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111

第111章 吃亏是为不吃亏打基础

“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人生一世,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徒然给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快乐。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装傻充愚”的表面性吃亏,而是看重实质性的“福利”!吃得亏中亏方得福外福,贪看无边月失落手中珠。

在生活中,表面上吃亏,是为以后的不吃亏打基础。实际上,这是一种隐身法。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是为着眼于更大目标。

人在社会中生存,少不了交往,而在交往的过程中,又避免不了“吃亏”和“占便宜”。在两个人以上的交往中要想不吃亏,完全达到“平等”交往,基本是不存在的。而在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哪一个人不曾吃过亏,有的吃亏是自愿的,有的吃亏是甘愿的,有的吃亏是被迫的,有的吃亏是不甘心的……但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你都必须经历吃亏。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同样,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并非所有的吃亏都是坏事。

有一位先生谈起他对“吃亏是福”这句格言的体会时说:他信奉“吃亏是福”,并非出自对字面意义的理解,也非来自高人的点化,而完完全全源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为此,他经常搬家,但始终舍不得丢弃那幅只花了两元人民币,从小贩手中买来的郑板桥的手迹拓片:“吃亏是福”。

他当年高考落榜回乡种田,不久便碰上了实行生产责任制,生产队分田分地的时候。有块易遭旱涝的田没人想要。他当时劝父亲说:“咱们要了吧!”父亲当时用惊讶的目光看了他很久,郑重地问道:“你不怕吃亏?”

他点头称是:“那块田总得有人要,即使吃亏,也得有人吃啊!”父亲一拍他的肩头,说道:“好小子,敢吃亏,有出息!”于是,他们主动领下了那块田,使得生产队划分责任田的工作顺利完成了,看他们敢于吃亏,解决了难题,大家自然感激夸奖这个小伙子。

田地分了下来,为了使那块易遭旱涝的田旱涝保收,他和父亲起早贪黑,加固田基,砌高堤坡,又架了一条渡槽引水灌溉,一年之后真的成了一块良田。他们也由此获取了意想不到的利益,因为这块田当初没人要,包产基数很低,如今被他们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产量翻了几番,他家每年打下的粮食都要比别人多。看着金灿灿的谷子堆满粮仓,父亲乐呵呵地说:“娃呀,吃亏是福呢!”父亲无意间说出的这句话,却引起了他灵魂的一阵震动,他开始思索这句格言的含义。

然而,从他吃亏开始,“福”也开始来了,他的命运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第三年秋收之后,乡里决定在每个村选拔一名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担任村干部。乡亲们一致推举了他,说他品行端正,文才出众,肯为乡亲们帮忙。一位老者还握着副书记的手恳求说:“这娃吃得亏,让他当干部咱们放心!”

就这样,那年22岁的他,被推上了村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他是带着感动走马上任的,丝毫不敢懈怠,怕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期望。在村干部班子里,他是个“娃娃干部”,只有扎扎实实工作,有些事,明明是吃亏的,心里不想做,但又不能不做。渐渐地,他开始获得了村、乡领导的好评和信任,在群众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又过了两年,县里要从村干部中吸收一批年轻村干转为国家干部,他也报名参加了考试,但考试成绩不太冒尖,所以他并未抱太大的希望。考核小组来村里考核,全村老少对他交口称赞,考核会变成了他的“事迹搜集会”,大家历数了他“吃得亏”的十大事迹,连考核小组的同志也为之感动了,结果他的考核被打了满分,综合考评成绩一跃为榜首,很顺利地由一名“农村干部”变成了“国家干部”。那块象征着他“吃得亏”的田地也因他“农转非”退回了村里……

一开始,安排他在乡里工作。在工作中他也是能吃亏,别人不愿干的琐事他都主动承担,特别是抄抄写写的事都由他干。当时,外出联系工作,跑上级单位,找领导的事别人都抢着做,而他主动让,周围的同事纷纷提升了,他却原位不动,他也毫不计较。他能吃亏的品格和能力终于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赏,受到了重用。

如今,“吃亏”仍如影随形地伴随他的每一个风雨日子。这种“亏”吃得多了,使他长了见识,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再受欲望驱使胡撞乱碰,而是一步步向前迈进。如果与人合伙干事业,他不太斤斤计较得与失,更不会去算计别人,损人利己,而是千方百计把事情干好,哪怕亏本,也不愿放弃承诺。这些事表面看来吃了亏,可却在同仁和朋友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与他合作没说的,他不会算计人,吃得了亏,完全可以放心!愿与他合作的人多了,得益多的还不是他吗?

能吃亏的人比较隐忍,会吃亏的人则是睿智。

能透视“亏”后的“福。”

人一定要能吃亏,但是我们不提倡做一个懦弱的人、一个任人宰割毫无作为的人。因此,能吃亏,还要会吃亏。会吃亏的人,才会在吃亏之后得到应有的福果。

一个会吃亏的人,必然能透视“亏”后的“福”。当然,有一颗诚挚善良的心,悟透做人的道理,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有人问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的道理。因为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李嘉诚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李嘉诚就是一个会吃亏的人,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赢,只是小赢,大家赢,才是大赢。只有让对方获得了好处,他才会给你好处。李嘉诚是成功的,是睿智的。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于是有人主张一点亏不吃。这种说法是否聪明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亏都不吃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不可能。小贩们卖东西常缺斤短两,钱是赚了些,可亏心;欠了人家钱赖着不还,还转移财产,钱财是落下了,理亏;仗着有点钱有些权,做很多不公道的事,无权无钱的人敢怒不敢言,歪风行其道,公理靠边站,这种人的权势也许越来越大,可他们亏了德行。

这些人表面上看都得到了便宜,可是实际上,那些潜在的隐形“亏”却不知不觉地朝他们靠近。吃眼前亏的后面是福报,而占便宜的后面则是严重的亏损。同时,爱占小便宜的人,心情经常会处于比较恶劣的状态,因为你很爱占小便宜,日久天长,便宜不会有让你占尽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总是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

因此说,不能吃亏的人,也绝对不会有福。因为他们太过于计较小利,这样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这势必影响他向高处看,去获取大的成功和利益。而会吃亏的人,则能看到亏后隐藏着巨大的“福”。

用佛家的思想说:此生的福报是前生造就的,如果你此生仍然能广结善缘,忍辱发心,那么你的福报将会更加绵长。而吃亏是福恰恰也是这样的道理,你此处亏了,彼处必然有福报等着你,这是一个平衡的世界。聪明的人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能看到“亏”后隐藏的“福”,所以不怕吃亏。他们自身能力过人,却时常存感恩心态和谦虚心态,待人平等,愿意回馈社会,这样,反而更能使家庭和睦,事业发达。而另外一些青年人,家庭富足,自身学业有成,工作优越,便自视胜人一筹,而生出傲慢之心,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滋生斤斤计较、贪图大利的思想,而这些往往成为日后发展的障碍。一旦失败,方才醒悟自身的渺小。

从这个层面上讲,上天赐人智慧、财富,不是让人去只顾享乐,骄奢淫逸,乃是借这些人之手,去帮助那些穷困之人。越能与人分享福气,福气会越绵长久远,生生不息。古人云,唯谦方能受福。常怀谦虚、感恩之心,命运也会随之改善。也就是说,在为人处事上,能吃亏,经常吃亏,才会积蓄福报。

有一句格言: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时,他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确,吃亏只是利益让别人多得一些,但却是一个很好的转运方法,你把利益让给别人,不去争斗,而别人也会因为感激你而回报给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