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83

第83章 使犯错者改过,宽恕比批评更有效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宽恕和谅解,假如别人希望在自己伤害你之后求得你的谅解,你是否能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便是你选择做一个宽容的人还是做一个苛刻的人的机会。

释迦在世时,弟子中出了一名叛徒。这个背叛者是释迦的堂兄弟提婆。

提婆妒忌释迦的名声,屡次设计要杀害他都终告失败。释迦一次次宽恕了他,不过他这个人却恶劣成性,始终不改。有一次,尼僧法施谆谆告诫他,却惹得他凶性大发,杀死了法施。

然而,一重又一重的恶行积累下来,终使提婆不堪良心的谴责而病倒了。病床上的提婆每天都过得极忧烦痛苦,非常希望有什么方法能减轻身心上的折磨。于是他拖着病体,乘了一顶舆轿到释迦那儿去,想要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然而当舆轿一着地,大地就刮起了一阵大风,而提婆也就活生生地被打入阿鼻地狱去了。

释迦的一名弟子见状非常不忍,就对释迦说:“我想救救提婆。”

释迦说:“很好,可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要以正心说教,让他彻底改过。因为要让恶人幡然悔悟,实比在枯木上雕刻还难。”

这名弟子即刻赶往提婆那儿。只见提婆正痛苦地挣扎着,提婆见了他,就哀求他说:“我的痛苦就好像被铁轮碾碎了身子,被铁杵痛捣身体,被黑象践踏,把脸投向火山一样,请快来救我!”

弟子答:“赶快皈依我佛吧!如此就可以得救。”

说完,所有的痛苦都化为乌有,提婆也痛悔前非,自心底深深悔改。

释迦用宽广的心胸原谅了提婆的过错,包容了他的无礼,这就是宽恕!人们犯错是一种平常,而用宽恕的心对待别人的冒犯却是一种超常。

佛陀常常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要弟子们大智若愚,凡事不要过于较真,即使遭到了别人的无礼也要宽恕他们,因为宽恕别人比批评更有效。

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

宽恕,是一种净化。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手。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这就是宽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