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俗语说,“无利不起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这些话说得绝对了点儿,我们不能排除有一些为理想而舍生忘死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利是人类行动的一大动机。员工也是平凡人,如果领导者能把这招灵活地运用到管理中,必能引爆员工的无限“钱”能!一次,台塑总裁王永庆到明志工专,看到三个人在铺草皮,他们无精打采,做做停停,十分懈怠。
王永庆走过去问其原因,他们说:“工资太低,一天只有60元,还不够维持生计呢。”王永庆说:“假如给你们加一倍工资,能否铺更多的草皮?”三个人立即答应,说那样他们可以做三倍于现在的工作。而最终的结果是,那三个人做的工作竟然是原来的三倍半!
后来王永庆想,原来每人每天铺一坪,付60元钱,现在只需付120元工资,工作成果竟是原来的3.5倍,双方各有所获,何乐而不为呢?这说明了适度的酬劳与奖励,能够起到引爆员工潜能的最大效用。但是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企业对员工提精神提的多,提利益提的少。事实上,那种“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只是领导者的一种天真的幻想,更是对人才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时间长了,会消磨员工的工作热情,更谈不上有任何激励作用。
根据西方的“期望理论”,提高士气决定于三项要素的乘积。它们就是成功的概率;报酬的确实度;报酬的魅力。通俗点说,就是奖励要“看得见、摸得到、能实现。”如果某天一家猎头公司打电话给你的员工,说:“有家公司准备以您现在两倍的工资,请您去做某某主管。”你的员工还会坐得住为你加班加点吗?到时候你失去的不仅是一名员工,还有企业的凝聚力。
楚汉争霸时,投靠了刘邦的陈平对西楚霸王项羽,有过这样一个评价:项羽表面上很爱自己的士兵,但事实上却很吝啬。他会在将士生病时落泪,却在要奖赏将士时迟迟不肯把手里的“印鉴”(相当于公章、任命书)发给下属,甚至连印鉴的角都磨光了也不舍得下发。
下属得不到应该有的赏赐,就会觉得他并不是真的爱惜他们,甚至连“上司”流泪的事都显得虚伪。长此下去,英雄的“本色”会被下属看得很清楚,跟着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可以说,尽管物质利益并非是激励人的唯一手段,但却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值得欣喜的是,已经有很多领导者明白了用“薪”激励员工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施行。其实,在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当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世界杯了。其实足协就是一个以“薪”激励的最好例子。为了鼓励国足踢出好成绩,足协实行了出场费奖励制度。据悉,战胜国际排名前50位的对手,出场费为50万元;战胜排名50位以后的,出场费为30万元;如果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第一阶段出线,奖金为200万元;如果获得世界杯决赛权,奖金为800万元。
美国人也很擅长用“薪”激励。美国的陆军共有230个不同的军职,总计47.4万人。他们的军队实行雇佣兵制度,本来是能给军人提供足够的报酬的,但由于各兵种的辛苦和危险程度不同,有的军职应征的人数持续下降,为此,军方使用了物质刺激的激励措施:对于那些不容易招到人的军职人员,入伍时就发给他们每人1.2万美元的入伍奖金。
近年来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美国军方需要大量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电子战密码专家、自动推进大炮的维修技师以及军火支援专家等,由于这样的人才更加稀缺,更不容易招到,于是军方进一步将入伍奖金提高到了2万美元。如此的“重赏”自然引来了无数的“勇夫”。提高士气既是组织、管理的重点,也是古往今来令领导者头痛的问题之一。因此,领导者要掌握“重赏”的“度”:过高的“赏”会让员工觉得是自己所应该得到的,而过“低”的“赏”,又激不起工作的热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由此看来,“重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领导者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因时”、“因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让你的员工“跟着你有肉吃”,也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薪酬问题无疑是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绝不仅仅是“分蛋糕”或者是论功行赏,薪酬激励既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过程。合理的薪酬激励所传递的信息,可能会让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强烈的学习、创新的愿望以及进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