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100

第100章 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

当我们看到有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保护和安慰时,我们对他的快乐抱有同感,也同样感激那个给予他快乐的人。

做好事的目的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人的爱心不该用来做交易,否则就失去爱心的本义了。一旦计较了这些,人们的心里就失去了原本的安宁;为了得失寻找平衡,对受惠者颐指气使就不可避免了。这样,人们只能怨恨施惠者的虚伪,也不会再有丝毫的感激之情了。

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随着形势的不利,安禄山的心情越来越坏,他开始随意惩罚身边的人,包括他最信任的谋士严庄和贴身侍卫李猪儿。

严庄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当初,安禄山发现严庄是个人才,对他礼贤下士,很快就把他安置在重要岗位上。他曾对严庄推心置腹地说:“你是读书人,知道的道理比我多,你可以随时指出我的过失,我是决不会怪罪你的。”

严庄受了安禄山的大恩,从此也一心报效,为他出谋划策,竭尽心力。他对朋友说:“安禄山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就是为他搭上性命也报不完呀。大恩不可言谢,我现在只有默默地做事报答他。”

李猪儿原是一个归降的僮仆,安禄山喜欢他的聪明伶俐,破例把他留在身边服侍自己。他给李猪儿许多赏赐,又给了他许多特权,随时都让他陪伴自己。

安禄山起兵叛乱不久,他的眼睛便失明了,身上也长了毒疮,他的情绪开始烦躁不安了。直到后来叛军进展不利,战败的消息接连不断,安禄山的情绪更坏,他杀身边的人泄气,平时总是大吼大叫。严庄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该过于认真。现在形势虽然对我军不利,但是并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严庄话没说完,安禄山就指着他骂个不停,说:“我对你有恩,你就是这样报答我吗?早知道你是个不中用的家伙,我就把你一刀砍了,留你有什么用呢?”

他命人鞭打严庄,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样的凌辱发生过多次,严庄从心里恨他入骨,只是表面还保持恭顺。李猪儿也经常无缘无故遭到安禄山的痛骂和鞭打,安禄山还恶狠狠地对李猪儿说:“我不收留你,你早死了,现在我就要了你的命也是应该的。”

严庄和李猪儿同病相怜,他们担心有一天安禄山会杀了他们,便勾结安庆绪,三人合谋,将安禄山杀死在床上。

安禄山自恃对严庄和李猪儿有恩,就无所顾忌地凌辱惩罚,而又不加丝毫防范,这是他对人缺乏了解的缘故。他施恩的用心并不真诚,严庄和李猪儿既已明白,他们当然会怨恨他了,对他不利便是很正常的了。

施恩不图报答,恩情才显得可贵。给人恩惠不论多少,重要的是,不是为了索取。一个人无私奉献之后,他的道德境界就会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这个人便会高尚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回报的付出,常常会失望大于满足,沮丧大于惊喜;不期望回报的付出,则会惊喜大于失落,快乐大于悲伤。既然付出是一种奉献,何必去寻找奉献后的回报,让自己的内心奢望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