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文化常识
10774100000042

第42章 《老子》

老子简介

老子(公元前 600年—公元前 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太清宫镇)。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 “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 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著作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 “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老子》从古至今有很多种翻译,就光原本也有很多的版本,所以研究起来比较艰难。

老子哲学

1.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太极阴阳”。

2.价值观

(1)无、道、德。老子的价值观由“无”、 “道”、 “德”三者所构成。老子言“无”,尝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 “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于“有”而终于“无”。

老子言“道”,尝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

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 “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于“道”,故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2)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 “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3)居后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4)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 “罪莫大于可欲,祸其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于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

故老子要求人“无欲”、 “去欲”,故谓: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3.政治观

(1)无为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 “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 “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2)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

4.知识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