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10756000000054

第54章 长沙美食地图

无论你是去长沙旅游、工作还是生活,这里正宗的湘菜和小吃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盘点一下长沙的特色饮食区域。

在长沙,要想吃到最地道的风味小吃,坐落于长沙坡子街中段的“火宫殿”无疑是最好的去处。它的小吃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它是长沙市的老字号,其招牌点心是“臭豆腐”“姊妹团子”“银丝卷”等。此外,它的“排骨藕汤”“肉排骨”“珍珠丸子”也很不错。

但说到味道,位于长沙南门口的“四埃骥”的“口味虾”当数第一。这家小店的环境一般,谈不上高雅,味道却是一流,口味极重,虾也是非常新鲜的。四五个人来这里,一般只要点一大份口味虾和一些凉菜就足够了。口味虾用白铝盆装着,红油汤冒着刺激鼻孔的热气,虾拱着身体,新鲜得让人看着就有食欲。上面再点缀几棵香菜,色调鲜艳,食客的胃口自然就大开了。吃完虾后,还可以喝点汤,香浓可口,滋味不凡。

长沙的蒸菜在全国范围内堪称一绝,而位于长沙火车站旁边的五里牌的“建军蒸菜馆”无疑是“蒸菜界”的代表。从“蒸芋头”到“剁辣椒鱼头”,都是用一只没有样式的大碗装的,看相不是很精致,却有一种吸引人马上动筷的魔力。“槟榔芋头蒸排骨”中,排骨的鲜味都被吸收到槟榔和芋头中去了,糯糯粉粉的口感,咸淡正好,又蒸入了油味,口感微甜,然后再吃一口“剁辣椒炒大白菜”,真是爽口。在各色蒸菜中,“石灰蒸蛋”是湖南人最喜欢吃的家产菜,也是这里的招牌菜式之一。

位于长沙五里牌的“紫东阁”是一家四星级宾馆,这里的装修古香古色,全是四方的紫红色的木头桌椅,嵌进了一些贝壳,显得高雅不凡;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黑白照片,长沙的某些方面的历史都可以从这些照片上揣摩一二;穿着土布旗袍和土布对开衫的服务员都经过了正规酒店的培训。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美味的家常小炒,还可以享受星级服务。这里的菜式的扮相都很漂亮,用来盛菜的碗碟也很有特色,都是蓝花白底,雅静而大方。大多数来这里的人都喜欢点“鸡汁蒸白萝卜”,它用鸡汤做底料,把萝卜切成很薄的片,放在蒸气里蒸上几分钟,再加点绿色的葱花,真是鲜嫩无比。此外,玉米也是很多人必点的小吃。而“萝卜皮炒土腊肉”是这里的经典菜,“酸辣鸡杂”更是入味三分,鲜而不腥。

位于长沙城北开福区郊区的“四方坪”是个以做土鸡出名的地方。与五里牌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里的装修更干净、更整洁,楼面也更大气,有的很像广东郊区的平价海鲜酒楼。这里的土鸡引来了很多的食客,因为交通不如市里方便,他们大都是打的或开车来吃。尽管交通不方便,但来这里一饱口福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这里的爆炒的土鸡都是新鲜炮制的,可以一鸡几吃,鸡血、内脏用萝卜丁料炒,加干辣椒和葱点缀,色彩很漂亮;鸡肉用新鲜的极辣的土辣椒加上大片的姜片、蒜子一起爆炒,没有其他的调料,不过味道绝对出彩,价格也很公道。

说起长沙的土菜,不得不说说位于雨花区芙蓉南路110号的“潭州瓦缸饭庄”。“潭州”是古长沙的旧称。这家餐馆的老板原来是做酒楼生意的,开了几家,有了些经验后便先人一步,在当时很偏僻、今天却很繁华的临市区的地方,开了这家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食堂似的饭店。这里的装饰的确就跟大炼钢铁时的食堂相似,一个棚子,木头的柱子,瓦片的屋顶,大圆桌可坐十几个人,进去好似七八十年代农村办酒席的盛会,也不会管你身份如何,有什么区别,大家在这里来了,就是一个口号:海吃。那时,所有人看到的都是雅致豪华的酒家似的饭店,一看见这种怀旧式的食堂,便大肆宣传,纷纷捧场,结果这里很快就名声鹊起了。

“潭州瓦缸”的招牌菜是瓦罐汤,如“黄豆墩猪脚”“野山菇墩排骨”“水鸭黄豆”。如今,潭州瓦缸连续开了好几家分店,却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这或许和厨师的频繁更替有关。

长沙还有罐子一条街。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里的菜与罐子有关,一条窄窄小小的巷子,两边都是店铺,每家店门口都有十几二十个灶,灶上煨的都是罐子。走进巷子的第一感觉是晕:巷窄而昏,光线暗淡,眼前弥漫着罐中冒出的白汽,鼻中闻的是数十种菜炖出的异香,耳中听到是“您请进您几位”的热情招呼,喉中也不由自主地冒出口水。前些年,罐子一条街上,一家号称正宗老字号的“第一家罐子”搬出了那条街,转移到了街旁边的马路上,虽然宽敞了,舒服了,吃着喝着的时候却偶尔也会怀念原来那种晕乎的感觉。

长沙人嗜辣,无辣不欢,离乡背井几十年也仍然改不了这口味,外地人到长沙后则个个意志不坚,逐渐被长沙人同化,成为辣味的拥护者,甚至比正宗的长沙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这就是湘菜的魅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