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63

第63章 将对方的位置摆得比自己高一点

在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甚严重的矛盾纠葛时,一定要学会“太极功夫”。别人打过来你让一下,随后再顺势不轻不重地送回去,留有余地。如果在这时候“长衫一掼,露出短打”,逞一时匹夫之勇,把事情搞得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封死答言退路,其实也是断了自己的后路。这种做法往往还会被其他旁观者视为初出茅庐之举,属于不稳重之流,气数不长。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有时甚至不是是非问题、利益问题,而是面子问题。把事情做到极端,不给对方留面子,就如当众打对方一个耳光。有时甚至比骗别人100万元还要令对方记恨。

在工作上打交道的各色人们,打交道的目的、期望值等也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得讲究听“弦外之音”。各怀心机的两个人初次打交道,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风险,能否从对方的言语中体察到他的真实想法,便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在商场与人交易时,如果对方的态度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你已将其想法完全掌握,并提前办妥摆平,这就给足了对方面子,你的生意想不顺都不行。

在人与人交往中,学会给别人面子。无论是“太极功夫”也罢,还是善解人意也罢,关键在于战胜自己的虚荣心、面子观念。要做到“我没面子,别人有面子”,而这种处世方针的实质就是友善处事、真诚待人。

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当然,自己不喜欢、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若强加给别人,只能把关系搞僵。聪明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一个有进取意识敢冒风险的人,难免处事不周;一个敢于奋争不畏艰难的人,难免自以为是;一个有胆识、行事果断的人,很有可能失之武断,等等。这些蕴藏在积极因素之中的消极方面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些人们所谓的通病——自我意识过强、不能正视自己,正是人际关系中的头号大敌。

美国心理学家杜拉克曾告诫人们:“所谓‘全人’,或者所谓‘成熟的个性’,事实上忽略了人最特殊的卓越性。因为人仅能在某一个领域,最多也仅能在两三个领域之中达到卓越。在激烈的竞争中,个性越突出,也就越容易遭受挫折。”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师徒两人在山中说禅。

徒弟问:“刚好?柔好?”

师傅反问:“舌头硬?牙齿硬?”

徒弟答:“当然是牙齿。”

师傅张大嘴巴道:“我的牙齿都掉光了,但舌头仍在。”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为成功人士,往往先是其独特的思维、超凡的个性,其次才是行动。使他要么从一文不名到资产万贯,要么准确审时度势,搏击商海潮流。而随之而来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使他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制约因素。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别人的忠告却听不进去。这样的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无非是狂妄自大、孤傲自居、不易相处。

无论是身处逆境的人,还是一帆风顺的人,都应当时刻记住:待人诚实,处事友善。

心甘情愿做“仆人。”

在单位里,领导初次委派给你的任务,常常有考验你的办事能力的意味。他先给你一道试题,根据你考试成绩,决定下一步怎样做。你一手控制着能否接受更艰巨更重要任务的机会。全力拼搏吧!证明你有资格接受更艰巨更重要的任务吧!只有如此,才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有个朋友很遗憾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曾经在一家杂志社任职,由于总编辑外调,他便以主编的身份代理总编辑。他当然想转正,但上级领导却毫无动静。后来上面的领导走了,换了一位新领导,也一样没有升他为总编辑的意思,弄得他心灰意冷。

没多久,这位新领导交给他一个工作,要他编印一本宣传用的小书,他并没有很认真地执行,结果不但错字很多没校出来,连出书的日期也耽误了。领导并没有批评他,甚至还慰勉他说:“辛苦了!”但是过了一个月,新的总编辑来了。他这才恍然大悟,但也倍受打击,心理无法平衡,终于辞职。

这位朋友说,事隔多年,等他也当了领导,他才知道,当初编那本书就是上级领导对他的测试,他因为表现不及格,所以大好机会就失去了。

也许他的遭遇是很值得你警惕的,因为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也会和他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考验。考核,事实上是领导“知人”的最基本手段,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无法透彻地了解你,所以只好采用测试方式,而其目的则在于: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了解你的工作态度;了解你的忠诚度;了解你的性情等等……有了以上的了解,他才能知人善任,好好运用手中的权力。

一般来说,新官上任后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考核属下,因为他对手下不了解。此外,当你换了新的工作,他也会测试你,不只主管要看看你的斤两,其他同事也都在看“好戏”。“测试”没有固定形式,完全依主管个性和需要的不同而不同,最普遍的是交付工作,甚至让你完成你完全陌生的工作。这些测试有的是要测试你的工作能力,有的是要测试你的办事能力、耐力等等。你要了解,这不是在整你,而是在考核你,也许是主管看上了你,对你有“兴趣”,表示你的机会到了,因此,你必须全力以赴,一点也不能大意。当然,你虽“全力以赴”,但有时也会“事与愿违”,不过没有关系,你敬业、拼命做事的态度一样会受到肯定,而这也是对你的一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