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10756000000041

第41章 火辣辣的锅,火辣辣的热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成都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湿润。这种湿度大的气候特点,让成都人容易患上风湿病。但是,聪明的成都人在美食中找到了一个可以消痛祛湿、除燥热的良方,这就是火锅,它成了川菜的标志性美食。虽然人们一提到火锅就会想到成都,实际上成都火锅的来源地是重庆。

那时的水流沙坝一带是牛羊屠宰集散之地,动物的内脏、头、蹄很便宜,很少的钱就能解决一顿饭,于是动物的内脏、头蹄就成了穷苦的纤夫的最爱。冬天一到,纤夫们将这些动物的内脏与各种作料混在一起煮上一大锅,一种加柴保温、自烹自调的饮食就这样形成了。由于最初主要是用水牛的毛肚烫火锅,所以,重庆火锅最早的名字就叫毛肚火锅。长久以来,它一直都是纤夫们的下酒料,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才把毛肚火锅请进了小饭馆。从此,毛肚火锅告别了游牧时代,由荆钗布裙摇身变为小家碧玉,流传四方,也成了很多人至爱的饮食。

重庆人发明了火锅,成都人则发展了火锅。随着巴渝两地的美食交流,20世纪80年代,火锅被引进“天府之国”。在火锅的用料方面,成都人更是博采众家所长,在原有的麻辣火锅的基础上衍化出了一系列火锅,如海鲜火锅、鱼头火锅、狗肉火锅、羊肉火锅、兔肉火锅、酸菜火锅、药膳火锅、野味山珍火锅,它们的滋味千变万化,各具特色。1998年,成都举办了首届“火锅文化节”,上到名家名馆,下到特色小店,无一不是万人攒动,热闹非凡。一时间,火锅广告铺天盖地,无奇不有,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大大小小、风格不一的火锅馆也遍及了蓉城(成都的别称)的大街小巷。

吃川菜,菜肴质量的优劣全凭厨师手艺的高低,品尝火锅就不同了,这还得看食者吃得是否有经验。常吃火锅的人就知道这一点,在品尝时他们只用眼睛观察,就能知晓所烫的用料是否够火候。在所有的火锅食材中,毛肚和鸭肠是较难掌握的,有经验的食家会根据它们受热后的形状程度,来判断是否烫得恰到好处,还总结出了“毛肚要起泡,鸭肠要起圈”这两句吃火锅的至理名言,真可谓是摸索出了一些涮烫品尝的心得。

如今,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的餐饮店中,经营最多的就是火锅店。在这上千家火锅店中,无论品牌大小、店面大小,其实火锅的精华只在于汤头,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锅底”。“锅底”的好坏决定着火锅好坏。其次还有麻辣的调味,其中要用到大量的辛香和中药,每一家都是独门秘方,正是这些不同之处,造就出了成都火锅的多样性。火锅中的麻辣从某一方面也展现着四川人的热情好客。一个火锅,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吃时更是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滋味。

美味的火锅还是文人口中与笔下的常客,易中天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但爱“品三国”,更爱吃火锅。作为一位文人,他品的火锅,首先着眼于“文化”。易中天认为,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他曾写道:“火锅热,表示‘亲热’;火锅圆,表示‘团圆’;火锅用汤水处理用料,表示‘以柔克刚’;火锅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拒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表示‘兼济天下’;火锅荤素杂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渗透,又体现一种‘中和之美’。”

火锅被易中天一品再品,于是在他的口中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诠译,在他笔下有了更完美的定位:“火锅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用餐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

炎炎夏日也是吃火锅的好季节,吃着热乎乎的火锅,大汗淋漓地排除身上的热毒。人们从火锅里“涮”出来的不仅有美味,还有健康。这些特色火锅,虽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却早已唱起了“四季歌”,其所承载的文化,真可谓是世间美食一大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