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10756000000057

第57章 闽菜中的极品

福建菜中使用了大量的海鲜和珍贵食材,因此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佳肴,其中要数第一的就是“佛跳墙”。

据传,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福州扬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邀请布政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用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荤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事后,周莲带衙厨郑春发到官银局参观。回去后,郑春发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发现效果更好。1877年,郑春发开了“聚春园”菜馆后,继续研究,充实此菜的用料,烹制出的菜肴香味浓郁,广受赞誉。一天,几名秀才来馆饮酒品菜,堂官捧一坛菜肴到秀才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有人忙问此菜何名,答曰:“尚未起名”。于是秀才即席吟诗作赋,其中有诗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弹跳墙来。”众人应声叫绝。从此,引用诗句之意,“佛跳墙”成了此菜的正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荔枝肉”也是福建传统名菜,起自清初,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荔枝肉色泽带红,形似荔枝,质地脆嫩,酸香味佳,酸甜可口,福州人都非常爱吃。但也因为酸甜味不大好调制,许多人不敢轻易动手做。加上每个人的酸甜口味不同,众口难调,要做好一道人人称赞的荔枝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福建菜的“多汤”是指汤菜多,而且通过精选各种辅料加以调制,使不同用料固有的膻、苦、涩、腥等味得以摒除,又使不同特色的菜肴经调汤后味道各具特色,因而有“一汤变十”之说。如干鱿鱼味腥,须经水发之法去腥,否则也不适应烹制脆嫩菜肴所需。但一经水发,又失去鱿鱼的本味,必须另行调制鱿鱼汤,使之达到质量和味道俱存的效果。

做“鸡汤汆海蚌”时,由于鲜海蚌汁咸,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但一洗净,又过于清淡。所以,将蚌肉经细腻的刀功片成大薄片,在沸水锅里汆至八成熟,盛入汤碗,再冲入咸淡适宜的热鸡汤。这样的蚌肉清鲜脆嫩,且有鸡汤的醇香美味,二者相得益彰,细嚼缓呷,香鲜融为一体。

闽菜偏甜、偏酸、偏淡,这与福建有丰富多彩的作料以及其烹饪用料多为山珍海味有关。偏甜可去腥膻,偏酸爽口,味清淡则可保其质地鲜醇。闽菜名肴“荔枝肉”“甜酸竹节肉”“葱烧酥鲫”“白烧鲜竹蛏”等均能恰到好处地体现其偏甜、偏酸、偏清淡的特征。

闽菜的烹调技艺,不仅蒸、炒、炖、焖、汆、煨等法各具特色,而且以炒、蒸、煨技术著称。在餐具上,闽菜习用大、中、小盖碗,十分细腻雅致。“炒西施舌”“清蒸加力鱼”“佛跳墙”等名肴都鲜明地体现了闽菜的特征。其中尤以“佛跳墙”为甚,其选料精细,加工严谨,讲究火功与时效,注重煨制器皿等特色,使之成为名扬中外的美馔佳肴。

如今,福建的一些著名酒家、饭店经常推出以山珍海味为用料的名菜佳肴食谱,如用狗、蛇、鲎、鳖等烹成的菜肴,以招徕游客。而素有“蛇的王国”之称的武夷山,烹制的蛇宴早已闻名海内外,吸引了无数烹制“食疗”游人。众所周知,生活在武夷山的蛇类有5科26属。生物学家与厨师根据各类蛇的氨基酸成分不同,烹制出味香可口的蛇菜,主要有“龙凤汤”“龙虎斗”“炒龙排”“炒龙蛋”“黄龙珠”“蛟龙戏水”等名目繁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蛇菜,加上用蛇酱作作料,配上蛇酒,一席美味的蛇宴就完成了。此外,还有以蛇、猫、鸡为主要用料的“龙虎凤大会斗”,以蛇肉丝、鸡肉丝和冬菇、鲜笋丝等烹制成的“蛇羹”,这两种蛇菜均是大筵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

