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10753500000012

第12章

汽车的噪声污染是投诉量较多的环保问题之一,汽车鸣笛声、车辆报站声,公交车起始站的发车声等。种种现象表明,马路的交通噪声污染正困扰着我们的生活。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资料显示,城市居民在1999年对噪声污染的投诉量占各类环保投诉的第二位,其中交通噪声污染名列榜首。随着上海交通快速干道的不断建成和车流量的不断加大,车辆行驶速度每小时超过50千米。这样,轮胎与路面磨擦所产生的滚动噪声急剧增大。据统计,滚动噪声已经占全部交通噪声的70%~75%。交通噪声污染的源头就在于此。尤其是在快速干道上行驶的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在某些地段已超过了居民的承受程度。

全球环境

全球环境也称地球环境,它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场所,同时,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改造的空间。全球环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中的对流层的全部和平流层的下部以及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表层。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在地球环境中发生、发展、繁衍生息的。

近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急剧增大,致使地球的某些圈层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了量或质的变化,使人类和生物界都遭到危害或受到潜在的威胁。这种状况,迫使人类不得不从整个地球去考虑和解决这些全球都面临着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的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在环境科学中,全球环境的含义包括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具有全球性的某些环境要素和环境结构的改变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对全球生命系统的危害和影响趋势。目前,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出现了不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臭氧层的削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海洋的污染,生态系统失调和人口的激增等。

全球性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根据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决议而设立的国际性的、政府之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

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改造生物圈,但生物圈只能按自己的内在规律变化、发展。如果人类盲目开发,就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生态平衡的失调,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破坏。当今出现的酸雨、温室效应等,就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要想在生物圈内生存、发展下去,必须保护、合理利用生物圈的资源。

气象卫星功能

1968年8月,气象学家们从一颗“艾萨”卫星发出的最新气象云图中看到在加勒比海上空有一个破坏性很大的台风云构造。这个云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大,这预示着一场罕见的强风就要来临。于是,气象部门及时向当地居民发出警报,要求他们迅速向北转移。结果,避免了一场可能会造成500多人死亡的悲剧。

1985年8月,中国东北三省受到6号、8号、9号强台风的袭击,河水瀑涨,泛滥成灾。由于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及早地做出了正确的预报,大大减少了损失。

1986年4月21日14时,中国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根据卫星红外云图,及时发现了内蒙兴安盟长70~80千米,宽25千米的森林大火。有关部门接到警报,立即进行紧急动员,及时扑灭了这次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山火。另外,被命名为“卡拉”和“卡米尔”的飓风曾被国际气象组织准确测出,及时地组织30万人撤离,挽救了50000人的生命。

气候驯化

气候驯化是一种生物适应其环境变化的过程,一般是指生物通过自我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通常是在变化后短期内出现。

清新世界

我国已经从1997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从这一年的6月5日开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3个重点城市开始进行环境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实际上,在我国预报空气污染已早有先例。1988年以来,沈阳市就一直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整个冬季里预测预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沈阳是着名的重工业城市,燃煤数量很大,再加上冬天居民用煤采暖,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十分严重。因此,有关部门在冬季的每天晚上,都要通过媒介向市民通报第二天各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

我国于1982年4月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其中规定了三个标准等级,使环境质量预报有据可依。目前的预报内容,主要为城市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超标率,并报告空气质量等级。

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远古时代,地球上人口很少,地球上的资源能为人类提供充裕的必需品。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加上长期利用自然资源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许量,这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直接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由于许多环境问题已不受国界的限制,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水源危机、食物危机、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四方面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基于对地球大气更深、更全面了解,世界气象组织于1978年提出“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它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做探测手段,其中以五颗静止卫星和两颗极轨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观测体系起了骨干作用。这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几乎在同一时刻监测全球的天气情况。这一计划的实现使卫星气象学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卫星气象学的重要分支,即卫星气候学。20世纪80年代,该计划已转化为世界气候计划。其中国际卫星气候学计划、国际卫星陆表气候学计划、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试验、世界环流试验都是以卫星气象为主。今后,卫星气象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完善卫星观测网,以便国际间相互使用。另一方面,采用多光谱方法,将探测波段细分,增加水汽等波段探测能力,提高空间分辨率,以便向云图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大气参数探测方面,扩张探测波段,重视微波探测,不断改进数据反演方法,提高卫星探测精度,也是今后卫星气象学的努力方向。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对人类探索大气的奥秘,促进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将对大气研究计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全球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沙漠环境持续扩大,一般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曾一度青葱的地区环境逐渐退化,最终变成不毛之地。沙漠的扩大正在威胁着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每年沙漠化土地达61010平方米,受沙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3800多万平方千米。

沙漠化的急剧发展正是在最易受沙漠化影响的干燥地带及人口激增背景下进行的。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1960-1985年期间,共有1.84亿人进入干燥地带。在这期间,世界人口增长56%,这些人都依靠农业和畜牧业维持生活。

切尔诺贝尔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7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尔利核电站第四号核反应堆发生化学爆炸,反应堆厂房的顶盖被炸飞,墙被炸塌,1700多吨石墨变成了熊熊烈火的燃料,火柱高达30米,温度升到2000摄氏度以上,最后,采用直升飞机空投一袋袋铅砂灭火,并喷洒大量铅砂,以堆住火口,将整个反应堆厂房封闭起来,阻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泄漏。

