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10781600000011

第11章 只有会算钱,才能会挣钱

进入商海,瞬息万变,生意似乎越来越难做。要想扩展更开阔的市场空间,要想把小生意做大,谈何容易? 所以,即使久经商海的生意人都必须学会“计算”与“算计”。学会精打细算你才懂得对资金的尊重,该花一千绝不乱花一万;学会精打细算你才会千方百计减少成本,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学会精打细算你才能积淀生意场上的精髓而屡出奇招;学会精打细算你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经营管理更加无懈可击。

在有犹太人的商场上,绝对容不得模棱两可的存在。特别在遇到与价格和金钱相关的事宜时,一定要非常仔细,计算得清清楚楚。

比如,商人在项目运作中既要注重成本核算,又要进行事前充分精细的“算计”。在做生意以前,你都必须要算计清楚你对得失的承受度,如果处在接收范围外,就不能轻举妄动。此外,精于算计,还要有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要有鹰的眼睛,狼的耐性,能随时嗅出政策的未来走向。

使犹太商人如此精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且独具犹太特性的因素,是犹太商人对精明本身的理解和定位。对于犹太人来说,精于计算,在商业活动十分非常必要的。他们不像大多数东方人一样,经常对“斤斤计较”的嗤之以鼻。犹太人认为,该争取的利润就绝不放手。

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都不乏精明之人,但各国人对精明本身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中国人不可谓不精明,但中国人更倾向于把精明掩藏起来,所以才有了“大智若愚”的赞誉,而犹太人则不同,犹太人不但极为欣赏和器重推崇精明,而且是大张旗鼓地赞扬和欣赏,就像他们对钱的尊重和推崇一样。下面这则故事就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犹太人的这种心态。

在中国的旧上海,曾有过一个大名鼎鼎的犹太富商哈同,他是来上海的犹太人中唯一由赤贫而转变为豪富的人,他的精明在上海也是妇孺皆知的,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种传说,也被犹太商人当做了成功的典范。

哈同出生于1851年的巴格达,1872年只身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香港谋生,几年后,又辗转来到了上海。那个时候的哈同衣衫褴褛,囊中空空。他通过别人的介绍,进入老沙逊洋行供职,并且最开始做的只是守门的工作,后来又转为了外勤,由于哈同工作勤奋、头脑灵活,他又于1879年被提拔为大班协力兼管房地产部。

1901年,哈文靠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和人脉独立开办了哈同洋行,专门从事房地产,事业兴旺,从此一举成名。哈同做生意时的精打细算,从他计算地租房租上就可以看出来。

哈同出租一般住房和小块土地的租期都较短,通常3至5年不等。租期短既便于在需要时及时收回,又可以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

哈同计算收租的时间单位也与众不同。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以阴历月份订约计租。我们都知道,阳历一般每月为30或31天,而阴历每月为29或30天,所以阴历每3年有1个闰月,5年再闰1个月,19年有7个闰月。这样一来,按阴历收租每3年可以多收1个月的租金,每5年可多收2个月的租金,而每19年可多收7个月的租金。

哈文的精打细算之功力可见一斑。

此外,在哈同的地皮上,哪怕只是摆个小摊子,也得交租。比如,曾有个小皮匠在哈同的弄堂口摆了个皮匠担,那他每月也要付5元地租。哈同每次向他收地租时,总是亲切地问候他,关心他,但是租金却一分钱都不会少。

可以说,当时的同行会跟风采用哈同收小租的办法,既是对哈同精明的一种认同,也是商人在找准自我立场和把握赚钱分寸的一种表现。

致富之道不可一蹴而就,需在分分厘厘中完成原始积累,学会精打细算,积微成著,在转瞬即逝的机遇下,才不致功败垂成。其实精打细算绝非斤斤计较,他同时具备的必须是做大生意的头脑,冒大风险的勇气及开拓市场的胆识。

经商就是赚钱与省钱的学问:一方面赚取更大的利润,一方面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当你在谈判席上被口蜜腹剑弄得眼花缭乱时,学会精打细算,才不致高估订单,盲目签约。 当你面对同类产品厮杀格斗“硝”烟滚滚的市场时,学会精打细算把利润看薄一点,舍得眼前所得利益,便可赢得中长期的资金回报。

请记住精打细算才是最好的“危机公关”。当你面临困境时,学会精打细算,必要时才裁员,保存实力。当你扩大事业基础时,学会精打细算,吃透市场方向,把握生意机遇,投资对象贵精不贵多,请勿将宝贵的资金投掷在不智的决策上而进入危险地带。

面对商海,千帆竞技,我们举手投足都必须精打细算,方可至胜。虽说做生意一定要精明,不精明的商人难以做大生意。但精明也不能太过火,一旦过分得精明,别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生意同样做不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店主借给了邻居1万美元,到了约定的日子邻居却没有还,店主心怀不满,可是却不好意思开口,又过了很长时间,邻居仍没有还的意思,店主怒上心头,从此不再理那邻居。甚至最后以牺牲一1万美元的代价,再丢掉一份邻居情。简直是太不值得了。

如果换做精明的犹太人,他们一定会把钱与面子分开,把本该精打细算的事情摆在其应当的位置上,并以合理而有原则的方式追讨回本属于自己的利益。绝对不会因为感情因素或者面子问题让自己在金钱上有任何的损失。

“算计”成功的可能性,有三个主要方法:

(1)上看天

看看国家规划。分析政策是否鼓励或允许。

(2)下看地

看看自已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

(3)旁看邻居

看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实力的对手跟与你竞争,并考虑你靠什么优势去战胜对方。

“商道真经”

作为投资者,要有足够低调和细致地心思,一定要遏制住强烈的膨胀欲和扩张欲。做决策时,脑筋必须要清晰,对每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