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106

第106章 和别人分享财富

如果你研究过有钱人的创富过程,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和别人分享财富。

这些人对于他们的成功有着深深的感激,非常了解他们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有钱人应该负责处理他们的钱,而是说所有幸福的有钱人,应该以负责的态度处理他们的钱。

有权利及有本事赚很多钱的人,也有义务关心那些收入较少的人。钢铁巨头卡耐基有句话刚好切中要点:“多余的财富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的拥有者有义务终其一生将它运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

当一个人的资产达到了一定数量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资产已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整个社会。

许多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而一些有钱人说:“贪钱是万恶之源。”这两句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又是万万不行的。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交换的手段。

金钱可用于干坏事,也可以用于干好事。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下列这些人:亨利·福特、威廉·里格莱、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

这些人建立了一些基金会,直到今天,这些基金会还有总计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基金会拨出的金额专用于慈善、宗教和教育。这些基金会为上述事业捐助的金额每年超过了2亿美元。

这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同别人分享他所拥有的金钱,同时也就与社会分享了其他财富。

在20世纪之初,许多曾使美国工业蓬勃发展的大人物开始陆续离开人世,他们的庞大家产将落在谁的手中,不少人都极为关心。人们自然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小洛克菲勒。

此时,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和牧师的建议下,老洛克菲勒已先后分散了上亿巨款,分别捐给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并建立起庞大的慈善机构。

这就给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也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机会。

1901年,小洛克菲勒应慈善事业家罗伯特·奥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车考察南方的黑人学校,回来后写了几封信给父亲,建议创办普通教育委员会。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后,就给了1000万美元,一年半以后,继续捐赠了3200万美元。在往后的10年里,捐赠额不断增加。

在洛克菲勒的慈善机构中,小洛克菲勒最关注并最有情感的是社会卫生局。

1909年,纽约市长竞选活动中一个主要的争论问题是卖淫问题,结果成立了一个大陪审团调查买卖娼妓的生意。被人们看作“好好先生”的小洛克菲勒,应邀当上了这个大陪审团的陪审长。

他接受任务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扑上去,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搞出了一份详细报告。报告建议组织一个委员会来处理这个社会弊病,但纽约市长拒绝成立委员会,于是,小洛克菲勒决定自己干下去。

1911年,他建立了社会卫生局,投资50多万美元。

小洛克菲勒最大的一项义举是捐资恢复和重建了整整一个殖民期的城市——弗吉尼亚州殖民时期的首府威廉斯堡。那里的开拓者们曾经最早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

小洛克菲勒说:“给予是健康生活的奥秘……金钱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是建设社会生活的一项工具。”

财富的支配者认为,拥有无数的钱是你的资本,然而,你可以做出更加伟大的决定——与社会共享你的财富。这样,你会生活得更加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