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20

第20章 不要只为金钱而忽视身体

财富可追求却不可强求,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摆正财富的位置。那句俗语像是永远的真理: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要只为金钱而生活。

有一个寡妇讲述了她曾经和丈夫一起度过的一段生活。她的丈夫似乎只有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占据了他整个的生活——那就是赚钱。他对于生活本身丝毫不感兴趣,而生活本身绝对不能干扰他为赚更多钱而制定的工作计划。这个寡妇说,后来他们的家完全不是一个家了。他一回到家里,就为更多的生意进行思考和安排计划,为赚更多钱制定更多的方案。这样,赚钱已经成为了他唯一的癖好。长期以来,他总是显得那么疲惫不堪,当他晚上回到家时,他甚至累得抬不起头来。但即使这样,他仍然不休息,而是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思考并计划着更多的生意。于是,他总是使自己处在一种连续的疲劳状态之中。

应该留在办公室里的生意和业务,总是时时刻刻伴随着他。“一夜又一夜,”他的寡妻后来说,“我记得他在午夜以后还坐在那里,端详着他的杯子并且仍然在思考、在计划。我听见了他那痛苦的咳嗽声,于是我常常走下楼去恳求他为了健康而休息一下,该上床睡觉了。但他从来都是很固执。”

“他坦率地对我说过许多次,我的乞求毫无用处,如果在他的计算过程中少了一分钱,他也不会放弃,直到查出那分钱为止。有几次,我在地板上丢下一便士,并且把它捡起来交给他说:‘这就是差额。我刚把它从地板上捡起来,也许是你的。’但是,他很敏锐地看穿了我的诡计。他无法停下来,直到在自己的书中发现了那一便士,哪怕为此熬上一个通宵!”

尽管这个人有上百万的财产,但是他没有家庭生活,也享受不到家庭生活的欢乐。后来,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疏远了他。他从来没有像别人那样拥有空余时间去享受快乐。他总是处于不停地思考、计划和努力工作之中,直到死神把他带走。

老约翰·洛克菲勒在33岁那年赚到了他一生中第一个一百万,到了43岁,他建立了世界上知名的大企业——标准石油公司。但不幸的是,53岁时,他却成为事业的俘虏。充满忧虑及压力的生活早已压垮了他的健康。他的传记作者温格勒说,他在53岁时,看来就像个手脚僵硬的木乃伊。

洛克菲勒53岁时因不知名的消化症,头发不断脱落,甚至连睫毛也无法幸免,最后只剩几根稀疏的眉毛。温格勒说:“他的情况极为恶劣,有一阵子他只得依赖酸奶为生。”医生们诊断他患了一种神经性脱毛病,后来不得不戴顶帽子。不久以后,他定做了一顶假发,终其一生都没有再摘下来过。

洛克菲勒在农庄长大,曾经有着强健的体魄,宽阔的肩膀,走起路来更是步步生风。

可是,对于多数人而言的巅峰岁月,他却已肩膀下垂,步履蹒跚。这位传记作者说:“当他照镜子时,看到的是一位老人。他之所以会如此,因为他缺乏运动和休息。由于无休止的工作、操劳,严重的体力透支,他同时也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他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只能靠简单饮食为生。他每周收入高达几万美金。可是他一个礼拜能吃得下的食物,要不了两块钱。医生只允许他进食酸奶与几片苏打饼干。他的脸上毫无血色,用瘦骨嶙峋、老态龙钟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他只能用钱买到最好的医疗,使他不至于53岁就离开人世。”

忧虑、惊恐、压力及紧张已经把他逼近坟墓的边缘,他永不休止全心全意地追求目标。据亲近他的人表示,当他赔了钱时,他就会大病一场,在他运送一批价值四万美金的谷物取道伊利湖区水路,保险费用要250美元,他觉得太昂贵就没有买保险。可是当晚伊利湖有暴风,洛克菲勒担心货物受损,第二天一早,他的合伙人跨进他的办公室时,发现洛克菲勒还在室内来回踱步。

“快点!去看看我们现在投保是不是还来得及。”合伙人奔到城里找保险公司,可是回办公室时,发现洛克菲勒的情况更糟。因为刚好收到电报,货物已安抵,并未受损!可是洛克菲勒更生气了,因为他们刚花了250美元投保费用。事实上,他把自己搞病了,不得不回家卧床休息。想想看,他的生意一年赢利50万美元,他却为了区区250元把自己折腾得病倒在床上。

拥有百万财产,却怕付之东流。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健康是由忧虑一手毁灭的。他从没有闲暇去从事任何娱乐,从来没有上过戏院,从来不玩牌,也从来不参加任何宴会。马克·汉纳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为钱疯狂的人。”

最后,医生终于对他宣布,在财富与生命中任选其一,并警告他如果继续工作,只有死路一条。

医生不遗余力地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时,他们要他遵守三项原则:

第一,避免忧虑。绝不要在任何情况下为任何事烦恼。

第二,放轻松,多在户外从事温和的运动。

第三,注意饮食,只吃七分饱。

洛克菲勒不得不谨记这些原则,也许因此捡回一命。他退休了,他学打高尔夫球,从事园艺,与邻居聊天、玩牌,甚至唱歌。

不过他还做了别的事。温格勒说:“在失眠的夜晚,洛克菲勒有足够的时间自省。”他不再想要如何赚钱,他开始为别人着想,思考如何用钱来帮助他人获取幸福,洛克菲勒开始把他的百万财富散播出去。他捐钱给教会;建立世界知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帮助黑人,他捐助黑人大学。他甚至援助扑灭钩虫。后来他更进一步,成立了世界性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一直在对抗世界的疾病与无知。散尽千万财富,帮助那么多人,他终于寻回心灵的平静,真正地得到满足。这时有人会说:“如果人们对洛克菲勒的印象还停留在标准石油公司的时代,那就大错特错了。”

洛克菲勒开心了,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已成为毫无忧虑的人。事实上,当他遭受事业重创时,他再也不为此而牺牲睡眠。

任何人都难以相信,曾为250美元而失眠的人现在竟然如此轻松,也正是克服忧虑后的轻松,使他活到98岁。这样才能做财富的主人。

一个人不可能为别人负责,只能对自己负责。看看你自己,是否为了赚钱而忽视身体,如果没有,那当然值得庆幸;如果有,那就赶紧将自己解脱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