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67

第67章 骨气不能无,傲气不能有

做人不可没有骨气,但是绝对不要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无知,是一种可怕的不幸。现实中总有些傲气十足、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目光短浅,犹如井底之蛙,最终往往被现实的井壁碰得焦头烂额。

生活中,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骄矜之气盛行。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就不可能正确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难以服从领导的意志;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就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就不可居功自傲,必须加强自我约束,要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在克服骄傲自大方面,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据《战国策》记载: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碰到了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田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尊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只有贫贱者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吗?到哪里不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没有用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势,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受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咄咄逼人的处事方式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我们不光自己要懂得适当的忍耐,也要善于接受对方提出的委曲求全的请求。对方提出忍耐的请求,表示他有力不从心之处,他需要喘息。如果你非要逼着他硬拼,由于他可能做最后的反击,用尽全力和你拼命,那么即使你能取胜,代价也会相当大。因此,适当的“忍耐”和接受对方的忍耐,可创造“和平”的时间和空间,而你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引导“敌我”态势的转变,维持现状或争取时间做积极的准备,准备再次的较量。

跳高,离栏架很近,想一下子就跳过去并不容易。后退几步,再加大冲力,成功的希望就更大。

谦恭是东方智慧的精髓。志趣高洁,生性淡泊,方能做到“谦恭”,慎独自律,自控自强,方能体现“谦恭”。总之,生活中,你只有忍住心中的傲气,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