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10753500000011

第11章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大量到达地面,能够破坏人体和生物的细胞。而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掉大部分紫外线。绿色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但绿色植物没有二氧化碳就不能生长。大气中水汽的存在,使天空变得绚丽多彩,没有水汽,云雾、雷电、华晕、彩虹等天气现象都将不复存在。水汽变成雨水,滋润田野。大气中的微尘能帮助水汽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云和雾。这些绝非人力所为,只有顺应了这种天地自然的规律才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选择。因为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N

南极臭氧洞

1992年4月初,参加“欧洲北极平流层臭氧试验”的300名科学家,在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大规模考察后宣布,北极地区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当年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北极平流层里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

瑞典北部的一个臭氧层研究站观测到,从1991年12月到1992年1月,斯堪的纳维亚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稀薄现象。挪威首都奥斯陆上空的臭氧含量比正常年份低23%,到2月份时仍低18%,直到4月初才恢复正常。

2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提出的初步报告表明,臭氧层的破坏比科学家们预料的要糟糕得多。臭氧层破坏从极“帽”向中纬度地区蔓延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美国科学家用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一架改装后的间碟飞机在北部天空进行了几个月的试验,结果发现臭氧层中氧化氯浓度达最高纪录。由于这一消息令人震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比计划完成试验时间提前一个月公布了结果。最新数据表明,包括美国北部、加拿大、欧洲和前苏联在内的一些地区,1991年冬季到1992年春季,臭氧消耗多达40%,这几乎同北极上空50%的耗损记录一样坏。

南水北调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北方水少南方水多的局面,这种情况一遇旱滞,极易演变成灾难。大家不会忘记1998年凶暴的长江水吧。水多了成灾,水少了又是害,只要你看一眼北方龟裂的大地,孩子一天洗不上一次脸,你就不能不忧心如焚。今年北方持续的旱情,造成的蝗虫肆虐,使农作物遇到极大威胁,也造成京、津、华北部分地区水比油贵的沉痛现实,人们的生活用水发生了困难。

南水北调工程将列入国家“十五”计划,这也许可以称做全世界最壮观的调水工程,按照专家的设想,也许6~7年就可以完全发挥效益。是的,6、7年也许对一个人来说太漫长,但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只是瞬间。

南水北调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将彻底改变我国水资源的不良布局,把灾难变成福音,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得太久。

农药污染

农药所产生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喷洒的农药微粒飘浮在空中,或作物表面的药剂蒸发,以及农药厂排出的废气都会对大气形成污染;

(2)农药对水系的污染。防治水中害虫而喷洒的农药,以及喷洒作物的药剂落在水面上,雨水冲洗含农药的土壤或工厂废液排入江河,都会造成水系的污染;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落入土壤的农药或为杀死土壤中的害虫而直接对土壤施药等,是造成土壤中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4)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空气、土壤、水及饲料中残留的农药而受到污染;

(5)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使水生生物受到毒害,尤其是食物链所引起的农药对鱼类的污染;

(6)农药污染对鸟类野兽的影响。鸟类等取食了含农药的作物种子和谷物,使农药在体内积累,造成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

农药残留

化学农药施用以后,大部分由于风吹雨淋、日光分解和高温挥发等逐渐消失。但仍有一部分黏附在农作物的叶片上,被吸收或渗入植物体内;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和水中,又被植物的根部摄取,进入植物体内,一部分散布到大气中,随雨水进入到土壤和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这些被植物、水生生物、鱼类、禽、畜摄入体内的有毒农药,称为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逐步富集,并通过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等食物进入人体,造成危害。为了防止农药残留所造成的危害,要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业信息管理

计算机遥感、卫星等技术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进行农业信息预测,包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农业病虫害预测、农作物产量预测等。美国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图像技术分析陆地卫星图像,从中鉴定小麦的生长状况,测定面积,再利用计算机产量预测模式,帮助数以千计的农户估算小麦产量。这样可以避免因获取信息不足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电脑还可以把各种科学实验数据进行存贮,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对有关信息作出分类、比较和处理。依靠电脑来辅助农业生产是非常有效的,电脑还可为农产品提供准确的市场分析,帮助农民实施合理化的生产,避免生产某种卖不出去的产品。电脑可以用于农场的管理、灌溉系统的控制、土壤的分析、新的优良物种的培育等各方面工作上。比如,在现代化的蔬菜工厂中,生产的蔬菜不受季节、温度、光照、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种植的作物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周期短,产量稳定,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是由电脑控制的。电脑控制柜能自动调节栽培室内的温度、光照、通风、施肥等。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加强法规建没,建立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的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控制,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使全国一定数量的县(市)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初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家东部和中部地区要加大农村特别是城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努力做到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并通过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探索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要以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做好特殊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管,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为国家西部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活动干预下,农业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综合体。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系统+农业环境系统+人为调节控制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又包括人为调节控制系统(即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属于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指包括农、林、牧、副、渔、菌、虫及微生物的大农业。

农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发展持续农业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持续农业就是使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就是持续农业。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第一次提出“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提出“2000年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的丹波斯召开了持续农业与环境会议。1993年5月,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了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对于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具体行动的建议。

