后,他又拿出许多肉块给黄鼠狼。黄鼠狼叼起肉后,又试图快速回到了自己的洞里。但这次,黄鼠狼发现洞口被堵死了,肉没地方藏了,于是重又回到审判官跟前,把肉还给它的主人了。

看到这里,市民们若有所悟,不等审判官开口,就去重新把市场上的货物进行了仔细辨认,结果发现,赃物贩子卖给他们的,正是他们曾经被窃走的货物。然后全部拒绝购买,彻底遏制了赃物的买卖活动。

这只是犹太人之重视律法,重视信条的一个缩影。犹太人从小就接受《羊皮卷》的教育,深切了解恪守契约的重要性;和犹太人订约,可以得到绝对的执行保证。犹太人不仅自己恪守契约,也要求对方严格遵守,因为经验告诉他们:“给对方以仁慈让步,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构成了现代商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运作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和精神动力。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和在现代经济中的合理运用以及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催生,却经过了200多年的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犹太民族这个早熟商业民族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同时,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也是构成被称为“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人深厚财富文化的土壤。

在犹太人看来,神就是上帝,是神让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这种通过上帝确定秩序、获得行为结果可预见性的过程,在早期犹太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突出的地位。

古希伯来民族本身是由许多游牧部落拼凑而成的混杂部族,他们最初属于诸王雇佣和组织的作战人员或者干脆是流寇。所以,他们一直是附庸的角色,并与主人立约自愿为仆的契约,从而使犹太人的祖先在那个时代就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契约意识。

在希伯来人定居迦南之前,商人和商队川流不息地从这里经过,成为各类商品的大集散地。在约瑟时代,活动于沙漠与迦南之间的希伯来部落已进入了国际贸易的行列,参加从基列贩运香料、乳香的商队,在这段时间里,商业“合同”的“契约”形式,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定居迦南之后一直到犹太王国灭亡,犹太人又始终处于异族不断冲突、不断结盟的动态过程之中。这种重要性甚于商业合约,而稳定性次于商业合约的政治盟约,又一再加深了犹太人对“契约”的情感和认识。

不管这形形色色的“契约”在性质、内容或形式上有何不同,只要是“契约”,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杂乱无序、变化莫测的世界变得有所依托。所有计划性或可预见性的前提,也都基于人们所签订的“契约”。换言之,世界的秩序、行为结果的可预见性是因为语言表述清楚并且书写成文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契约”对世界的性质、人的活动的性质具有如此重大的“决定”作用,这在犹太人的头脑中一方面反映为 “上帝之道即为秩序之源”的观念;另一方面,犹太人对上帝的信奉表现为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不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契约”关系。然而,任何一项契约最后能否得到履行,并不单纯取决于缔约的某一方的愿望,毁约所带来的损失和灾难性结果,始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这些早期的立约者头上,尤其是那些常常居于被动地位的犹太人头上,所以他们更需要提升契约的神圣度。

这种对“契约”的崇拜在犹太人亡国流散之后,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历史遭遇和新的民族转折,对契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契约,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叫合同,是交易各方在交易过程中为维护各自利益而签订的在一定时限内必须履行的责任书,受法律保护。犹太人的经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的历史。犹太人能成功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一旦签订了契约就一定执行,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与风险也要自己承担。

犹太人在经商中最注重“契约”。在全世界商界中,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犹太人信守合约几乎可以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做生意时,犹太人从来都是丝毫不让,分厘必赚,但在契约面前,纵使吃大亏也要绝对遵守。

(1)讲究诚信。

犹太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诚信者信守诺言,一诺千金。诚信和从商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假如一个人不诚实、不守信,或许会得到一些“甜头”,占到一些“便宜”。可是,长此以往,只会饱尝众叛亲离的苦果,进入四处碰壁的窘境。认真观察一下身边的成功者,他们中无一不是靠讲究诚信,依靠信誉积累了财富,才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2)处事有原则。

任何时候都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尤其是在从商过程中,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以契约或合同为依据办事,这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求,也是保证自身信誉的需求。

“商道真经”

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同时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守护神,唯有把合同的地位提高,才是一个诚信商人应当具有的意识。所以在投资过程中,不要把你的合同对象当成一个企业,而要把合同当做信仰一般去维护,才是长久的投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