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加之长期的疲劳,肩部受凉,寒凝筋膜所导致的。故风寒湿邪侵袭、劳损为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
病症的早期,患者的肩部软组织痉挛,影响到血液的循环,使局部组织营养障碍而致无菌性炎症。中晚期,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动,进而关节滑膜萎缩,变粗糙,分泌滑液减少,局部光滑度降低,关节粘连,影响肩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症状反应:
1.肩周炎的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的疼痛,常因天气的变化或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的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有时也可向颈部、肘部和前臂呈放射性的疼痛,肩部受牵拉时,疼痛加重,同时在肩关节周围有广泛性的压痛。
2.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由于关节囊及肌肉的粘连,长期废用而引起的肌力降低等因素,使肩节的各项活动均受限,如上举、外展、后旋等,严重时影响正常生活,如穿衣、提裤、梳头、洗脸等均感困难。
3.肌肉萎缩,肩关节周围局部肌肉可出现废用性萎缩,尤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二.按摩治疗操作步骤:
1.滚法:患者侧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滚时用力要偏小,时间约5~10分钟。
2.肩部提拿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可立于患肢的外侧或后侧,用双手同时或交替提拿肩部及上臂的肌肉,使肩部和上臂肌肉的粘连松解,促进血液循环。提拿力度要以患者的疼痛程度酌情轻重,时间约5~10分钟。
3.肩部揉捏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自肘部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向肩部揉捏,力度略重,时间约10分钟。
4.点穴:医者点按患肢上的合谷穴、曲池穴、肩井穴、天宗穴、以及阿是等穴,每穴点按约一分钟。
5.旋肩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后侧,一手按压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使患肢被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划圆圈运动。划圈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到最大的范围,次数以顺时针、逆时针各20次为宜。
6.提拉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侧,一手按压健侧肩部,一手托起肘关节,使肘关节前屈成90度,然后用力使患肢小臂向健侧脖颈部搭送,往复三四遍后,双手配合使患肢反背腰后,最后用力使患肢手部向上提,但切忌用力过猛,上述方法重复6~8次。
7.抖臂法:患者坐位,伸直患臂,手心朝下侧举,医者双手握住患者的手,抖动约一分钟。
8.爬墙摸高法: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三.按摩注意事项
1.有的肩周炎患者有自愈的趋势,仅遗留轻度功能的障碍,大部分患者须经治疗,方能痊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颇为有效。
2.急性炎症期手法应柔和轻巧,达到解痉、活血和炎症吸收的目的。后期,手法强度加大,以解除粘连,活动关节。
3.在按摩的同时,患者最好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原则上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但是也要因人而异。
经络感悟:
肩周炎患者在治疗锻炼期间,应注意起居、避风寒,加强保暖,同时也要注意休息,切勿过度的劳累。