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24

第24章 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有一种说法是“休息需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经常听到别人说“我没有时间休息”。还有人认为“休息”是我们在完成一件事后,逐渐地松弛紧张的情绪。绝大多数的人对“休息”的印象是一天的辛苦疲倦后洗个热水澡。

事实上,“休息”有迅速的方法,也有简易的方法,由于有这些迅速与简易的休息方法,使得忙碌的工作日中随时随地的休息成为可能。而不是只有在夜晚完成最后一件事才能休息。

大家平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手里提着一袋子东西走路或者爬楼梯的时候,最初我们并不觉得它很重,提起来非常轻松;可是提着东西走一段路之后,我们开始感觉到它有一些重量;继续走,渐渐会觉得它很重;再继续走一段时间,我们逐渐觉得它简直有千斤重,重到我们几乎提不动了。

显而易见,物品的重量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自身的体力。在我们的身体已经开始疲惫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提着就会比开始的时候吃力多了。

工作与负重走路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同样的工作内容,在睡眠充足、精力旺盛的时候,我们做起来会轻松快捷;而当我们困倦疲惫的时候,做起来就会非常吃力、耗时。由此可见,要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除了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之外,还要学会适当地休息和娱乐,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体质。

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既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又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古人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弓拉得过满,弦必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合理的承受限度。人的身体也是这样,长期处于过分紧张的状态时,必然会有害于健康,甚至英年早逝。

卡耐基说:“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犹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为了避免沦为时间的奴隶,为了使学习、工作能够在紧张而有节奏的氛围下顺利进行,为了避免或减少时间与精力方面的不必要的消耗,每一个人都应该科学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保证每天除学习或工作外,都有必要的睡眠、活动、休息的时间。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让人们保持充沛精力的最好选择。睡眠可以把人们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补偿回来,同时为第二天的活动储备新的能量。睡眠期间人体内会产生大量抑制感染的抗体,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大脑的健康。

因此,不管工作多么有趣或多么紧张,要保持工作高效率,你必须适当地休息。你定时休息一下,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并找到适合自己睡眠的时间和方式,然后固定睡眠时间,你将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工作,工作效率将得到改善。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会充分利用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所左右。成功的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而失败的人会被时间拖累,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

毛泽东曾经说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中,必须学会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快地成功。

第三章 得失寻常,输赢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