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张底牌
10774200000019

第19章 穷人关心眼前,有钱人关注未来

据说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穷人创造出来的,但穷人创造这些东西后,却并没有因此获得财富,反而是那些富人利用穷人的创造,经过经营转变成了财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同一件东西在穷人和富人手中产生不同的价值呢?穷人究竟怎样才能成为富人?与富人相比,穷人缺少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讲,他们认为自己与富人相比缺少的只是资金,他们认为自己的学识、智慧、经历、人脉并不一定比富人少,正是因为缺少资金才不能致富。但很多事实告诉人们,即使让穷人拥有足够的资金,他们也无法利用这些资金生钱,反而会将这些钱败光。而富人获得同样一笔钱后,会将这笔钱充分利用起来,在一段时间内,就能将手中的资金翻倍。这不仅是由穷人和富人是否拥有赚钱意识决定的,更多的是由穷人和富人对商机的把握和对未来商业的眼光长短所决定的。

相传火锅是由江南地区一群跑船的船夫发明出来的。虽然江南的冬天不似北方那般寒冷,但是冷风袭来的时候,依然能使人感觉寒冷刺骨。一个船夫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只好从鱼贩手中讨些鱼内脏,向肉贩讨些不要的下货,捡些菜贩子不要的青菜叶,买一些大酱,架口锅,用清水将所有东西煮起来。当那些内脏、下货煮熟后,他将这些东西和大酱一拌,发现经过白水煮过的内脏味道十分鲜美,再配上大酱更是令人食欲大开。因此,他招呼了几个伙伴一起来吃他煮出的食物,没想到伙伴们居然也很喜欢。不久后,这种烹饪方法便在船夫中流传开了。一天,一位米商从码头路过,正好是晌午吃饭的时候,他还没到岸边便闻到船夫那儿飘来阵阵食物的香气。出于好奇,他来到船夫边,向他们要了一份“火锅”吃。米商觉得自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当即在这道菜上动了脑筋。他仔细询问了船夫这道菜的做法,回到京城后,便将从船夫那里学到的烹饪方法做了些改良,开了一家火锅馆。没想到这种味道一下子便被许多人所接受,最后更是引得众多王公大臣前来品尝。随后他便在京城各处开了不少火锅分店,靠此赚了不少银子。

发明火锅的人是船夫,这些船夫自然是最有优势能将火锅传遍天下的人。但是船夫却没想到这种食物还能变为钱财,只把它当作了饱腹之物,完全没看到火锅的潜在市场。而米商却与之不同,他虽然将火锅也当作饱腹之物,但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火锅未来的发展。他明白这种味道既然能被自己所接受并喜爱,那么天下有许多和自己一样嘴刁的人一定也会爱上它,如果自己开一家这样的美食馆,做这种独门生意,一定可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因此,富人在有了念头之后立刻施行,使得火锅风靡全国,而那些船夫却没有想到,自己发明的火锅原来还能变成财富,登上大雅之堂。这就是穷人和富人为什么拥有同样一件东西,却将它们的价值发挥得不一样的原因。因为穷人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只想能吃饱,不挨饿,而富人却看到了火锅蕴藏的巨大商机,因此,才会造成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情况发生。

穷人总是说:“如果我有钱,我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眼光、野心、见识与富人相比相差甚远。穷人因为经济原因,往往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为了多赚五块钱沾沾自喜,却不自知在这期间也许错失了获得五百万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人因为目光短浅而无法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一个能够着眼未来的人,即使他从前的人生再潦倒、再贫困,终有一天,也能凭借着自己超前的意识和长远的眼光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创造出巨额财富,就像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一样。

宗庆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家族逐渐没落。父亲没有工作,全家的生活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微薄薪水来维持。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1963年,国家提倡知青下乡的时候,宗庆后跟随大批年轻人来到舟山的一个农场。几年后,宗庆后又来到绍兴的一个茶场。在那段下乡的日子,宗庆后在海滩晒过盐,挖过盐,更挑过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他几乎样样都是好手。年轻的宗庆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梦想,他希望自己会“出人头地,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在那个年代,宗庆后最宝贵的15年青春都留在了农村中。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随后的10年时间,他辗转于几家工作单位,但始终郁郁不得志。因此,当宗庆后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开朗、活泼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42岁沉默的中年人。尽管宗庆后变得越来越沉默,但他依然怀着创业的梦想。在所有的企业家中,宗庆后一直最为推崇李嘉诚,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成为杭州的李嘉诚”的人生目标。虽然他起跑的时间比李嘉诚开始创业的年龄少了23年,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做,用心做,自己会用15年的时间做出比李嘉诚前20年时间还要大的成绩来。

宗庆后知道自己已经比李嘉诚晚起跑了20多年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已经追不回来了,但他却有李嘉诚当时没有的优势。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相关同志谈话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应该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增强国内经济实力。而宗庆后恰恰抓住了这个改革开放的时机,于1989年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第一批受资助建厂的个体商人。

随后,娃哈哈享受到了国家的多项优惠政策,以及国家提供的多种类型的研究人才,致使娃哈哈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饮料有限公司。但是宗庆后并没有停止发展,他明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个企业如果不发展,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显然,宗庆后看到了未来经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于是当即决定娃哈哈集团将不再仅仅生产饮料,还将从事服装、玩具等多元化的生产、销售。事实再次证明宗庆后的眼光是长远的。2010年胡润富豪榜上,宗庆后以534亿元的身价成为了当年中国的首富。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宗庆后的成功与他的资历、学识并没有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能够从眼前的事物联系到未来的发展,能够从现在看到未来。所以说,一个人眼界的长短决定了这个人是会成为穷人还是富人。

任何人想要成为百万富翁,凭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经验、学识、智慧和资本,更多的是看这个人有没有眼光。穷人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穷人将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了眼前的利益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而富人往往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对眼前的诱惑视而不见。如果人们都能做到用长远的眼光看事情,那么就能在年轻的时候,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让自己较快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