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志沂传
10772700000007

第7章 初涉官场

第二章 京华哀乐

通籍京师后,冯志沂先被分发到刑部“观政”。“观政”也叫“学习行走”,相当于现在的“实习”,期限为三年。

初学的是请安、站班、下跪、磕头、端茶、送客等礼节,天天如此,也就熟练了。接触的首位尚书姓史名致俨,该人面相清冷,不苟言笑,整日坐堂办公不倦,对待司员如弟子一样,要求甚严,致使人人敬畏。因此,他在见习期内丝毫不敢懈怠,格外勤慎。

道光十八年(1838),朝廷又进行开科取士。当时有个规定,逢本年礼部会试,上一科在京各部院实习的进士,可视为期满。这样,他的实习期不到三年就提前结束,经吏部考功司考核,“学习刑名”,“谙晓吏事”诸方面都很用心,平时回答上司的“随事询问”,俱能“应对合宜”,被评为“绩优”,正式授官刑部主事。刑部主事,官阶七品,主要负责起草奏章批览案牍等事务。

新授之官,允许接眷居京。是年十月间,思母心切的冯志沂谒见过堂官,请假回故乡把母亲、妻子接到了京师。尽管有了身份地位,而在伯父的眼里,还是个文弱的书生,生怕他短期内适应不了都市生活,也随同来京,帮助“谋资斧,定居处,且置其家什”(梅曾亮《冯佶墓志》),安顿得合合适适,这才歇了心。

七品官可领到四十五两银子的正俸,此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另有“每正俸银一两,支米一斛”,称“俸米”。三项加起来,就算全额工资。其他待遇有,发给的官服,接送上、下班公派的车马等等。

寓宅选择在宣武门外下斜街的一处独家小院,比较僻静,卧屋、书房、厨仆房虽然简陋些,但自我感觉良好,脸上总是挂着得意的笑容。伯父严肃地对他说:你可别高兴得太早,恐怕日后,一个钱得掰成几瓣儿花。果不其然,京城的高消费,使领到的那点俸薪,无论怎么精打细算也不敷家用,何况还避免不了官场中的各种应酬开销,比如什么的冰敬、炭敬、别敬、瓜敬、年敬、节敬、笔帕敬、文仪等馈赠他人的财礼,对顶头上司更是每月都得孝敬。因而经常处于“囊底屡空”的羞涩境地,怎么办?只能放下官架子,公事之余给别人撰拟碑文,题写匾联,誊抄文稿。另外,为同乡出具捐官捐监贡的保证书,尚可得到些许外快来贴补用度。“长安居,大不易”,冯志沂开始有了切身的体验。

刑部为国家六部之一,掌管刑律、狱讼事务,“以肃邦纪”。最高长官称“尚书”,也叫“堂官”,左、右侍郎次之,下属有堂主事,满汉档房、司务厅司务,缮本笔帖式,以及在各重点省份设立的清吏司等机构的委员。

进入国家政权机关的冯志沂,每天冠带登场,经见着朝贺仪仗的气派,官僚的雍容华贵,行使政务的威风,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名利地位的追求,期望得到最高的政治身份。他深知皇帝最重视“文学廉谨之臣”,正好京城中丰富的藏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于是,下决心博览群书,励志图强,为自己铺筑步向青云的天路。

刑部的司员天津人王益之,湖北人黄文琛,满洲庆霖,特别喜欢手不释卷,笃行好学的冯志沂,主动与他交流学习心得,调侃京都掌故,成为最早结交的朋友。

庆霖,字伯苍,出身满洲贵族家庭,祖父叫那彦成,做过直隶总督,人呼那总督,父亲官任总兵,府第在京城东南隅,每逢休假,庆霖便派轿车把他接到自家,设佳肴美酒招待,观赏家藏的古董文玩,吃罢、看罢,偕与去园林中嬉游。其实,两人都爱写诗文,志趣相投,这在别人看来是攀高结贵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妒忌。

某日庆霖告诉他:有位资深的官员表态,冯鲁川如果能不饮酒,不为诗,就力荐于上司,提拔重用。他回答:这可办不到,古人言酒,“能添壮士英雄胆,善助文人锦绣肠”。不善饮酒,哪能写出好诗来?庆霖听了,非但没责怪他固执,反而连连称道他耽沉诗文的上进心。

曾有一回,他正在刑署办公,庆霖偕友人走近案头,看到“簿领与经史相杂”的乱状,那人摇头道:这个晚生还没改掉俗气。庆霖立刻反驳:你大大误会了,在司法岗位上,汲汲追求富贵,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才俗哩,冯君“循分治文书”怎能说俗气?

不管别人怎么说,冯志沂每天按时上下班,兢兢业业地干工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得官场如同战场一样无情,自己勤于公事,钻研诗文,受到长官的嘉许,不曾想“名至谤亦随”,多次听到诋毁的声音,庆霖也是长官看好的干吏,慑于贵胄之裔,人们不敢惹。冯志沂就不同了,有的人动不动找出他写的公文上某些笔误处,吹毛求疵予以指摘;写作诗文,说不务正业,办事能力强,妒其事功思想急切,遇到确定重大案件开会讨论时,斗胆发表不同意见,数忤同列;凡此等等,简直使他无所适从,非常烦恼。

庆霖性刚烈,“好面凌折人”,“每广坐中有议余者,必力解或忿与之争,故忌君者,往往迁怒于余”。也就是说,大庭广众之下,有非议冯志沂的人,庆霖必挺身与之争辩,相袒护。因而,某些人把忌恨庆霖的恶气,转嫁于他。初涉官场的冯志沂,哪里会想到如此的乌烟瘴气。

处境尴尬,孤寂无聊,他逐渐厌倦了扮演着受人“敲打”的下僚角色。由于承受不住精神上的煎熬,时常失眠。一天夜晚,屋外疏雨潇潇,凉风习习,残漏深更时分,还在不断地思考着怎样做事,如何提防别人恶意中伤的问题。终于,眼眶湿润了,愀然灯下走笔,以诗记述了五味杂陈的心绪,诗云:

疏雨咽残漏,孤怀觉夜长。

灯前花影瘦,窗外叶声凉。

薄醉犹能致,沈忧不可忘。

来朝休看镜,玄鬓恐成霜。

——《疏雨》

满怀抱负,血气方刚的冯志沂,受到官场中的诸多困扰,心里象似绾了个疙瘩。想到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考场的几经拼搏,最终“蟾宫折桂”步入官场,应该是开始飞黄腾达的时候了,怎么现实与理想世界会如此的不符呢?苦闷中的他去找黄海华讨教做官之诀,黄说:进入官场,你就不能质朴单纯了,要经得起磨炼和考验,把所有的喜怒哀乐暗藏在心底。学会委曲求全的同时,自然就懂得“枉寻直尺”的道理了。曹冢宰(曹振庸)说过为官之道:多叩头,遇事勿出主见。意思是遇事要模棱两可,谁也不得罪,如果处处显山露水必会遭人诟陷。再者,官场上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晴雨难测,须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或角逐厮杀,靠的是脑筋和手腕,耐得住打压,才会从中脱颖而出,反之则只有苦苦挣扎了。

黄海华所言,使冯志沂陷入了沉思,久久“缄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