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10756000000004

第4章 老北京的芬芳

北京作为古都,不仅紫荆城内御膳房里的宫廷菜有名,就是寻常百姓家中的老字号也是百年流芳的,如“馄饨侯”的馄饨、“天福号”的酱肘子中就有无穷的生活的味道。

20世纪50年代,“馄饨侯”就已名噪京城。那时,八面槽离吉祥戏院和北京“人艺”较近,一些著名演员演出散场后常到“馄饨侯”吃碗馄饨就俩烧饼当夜宵。别看馄饨不起眼,但它经常在大席面上露脸。当年,周总理宴请外宾,就把“馄饨侯”的师傅请去过几次。“馄饨侯”的7位创始人之一陈清安的侄子陈宝增,曾经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我为总理做馄饨》,就详细讲述了这些情况。60年代初,“馄饨侯”的师傅参加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得过金奖,受到李先念、彭真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北京市烹饪技术大赛上,“馄饨侯”的馄饨曾获得铜奖。在大众化筵席美食节上,他们推出的馄饨宴获得了金奖。

“馄饨侯”作为老字号,曾经有过值得炫耀的历史,但是面对餐饮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还照方拿药,采用原来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于是“馄饨侯”的创办公司兴华美食公司投资120万元对其进行了全面装修,门脸焕然一新,店堂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营业面积。其最重要的变化是馄饨的做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方法做了全面革新。

“馄饨侯”的老经营模式是:每个职工擀皮、做馅、吊汤、服务样样都能干;现在是按岗位定人,擀皮包馅就管擀皮包馅,煮就管煮,服务单管服务。过去是打馅做皮都在一起;现在另外找地儿(因王府井寸土寸金,尽量增加营业面积)建了一个中心厨房,专供门市用料。过去是顾客买牌,自己到柜上去端馄饨,现在是服务到桌,吃后算账。以前的“馄饨侯”品种单一,馄饨馅只有一种,除了馄饨外只经营烧饼和小菜;现在,他们请技师和营养师反复琢磨和鉴定,增加到28个品种,光馄饨就有5种馅,烧饼有4种,还有面条、烧卖、小笼包和馄饨宴。以前的馄饨是原汤煮完了往外捞;现在改用煮面篓单煮,汤在另一个锅熬着,汤分棒骨、老鸡若干种,煮完了往上浇汤,一篓10个不多不少,以前用大锅煮直接捞,多少不均容易让人挑刺,现在就没这些顾虑了。

“天福号”的招牌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在乾隆三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携孙子刘抵明来京谋生,在西单牌楼拐角处开了一家酱肉铺,但因店堂狭小,无名无号,所以生意一直不景气。一天,刘凤翔到市场进货,在旧货摊上发现了一块旧匾,上书“天福号”三个颜体大字,笔锋苍劲有力,含有上天赐福之意,于是买了下来。后来,他稍加修饰,将匾挂在小店门楣之上,小店顿时生辉。说来也怪,自打小店有了字号,生意日渐兴隆,“天福”果然降临。过去的酱肉铺都是在夜间制作酱肉,白天出售。有一次,刘抵明夜间守灶,不料睡着了,等醒来一看,一锅肘子煮过了火。偏巧,第二天有位宦官来买肘子,尝后说那天的肘子特别好吃。为此刘抵明反复琢磨,终于研究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酱制方法。日久天长,“天福号”的酱肘子名气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兴隆,清朝的达官贵人也都喜欢吃,“天福号”随之名声大振。慈禧太后尝过之后也很喜欢,并赐给“天福号”一块腰牌,规定他们每天定量送进宫中。从此,“天福号”酱肘子就成了清朝的贡品,名满京城。

北京市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26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其前身就是久负盛名的天福号。其“酱肘子”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等特点享誉京城,“五香小肚”“茶肠”“哈尔滨红肠”“三文治火腿”“酱猪肝”“酱牛肉”等产品也因口味独特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在“天福号”的中西式产品共70余种,逐步形成了以酱肘子为龙头,带动其产品共同发展的生产局面。

锦芳小吃店原名“荣祥成”,创立于1926年,是山东人满乐亭创建的。当时的店址在崇文门外大街东花市二条口,有两间门面房,专营牛羊肉,1952年又增添了清真特色的北京风味小吃、元宵、小食品、热饮等。到1966年初,几经变迁的荣祥成更名为“锦芳回民小吃店”,经营品种也基本定向。目前,锦芳小吃店的特色小吃主要有京味小吃、锦芳元宵、锦芳月饼、四味清真涮肉和羊蝎子火锅。