福建的风味小吃同样名目繁多。遍布在各地的小食店、小食摊,往往汇集成为各地风味小吃的食品街市。每天,当晨曦微露之时,这些小食店便开张营业,顾客纷至沓来,各种各样的精致食品,色味芳芬,十分诱人。各地著名的风味小吃主要有:福州的“清明果”“绿豆果”“全真鱼丸”“燕皮”等;闽南的海鲜小烹,多取料于沿海浅滩上的各式海产珍品,通过精心小烹,配以别具特色的甜、酸、咸、香、辣等料佐食,堪称美味,诸如“土笋冻”“海蛎煎”“火烫花螺”“鲎肉”等,均为海内外游客所同嗜,闻名遐迩。此外,闽南各地的著名小吃还有厦门的“庆兰馅饼”“鱼皮花生”“香菇肉酱罐头”“花生酥”等;泉州的“肉粽”“深沪水丸”“元宵丸”“石狮甜果”“安海橘红糕”“清真牛肉锅贴”等;漳州的“手抓面”“五香卷”等;三明的“熏鸭”“蛋菰”“蕨须包”“芝麻咸饼”等;南症的“薜荔冻”“苦槠糕”“鼠曲果”等;龙岩的“白斩河田鸡”“盐酥花生”“涮九品”等;还有“闽西八大干”“长汀豆腐干”“连城地瓜干”“永定菜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宁化老鼠干”“明溪肉脯干”“永安闽笋干”;宁德的“魔芋”“槟榔芋”等;莆田的“妈祖糕”“兴化粉”等。这些风味小吃,均以甜、咸搭配,荤、素适宜,融合了各省风味,形成了独自的体系,已被广大游客确认为具有福建特色的风味小吃。

在待客习俗方面,福建人以热情好客著称,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在宴席习俗方面,近现代以来,形式渐趋奢华,且有诸多规矩,民间还流行不少饮食禁忌。在福建,饮酒品茶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饮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甚盛,闽南的“茶道”和客家的“擂茶”享誉海内外。

自古以来,八闽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冠。闽北不少县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产粮区,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清嘉庆《南平县志》载:“南平日三餐皆饭,以食粥为耻。惟夏晚间,食之民茹。”(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浦城、建阳等地的农村,一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三餐吃干饭的习惯,福州地区一般则是早晚稀饭,午餐干饭,间有“二干一稀”食制。而平潭、福清及闽南部分沿海非产粮区,有一日三餐皆食稀饭。现在虽无“以食粥为耻”之俗,但福建人讲究饮食中的“饱”与“实”。

每逢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因需起早摸黑抢种抢收,劳动量增大,闽北、闽西北和闽东有一日四餐、五餐甚至六餐进食的习惯。闽南一些信神妇女,许愿农历初一、十五或每逢三、六、九不食早餐,俗谓“减大顿”,含有以此省下食福,留给子孙享受之意。

在福建,米饭是以蒸、焖、捞为主。捞饭在农村很普遍,是用竹制的“笊篱”捞出半熟米饭,将捞出的饭粒上甑炊熟,以备中、晚餐之用,余下的米汤和饭粒则熬成粥作早餐。闽南部分地区的民众爱吃“肉末粥”,即在粥中加肉末、蛏、葱姜和少许盐、酱油,不用佐餐菜肴,以此当作早餐或晚餐。闽西连城一带农民,早餐多食干饭,午、晚餐较多喝粥,且喜欢加入蔬菜、芋头、瓜豆等一起煮成菜粥。闽西北泰宁、建宁等县产竹,当地人非常喜欢用毛竹制成的竹筒蒸饭,竹节焖饭更显情趣。当地人上山劳作时,常砍一节毛竹,把淘好的米放于竹节中,封好后就地拾柴烧烤,竹裂而米饭熟。闽西武平的“簸箕饭”是舀米浆于簸箕上用猛火蒸熟成饭皮,制成小块,包上豆芽、瘦肉、虾米等食用。在南靖,农民下地干活或肩挑走贩时,习惯用草编小袋装米煮成饭团,俗称“茭茎饭”。闽北南平一带也有用草袋蒸饭的习俗,俗称“草包饭”。福建人对用糯米和粳米加工制成的“糍粑”和“白粿”也很偏爱,但各地在制作方法和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福州地区多为长条状;闽南多为块状和扁圆状;闽东、闽北多为纺锤状。但其食法大同小异,或煮或炒,既可作主食,也可佐餐。

福建人历来讲究荤素菜肴的烹调,诸端烹法,样样在行,古代就有煎、炸、炒、蒸、熘、荡等不同烹调方法。各地饮食口味略有不同,福州地区烧菜喜用虾油、糖、酒为作料,甜、醇、香为其菜肴风格,特别讲究“甜”。郁达夫先生曾形象地描述道:“福州食品的味道,大抵重糖;有几家真正福州馆子里烧出来的鸡鸭四件,简直同蜜饯的罐头一样,不杂入一粒盐花。”闽南地区则忌用虾油,喜清淡,重本味,烧汤制羹时还常加入当归、党参、枸杞等中药。闽南部分地区喜食咸,南安一带即有“无咸不成甜”“咸甜湔(淡)无味”之说。而闽北、闽西北山区受邻省影响,加上山高水寒,烧菜时放盐、加辣椒较多,菜肴风味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