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绪操控术:走出困境的心理策略
10780200000086

第86章 别让紧绷的弦断裂

在激烈竞争的城市森林里, “我很忙 ”成了人们奔跑的代名词。我们遵循着众多管理书籍的劝告, “让老板觉得你很忙 ”, “让同事觉得你不空闲 ”,紧绷的弦几近断裂。殊不知,自己在无休止的忙碌中忽略了潜在的疲惫和劳累,失去了本该好好享受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可是这并不等于要我们放弃享受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如果我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拼命地工作,那么我们将会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生命是一场旅行,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不能只顾着向前奔跑,而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这样的生命毫无意义。

刘睿新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靠着父母卖菜挣来的钱上学,后来,刘睿新终于不负众望,考上大学。毕业后,他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父母一年到头辛勤耕作、劳碌的农家生活,对刘睿新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工作,刘睿新只有在感觉忙碌不已的时候心里才踏实,如果他没有把事情做完,他会觉得怠惰、沮丧,有罪恶感。只要一坐下来放松,心里便觉得罪恶惶恐。不论刘睿新做了多少,心里老是有股力量驱使他去完成更多更多的事。

长久以来,刘睿新一心都扑在工作上,他住在海边,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空闲像别人那样悠闲地坐在海边体验一下,看看绮丽的海景,听听动人的海涛。他一直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加快脚步,就会变得懒惰而且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所以刘睿新总是让自己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一次参加为期三周的心理学新发展课程的机会让刘睿新有所改变。起初的两个星期,刘睿新想借此学到更多咨询方面的新观念和方法,而课程指导员却一直告诉刘睿新只要放松心情专注倾听就可以了。

“下午放自己一个假到海边去吧! ”课程指导员说。

刘睿新对他的建议非常不情愿接受,不做事的感觉会令他疯掉。但是课程指导员还是坚持他到海边坐一坐,他还告诉刘睿新他一定会有收获的。在课程指导员的坚持下,第二天,刘睿新和妻子一起漫步海边。开始的时候他感到快乐无比,但过了一两个小时,刘睿新的焦虑又出现了,无论觉得有多不舒服,刘睿新知道必须秉持信念,而且得相信指导员的忠告。

当晚,刘睿新睡得很沉。半夜三点刘睿新从梦中清醒,对工作中纷繁的困扰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在睡眠中,心智放松了,理解全不费功夫。这一切看来真是太简单、太不可置信了。

刘睿新回到公司,他告诉自己 ——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把每件事做好,而非处于以往紧张高压的心境中。

刘睿新带着这种新想法过了一天,每一次只要一发现自己紧张,心里便很清楚地告诉自己该停下来休息一下。后来,一天结束后,工作比预期进行得还要快。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一整天刘睿新都好快乐,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一点也不觉得累。

约翰 ·列侬曾经说: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列侬描绘的其实是一种被医生称为 “延缓幸福综合症 ”的心理疾患。患这种病的人,总是为没有充足时间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虑,而且永远把兴趣爱好和休息时间放在次要位置。据估计,全世界每 100人中就有 40人患这一隐性的心理疾病。

在今天这个竞争日益残酷的社会里,只有做到 “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苦 ”,才能始终葆有一种轻松的心态,做回真正的自己。

别让紧绷的弦断裂,可以尝试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开始 “慢生活 ”,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势,才是一种富得充实、穷得快乐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