北京大顺斋,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源头的通县(古称通州)东魏庄,始建于崇祯年间(1640年前后),迄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其创办人刘大顺(回族人),从南京上元随运粮船来北方谋生,落脚在通州。超初,他走街串巷,挑担叫卖糖火烧、炸果子,后来在南街安家大院开了2间铺子,取名“大顺斋”,一来证明是刘家铺子,二来求买卖顺利,生意越做越兴旺。到了清乾隆年间,大顺斋又在邻近闹市的回民胡同购置了5间房子,2间作门面,3间当作坊,生产经营糖火烧和南味清真糕点,产品除门市零售外,还批发给小贩经销。清末,大顺斋在刘大顺第六代孙刘九爸的苦心经营下,进入鼎盛时期,先后设立了4家分号:通州的“大来号”,北京城内的“大生号”“大新号”“大兴号”。大来号专门为大顺斋提供制作糖火烧、糕点用的面粉、芝麻酱等用料,其分号以经营大顺斋糖火烧、糕点为主,兼营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

通县有三宝,即小楼饭馆的烧鲇鱼、万通酱园的酱豆腐、大顺斋的糖火烧。大顺斋的糖火烧之所以成为通州一宝,中外驰名,除有熟谙制作糖火烧的名师李深、李风鸣以及他们培育出来的一支技术队伍外,还在于他们坚持精选用料、精工细做、讲究卫生、重视质量。因选用精致的面粉、麻酱、红糖、桂花、香油等为用料,他们制成的糖火烧酥松绵软、味道香甜、食而不腻。芝麻酱和红糖对人体又有温补作用,所以各族人民老幼皆宜,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如果吃糖火烧的同时喝一杯香茶,更能品出独特的风味。大顺斋的糖火烧还有一个特点,即夏不易霉,冬不易干,一般可经月不坏。相传,20世纪20年代,北京回民阿訇张迁去圣地麦加朝觐,当时烈日炎炎,多数教徒所带干粮变质,饱尝饥馑之苦,唯有张迁带的大顺斋糖火烧安然无恙,滋润如初,随行者羡慕不已。之后,北京伊斯兰教教徒去麦加朝觐,都要带大顺斋的糖火烧作为干粮,致使大顺斋的糖火烧扬名海外。1960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点名要吃大顺斋的糖火烧,次日还派人买走10余斤。1980年,3位美籍华人教授到通州参观沼气时,也向陪同人员提出买大顺斋的糖火烧,他们拿到大顺斋的糖火烧时高兴地说:“我们要把这些带回美国去,让大家品尝故乡的风味。”1983年,一位香港同胞买了大顺斋的糖火烧,临上飞机前给大顺斋家写了一封感谢信:“我此行一大收获,就是带上了大顺斋的糖火烧这份珍贵的特色食品,谢谢你们!”1990年,在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大顺斋被指定为大会用糕点生产厂家,其生产的糖火烧、萨其马、枣泥寿桃、五字饼等10余个品种,被定为亚运村专供食品,每天有专车送货,颇受体育健儿和亚洲穆斯林宾客的青睐。

老北京还有一著名品牌,即“稻香村”。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

也许正是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了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时,“稻香村”这一字号就成了不二选择。

稻香村食品讲究“四时三节”,端午卖粽子,中秋售月饼,春节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用料讲究正宗,核桃仁要山西汾阳的,因为那里的桃仁色白肉厚,香味浓郁,嚼在嘴里甜;玫瑰花要用京西妙峰山的,因为那里的玫瑰花花大瓣厚,气味芬芳,而且必须是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摘下来的;龙眼要用福建莆田的;火腿要用浙江金华的等。做工讲究“凭眼”“凭手”,例如熬糖何时可以端走全凭师傅的经验,早一分钟没到火候,晚一分钟则火候又过了,这就是所谓的“凭眼”;“凭手”则是指将熬好的糖剪成各种形状,这全是手工活儿。

还有几样老北京的小吃是到北京游玩时不能不吃的:

1.豆汁。不是豆浆,从颜色到味道都不一样,味道真的很怪,倒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喝,配料是胶圈和咸菜,配着吃的确味道很好。

2.酱驴肉。据说是老北京的主要肉类,所谓“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咬起来有点像牛肉,吃起来味道浓淡刚好,而且驴肉很新鲜,越吃越想吃。

3.糖水胭脂果。属于小甜品,使用山楂做成的汤水,酸酸甜甜的很适合夏天喝。

4.灌肠。其实是淀粉米团,是没有肉的,吃的时候要蘸点糖水,算是北京菜里面偏淡的一种。

5.豆渣儿糕。是用磨豆浆的豆渣做的,扣在碗里加点葱花辣椒就能吃,是老北京平民经常吃的一种菜。

6.醋鲫鱼。是放在锅里加醋慢慢炖,直到鱼骨头都能吃,属于腌制的一种,所以鱼肉也有非常浓的味道,是很好的下酒菜。

7.豌豆黄。像是甜糕的一种,具体做法不明。

8.芥末墩。其实是用黄芥末和大白菜头做的。黄芥末其实有清口的功用,加上白菜头很甜,所以吃完口腔里面会很清新,是吃油腻菜时最好的配菜,不过芥末味道很浓!

9.炸酱面。这的确算是老北京的味道。另外还有个炝萝卜,其实就是广东也有的腌酸萝卜,不过北方的萝卜比南方的甜,吃起来也更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