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志沂传
10772700000003

第3章 家世源渊

代州的冯家,按《冯氏世谱》中说:明代成化年间,有一位叫冯盛的,由山东寿光县从军来到山西振武卫(山西都司下设的三卫之一),因卫治代州,后甲归田,落户代州城内的西北街。是为始祖。

自明中叶至明末,冯氏家族大致经历了由商到儒的过程。

三世祖冯宾期弟兄,曾经营盐业,足迹遍及苏、杭、淮、扬之地,行商四十多年,资产雄厚到“以盐鹾佐国家缓急”的可观规模。经商致富以后,并未穷奢极欲止于享受,而是把大量银钱花在子孙后代读书识字猎取功名的儒业上。

明万历年间,冯家首次出了个举人冯恩,官任河北昌黎县令。从此,家庭结构发生了转折,由商而儒,由儒而仕,逐步成为崇儒奉教,诗礼传承的书香世家。

清朝定鼎中原之初,六世祖冯如京,举贤良方正,授滦州知州,擢永平府知府,除青海西宁道,转陕西榆林道,因吏治能力突出,康熙朝升任广东布政使,成为家族最早出现的高官。但该人不以官崇自居,政务之暇,潜心著述,有《秋水诗集》、《粤槎日记》、《北征纪略》、《春秋大成》等多种文集采入“四库全书”,时称“秋水先生”。

七世祖,冯如京之子,长冯云骧,次冯云相继登进士,一为四川学政,一为礼科给事中,皆以诗文见长。因冯云骧居老宅,称大门家,冯云移居雁平道署前,称二门家。

清中叶,冯氏子孙瓜瓞绵延,户益盈繁,陆续分居。州人称雁平道道署(今为烈士陵园)后西北街老宅为道后冯,移居于道署前的称道前冯(西南街),明户部分司旧址后的是部后冯(东南街)。

分门另户,各家子孙相因成习,依然保持着诗书继世的祖德宗风,视读书登进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先后出了进士、举人、秀才等众多文化人,任职于朝廷各部院,以及省、道、府、州、县各级地方政权机构,被推为山西屈指可数的世家巨族。

代州冯氏,不仅历朝历代莅官咸有政绩,尤以文学名世。

有清一代的朝野名士:魏象枢、周亮工、吴伟业、万斯同、朱彝尊、屈大钧、李因笃、傅山、孔尚仁、陈廷敬、汪中、陆肯堂、王源、王昶、程晋芳、于文襄、史贻直、杜笃祜、徐化溥、方苞、姚鼐、章学诚、袁枚、钱大昕、孙嘉淦、朱筠、朱、黄叔琳、祁藻等都与冯家的祖辈先人有文字之交,多人不吝笔墨为冯氏著述作序,或撰写碑志、墓表。

方苞自称冯如京的门徒,为业师的《粤槎日记》作序,赞之曰:“(冯师)才情典丽,声韵清刚,于经、史、子、集之文,晋、唐、宋、明之诗靡不洞精。”

傅山看了冯云骧的《讷生诗集》大为惊叹,题跋道:“雁门奇气,旗鼓中原;山中之人,久从人处读琳琅百十篇,相其中外,不可测度,私谓当有铿钧部,用昭光岳。今乃得亲炙公子风期,慨倾珠玉,使寒俭之夫,眼眩心悸。……以年富力强之人,据五车三峡之势,不知究竟当何底止,令我短气短气”!(《霜红龛集·冯讷生诗后》)

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诗话》书中评价冯廷丞“公学颇渊博,居官以廉闻。”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冯氏续修家谱,姚鼐为谱序曰:“代州冯氏,兴于明中叶,至国朝乃益盛,非第仕宦贵显也,盖贤哲君子多矣!”

按家族大排行,冯志沂的家庭属于道署前的二门这一支派。

八世祖(太高祖),冯钦,举人出身,授官内阁中书,改刑部四川司主事,卒于任,著有《半学庵集》、《廿四史表志》。

九世祖(高祖),冯祖悦,进士出身,官至雷州府知府,也卒于任。遗有《玉尺堂诗文集》。

十世祖(曾祖),冯鄄,拔贡举人,候选知县,人称“合三先生”,未及补官而亡,著有《合三制艺诗文集》。

祖父是十一世,父亲十二世,冯志沂排在十三世。

受家风熏染,冯氏还出了两个有文化修养的女杰,一个是嘉、道时期的冯芝之母,自号“澈道人”,能填词、作诗,且工绘花鸟;一为同、光时期,嫁于洪洞董氏的冯婉琳,居家笔耕不辍,辑成《芸室诗草》,誉称晚清时期的晋籍女诗人。

明、清两代,冯家在州城西大街立的跨街牌坊达八座之多,分别称“天宠荣褒”、“文武济美”,“三世藩宣”、“两宪关西”、“勋高五省”、“进士题名”、“兄弟进士”和“五子登科”,彰显出冯氏家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当时,社会上盛传有“孙家官大,冯家官多”的口碑。(孙家,指邑人明末兵部尚书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