这场核事故,使出事地点四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全部停止运转,使前苏联核电损失近10%。大火中,反应堆释放的大量碘-131、铯-137等放射性物质,随着蒸汽喷射到空中,使周围放射性剂量达0.05库/千克·小时,为人体允许剂量的2万倍,“中间地带”的家禽全部死亡。前苏联5月27日公布的数字表明,共有291人受到大剂量辐射,其中35人受到最高剂量辐射,已死亡19人,另有18人处于危险状态。电站30千米半径内8400人全部疏散,进入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了放射云,随着刮起的东南风飘往北欧上空,引起北欧诸国惊慌。28日清晨,瑞典人测到空气中的放射性剂竟比正常值高5~10倍,芬兰测得超标10倍,挪威超标5倍。

专家们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核反应堆设计的固有缺陷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的四号机组是1984年投产的前苏联第二代压力管式石墨沸水堆。石墨堆热容量小,万一发生失水事故,容易导致堆内温度升高。事故的起因很可能是堆芯冷却系统发生故障,使工艺管里缺水,导致堆内温度急剧上升,以致造成燃料芯体熔化,锆与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进而引起爆炸。当然,也不排除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前苏联7月19日宣布,核事故是由于该站工作人员“一系列粗暴违反反应堆装置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导致约几十平方千米范围的地面生物全部灭绝,同时出现“鼠大如猪”的景象,狐狸、兔子、野猪,就连河中的游鱼,也怪得不可名状。截止到1992年,已有6000~8000人死于核幅射,180万人,包括38万儿童,居住在不同剂量的放射性尘埃降落区。1986年到1990年,该地区贫血病人增加了114%,肠胃不适的人已增加了3.5倍。儿童得喉炎、支气管炎,其他肺部和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加了4倍。青少年被列为“身体很不好”的人数至少比1986年增加了5倍。

R

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地域内,按照一定人口的生活标准,环境所能容纳最大的人口数量。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容量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共同承担的。在某一封闭环境里,养育一定人口的自然基础是生态系统,即人类赖以生存的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口的容量。在同一环境里,人口容量是可变的,决定人口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使环境支持人口容量能力提高。但是,经济系统运转的强化,必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前提,否则将导致生态系统的长期失调,造成人口容量的下降。

人为环境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在200万~300万年以前出现了人类。自从人类出现之后,原本的地球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环境,便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在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与分异。现今,人类的环境大体可以区分为基本上仍是自然的环境,简称自然环境;经过人为深加工的环境,简称人为环境。

人口“崩溃”

生物学家们发现,如果各种动物和人类不受任何限制地增长,当增长到了某个固定值时,就不再按指数增长了,并且常常会发生“崩溃”现象,即突然大幅度下跌。如美国阿拉斯加沿岸有个小岛,1944年运入29只驯鹿。由于岛上食物丰盛,又无天敌,所以到1963年就猛增到6000只。然而由于过度放牧的结果,使草原在几年内突然荒芜枯竭,水草和驯鹿大批死亡,1966年竟仅存42只驯鹿了。像这种动物界常有的“崩溃”现象,一些人口学家认为人类社会也很可能发生,他们甚至认为,在公元2050年左右会发生“人口崩溃”。原因是严重饥荒,极度污染,社会动乱,传染病和慢性病引起的高死亡率,保卫和攫取资源的战争,极低的出生率和其他因素。

人口爆炸

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诞生。数千年前,出现了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380年前,伽利略提出地圆学说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思想,哥伦布、麦哲伦等人进行环球旅行,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向世界各地发展自己的殖民地。大约200年前,产业革命爆发,人类发明了各种机器,诞生了工业。正是由这一时期开始,人口数量剧增。距今400多年前的日本江户幕府建立初期,世界人口大约为4亿左右,而1990年约为52亿人,预计2050年将达到100亿。尤其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多。此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但工业的发展使资源、能源、食品等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地球上从生物诞生到人类出现,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但是,人类的发展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等正在不断被消耗掉。

人类面临五大环境问题

海洋: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加剧,近海水域污染加重,造成全球50%的海洋珊瑚礁死亡;由于过量捕捞和海洋污染,世界渔场产量全面下降。

淡水: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水体总量的1%弱,且其中绝大部分冰封在南极等地的永久冰盖中,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03%。全球共有250条国际河流,对这些河流中水资源的利用、水质的防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湿地:以前人们对湿地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如美国人就有“湿地是浪费的大地”一说。实际上湿地是地球生物物种的宝库,世界上将近70%的生物都在湿地环境中孕育、生存。保护湿地不仅是环保的要求,而且对抗旱涝也有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全世界的生物种类迅速衰减,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1973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签署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国际贸易来制止对野生生物的滥捕滥杀。

能源:能源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现在人类所依赖的化石能源不仅造成了地球升温等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而且这种社会经济运行本身也难以为继。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全世界的化石燃料将消耗殆尽。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寻找新能源已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首要环境课题。

人类的“第四环境”

第四环境是1981年在罗马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上提出的新概念。第一、二、三环境指的是陆地、海洋和大气。第四环境则指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

第四环境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把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制高点,用于观测地球和其他天体以及通讯等。进一步的应用包括制备特殊材料,建立宇宙太阳能系统。未来的应用项目是建立空间工厂,在月球或其他行星上开采原料,处理某些不能在地球上保存的物质等。

但人类在第四环境中开展活动,诸如星际航行、空间利用、资源开发和监测环境,也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护和保证正常的空间活动,应该把第四环境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与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