农田耕作革命

46岁的罗杰·萨尔弗是美国的农民。他在俄亥俄州鲍灵格林附近租种4.0510平方米的土地,在经济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因为他播种和收割玉米和大豆使用一支庞大的机器队伍,而日常管理费用负担沉重。后来他到哥伦布去听伊利诺伊州列克星敦的一个农场主吉姆·金塞拉讲课,他们主办一个无耕耕作研究和培训中心。后来他准备逐步改换无耕耕作法。他卖掉了他的7个犁壁的犁和他的两台拖拉机中较大的一台——1.65×105瓦4轮驱动拖拉机。他过去惯常每季到他的田里8次,耕田、耙田(2~3次)、播种、栽培、喷洒和收割。现在他到田里去4次——播种、喷洒(2次)和收割,每英亩地节省费用25美元以上。他很快发现他的产量增加了10%,甚至还得到一些更为宝贵的东西:他在帮助土地恢复地力和重建它的细软的耕层幔。常规耕种田的土,由于重型农具无情的强耕而变得密实板结了,吸水性很差。而残留物管理田里的土则是松软的沃土,里面有大量的蠕虫。彼特斯说:“我想照料好土地,我必须照料好。那维系着我们的前途。”1991年,他向土地所有者租种的4.05×10平方米耕地有80%是用无耕法耕作的。

逆温现象

暖空气上升,扩散污染物;由于逆温现象,压在冷空气上面的暖空气层阻碍污染物上升和进行扩散,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是大气稳定度范畴的一种现象,它与大气污染的状况及程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白天,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上升,靠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也随之升高,空气密度在温度的影响下也比上空的小。轻的空气在下,重的空气在上,容易使上下空气对流扰动。此时的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就容易稀释。但是当夜幕降临之后,情况则有所不同,随着地面热量很快向外辐射结束,地表冷却,温度下降,靠近地面的温度比上空的空气温度低,称为逆温。这时重的空气在下,轻的空气在上,很难使大气发生上下交换,大气处于稳定状态。这种逆温层的厚度,可达几十米以至几百米,就像一个大盖子一样笼罩大地,阻止地面气流的上升运动,使污染物停留在靠近地面的冷空气中,导致污染物集聚到高浓度而造成大气严重污染。

除逆温现象之外,风与地形状况也对污染的形成和持续时间有直接关系。地形的不同,地面状况(水面、陆地、植被、城市等)的差异,直接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过程。如山区的山谷风,滨海地区的海陆风,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区域,污染物不易扩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夜间,由于谷底气流平静,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整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污染物弥漫,经久不散,易形成严重污染。世界上较大的几次烟雾公害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事件”、“美国洛杉矶事件”都发生在山谷、河谷或沿海盆地中。在这类地貌条件下,烟雾停留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难逃厄运的北极熊

20世纪80年代初,加拿大环境部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化学部长诺斯罗姆博士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今,北极熊已经像生活在大城市下水道中的老鼠一样受到了污染。”这位博士从1981年开始在北极圈内多个地方收集了爱斯基摩人捕获的北极熊脂肪,并进行了精确的化学分析,得出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分析结果。

在北极熊的脂肪中,检测出了DDT、HCH、氯丹等杀虫剂以及PCB(多氯联苯)等典型的有机氯化合物。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距北极点只有500千米处捕获的北极熊,其脂肪中也发现了浓度为67%的PCB。令人不解的是,在远离尘嚣的北极,北极熊体内的污染物浓度竟如此之高。据日本环境厅的报告,栖息在日本受PCB污染最严重的东京湾的黑尾鸥体内的PCB浓度也只有2.1%。

环境保护专家们对北极熊受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活动在靠近人类居住地的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受到的污染最严重,而栖息在靠近北冰洋的北极熊则受污染较轻。原因是北半球排放的废弃化学物随大气运动飘撒在海中,再经海洋生物的浓聚使浓度大幅度增高,北极熊吃了这些海洋生物后受到污染。

居住在北极的人们也同样受到和北极熊类似的污染。在当地土着居民爱斯基摩人体内,同样检出了与北极熊体内相当的PCB和DDT含量。而十几年前,人们在格陵兰岛发现的爱斯基摩人木乃伊中,却没有检测出任何有机化学物质,铅等重金属的含量也只是现在土着人的几百分之一。据测定,这些木乃伊的死亡时间距现在大约有500年,这至少说明,在500年前北极地区还没有受到污染。

在污浊的大气中,含有700微克/立方米的煤灰,在烟尘中,还可以检测到砷、铅、锰、钒等金属元素以及氟利昂和氯仿等有机化合物。飞机以极高的速度进入这样的大气,与在火山爆发形成的烟雾中穿行没有什么区别,玻璃窗受到损伤也就不奇怪了。

北极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地球上最清洁的地方之一。北半球的工业区距离这里最近的也有几千千米的距离。然而,大气的流动使地球像一个小小的村庄,每到冬季,污染物质便随风飘向北极。而北极的冬天极其干燥,很少下雪,受到污染的大气得不到清洗而长期滞留在空中,因此形成严重的烟雾。

Q

汽车尾气污染

大城市汽车数量多,运行时间长,排放的废气污染也严重,汽车废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有机铅微粒等。由于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集中在离地面1.5~2米范围内,所形成的汽车尾气污染带主要滞留在人呼吸道附近,且不易散发,对行人和交警构成极大的损害。汽车排出的颗粒物及气体冷凝物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在动物实验中,肺组织在吸入尾气后受到损伤,呼吸道刺激症状增加,免疫功能亦受到抑制。

汽车的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