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10750600000014

第14章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制度(1)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朝代,这就是辽、金、元。辽(公元916-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和元(公元1271-1368年)是我国北方的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各朝统治者都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广泛吸收先进的中原文化,不断进行社会变革,加速了本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同时,为了培养本民族人才,金、元两朝还专门设立民族学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辽、金、元的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颇具特色。

(第一节)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尊孔崇儒

为了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巩固对中原地区广大汉人的统治,辽、金、元统治者都大力推行“汉化”的文化教育政策,尊孔崇儒、兴学设教,就是这一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

辽朝的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下诏建孔庙,第二年又亲谒孔庙,尊孔崇儒的政策由此奠基,以后诸帝采取多项措施加以落实。如太宗时在南京设立太学,还吸纳汉人参政。世宗、穆宗、景宗时期,地方州县学都有所发展,不少汉人官居要职。圣宗时,儒家教育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在广大汉人居住区普遍推行科举制度,以儒术取士,还重视对契丹族进行儒家教育。道宗刚即位就下令“设学养士”,并于中京置国子监,祭祀先圣先师,并颁行《五经》于天下学校。不过总的来说,辽坚持“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汉化的程度不及金、元深入、彻底。

金朝尊孔重儒的文教政策的奠基人是金太宗。天会元年(1122年)他下令开科举,以经义取士,天会五年(1126年)下令建太学,修国子监。后又谒山东曲阜孔庙。熙宗时,封孔子第四十九代孙为衍圣公,又亲祭上京孔庙,他还潜心研习《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后来诸帝也多尊孔,重视兴学设教,如海陵天德三年(1151年)令置国子监以养士。世宗令置太学,亲祭孔庙,并置译经所翻译儒经,令女真人研习。因此,有人说金代“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宋史·陈亮传》)。

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是元代文教政策的奠基人。他在征战中原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祖业“武功迭兴,文治多缺”的特点,于是他很重视研究和吸收儒家文化,重用名儒,广设儒学,逐步确定了崇儒重教的文教政策。

其后诸帝,也都奉行这一政策,如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于京都建国子监,仁宗重用理学家为国子监丞、司业,还以《四书》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正式确定了理学的统治地位。理学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这对元代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维护民族文化传统

辽、金、元三代在大力推行汉化教育的同时,都十分重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他们都很重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教学,金太宗曾颁行《女真字书》,编撰了女真文字的《太公书》、《百家姓》等蒙学课本。元世祖忽必烈将新创蒙古文字颁行天下,至元六年秋又设诸路蒙古字学,第二年又在京师设蒙古国子学。辽、金、元仿效汉人教育制度,设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在学习儒经的同时,都把本民族的传统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他们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尚武”精神及淳朴的学风,注重骑射武艺的训练,文化教育强调实用,道德教育则强调言行一致。这种既重视汉民族文化又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促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且丰富了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辽金元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官学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

辽、金、元借鉴和吸收了汉民族办学的经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以学习儒经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学校。他们在中央都设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依各自的行政区划设立了不同规模、层次的学校。

1.辽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辽朝的教育制度草创于辽太祖时期。辽朝的中央官学有5所国子学、3所国子监;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县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官学体系。

2.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效法唐、宋,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官学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至世宗、章宗时期,金朝教育达到全盛。

金朝的中央官学有6所:国子监、小学、太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

国子监系金朝最高学府,始创于海陵天德三年(1151年)。小学附设于国子监。两学都以宗室、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属以及诸功臣和三品以上官员的兄弟或子孙为招生对象。所不同的是凡年龄在15岁以上者入国子监肄业,不满15岁者则进入小学学习。除了教学任务以外,它还管理中央其他各学事宜。国子监又是当时金朝教科书的刊印发行中心。

太学始创于大定六年(1166年),学生来源有两类:一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兄弟或子孙;二是地方各府推荐的生员以及终场举人。

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朝正式建立了女真国子学,设女真进士科,在女真族的历史上产生了第一批进士。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又建立了专门以培养女真族人才为目的的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

金朝的地方官学主要有府、镇、州学和女真府、州学,此外还有医学。

3.元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元朝的学校教育,开始于太宗窝阔台时期。至世宗忽必烈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官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

元朝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国子学是专门学习汉文化的学校。实行“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蒙古国子学旨在发展本民族文化,加速培养本民族人才。

回回国子学是专门学习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的学校。是我国中央官学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它对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元朝的地方官学主要有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小学、社学的儒学系统。除此以外,还开设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

(二)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在学校管理体制上,辽、金、元也多承袭汉人之制,中央设置国子监,作为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置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职,管理国子学的校务。但各朝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

金朝国子监除管辖国子学外,还统管太学、女真国子学和女真小学。金朝国子监在行政上隶属于礼部。辽、金的地方官学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学校中置博士或教授,全面负责学校内部的教学和行政事务。

元朝的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也都相应地设置了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监作为其行政机构,并分别设置祭酒、司业、监丞等管理职务管理各学事务。

在教育行政体制上,它们也多模仿汉人之制。元朝的教育行政呈现政出多门的特点,中央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归集贤院统辖,蒙古国子监归蒙古翰林院统管,回回国子监隶属于翰林兼国史院。

元朝地方教育行政与中央教育行政一样,也是政出多门。元朝地方行政分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在各行省全部设置儒学提举司,设提举1人,副提举1人,吏目1人,司吏2人,统管诸路、府、州、县学祭祀、教养、钱粮等事及考校呈进着述文字。至元二十四至二十六年间,又设江南诸路儒学提举司,统辖诸路府州县学祭祀钱粮之事。儒学提举司有权任命地方官学的教师。诸路蒙古字学由专设的蒙古提举学校官管理,蒙古提举学校官归蒙古翰林院统辖。后又增设蒙古学政,归肃政廉访司管辖,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蒙古字学官和蒙古提举学校官的监察。诸路医学由医学提举司管理,医学提举司归中央太医院管辖。诸路阴阳学设教授一人,全权负责,上归太史院领导。

(三)教育教学制度

1.教学制度

从教学内容上看,辽、金、元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除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教学外,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所用教材也是唐宋以来的经史。

元朝在教学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的具体办法是:国子学共分上、中、下三等六斋,即每等两斋,东西相向。下等两斋左曰游艺,右曰依仁,凡诵书、讲说、小学属对者在此两斋。中等两斋左曰据德,右曰志道,凡讲说《四书》、肄习诗律者在此两斋。上等两斋左曰时习,右曰日新,凡讲说《易》、《书》、《诗》、《春秋》科,学习经义等在此两斋。六斋中每斋学生数目不同,每季考试其所习经书课业,合格者只要没有违犯过学规,就可以从下到中到上斋依次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